10年,我们影响了谁?(7)

时间:2012-04-26 14:58来源:鑫报 作者:吴少华 点击: 载入中...


新闻档案之九

  南河道:责任写就城市符号

 


 


 


  刊发日期:2005年3月—2006年8月


  记者:杨重琦 张小燕 王志俭等


  编辑:马斌 马国权  肖文


  2005年3月22日,鑫报独家推出了大型策划系列报道——疏通南河道,长达100多篇连续不断的策划报道一时间成为兰州市民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鑫报连续不间断的采访报道,让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南河道终于由“龙须沟”变成了城市景观。


  2005年春天,兰州,一张年轻的报纸推出了系列报道“疏通南河道”。这则多达100多篇的系列报道不仅“描绘”出了两岸楼台新如阵,一城风月汇芳川的美丽画卷,而且打响了雁滩新区崛起的“第一枪”。


  张小燕,是和鑫报一起成长起来的记者,别看她瘦小而精干,在谈及采访南河道的相关报道时,她却说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战斗一样,不仅每天要绞尽脑汁地构思采访提纲,也要经历各种辛酸地采访历程。直到2006年,南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工,在半个世纪后,黄河水首次与南河道相拥。这是南河道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幸运的是,通过自己和报社同仁的共同努力,鑫报如实记录了这一年南河道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兰州生态治理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整治前的南河道曾被兰州人戏称为兰州的“龙须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污水沟,由于污物的多年沉积,清淤现场臭不可闻,记者每次去南河道采访,鼻子都会被熏得很痛。尤其到了七八月份,南河道的那种恶臭更是四处弥漫,人只要一靠近现场,很短时间内就会被熏得头晕目眩,再加上高温的作用,那种滋味简直无法忍受。


  “我当时接到这个策划任务的采访后,第一时间就走访了当时的南河道。那时,虽然时值初春,但刚走到张苏滩附近时,就被一股股的恶臭味‘打晕’了,胆大的市民在河道旁旁若无人的随地小便,垂直深度为4米的河道里,被各种垃圾掩埋着。看到这一幕,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采访、通过媒体的力量改变这里的环境。”


  兰州因为没有城市特色而很难使世界的视角移向这里,兰州的雁滩却因为房地产的异军突起使市民的目光移向了这里。雁滩新城区的崛起,使兰州的构想初步得到实现,但是,从其腹部贯穿而过的南河道却成了它乃至整个兰州身上的“脓疮”。疏通南河道,整治雁滩地区脏乱差的局面,成为兰州四届政府领导十几年的心病,然而这个跨世纪的难题仍未得到解决。记者张小燕采访南河道疏浚办公室的王主任时,他以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对记者说:“但愿在我退休之前,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南河道的建设与鑫报的呼吁密不可分,保护生态是鑫报服务城市建设乐此不疲的事儿。”张小燕说。南河道及城区其他水系的生态建设,是山水兰州的重要内涵,从南河道的喜与忧中,我们认为,只有完善生态水系功能网,才能浇去兰州生态水系中沉积胸中的块垒。根治南河道问题势在必行,南河道问题一日不解决,兰州这座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就无法达到一个高度,提升兰州整体的城市品位就无从谈起。


  流经南河道的水是黄河水,受气候条件影响,一年之中的水流条件受着季节的明显限制,一旦进入枯水期,这条由黄河在兰州冲开的古老河道,就面临着干涸的局面,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长达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南河道多是面临着无水可补的困扰。


  于是,在南河道报道的采写过程中,如何让南河道保持常年流水,恢复原有的生态水系景观和功能成为采访关键。张小燕说,“2011年年初,本报对南河道污染刊发《南河道:想说爱你不容易》,提出全民加以保护之外,能否考虑在取水口建立抽水泵站,缓解无水可流的局面,一度引起了相关方的关注。”


  为了保持南河道常年流水,记者张小燕采访过长期关注兰州城市建设的兰州市政协委员李敏智。在得知鑫报南河道报道之后,南河道两岸的居民和单位工作人员更是拍手称好,在兰州修养生息几十年甚至几辈人的老兰州人也不由的产生了怀念。


  南河道采访中,鑫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开设了南河道有奖征文,还开辟了南河道知识问答有奖竞猜栏目,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报社热线铃声不断,读者服务部人流更是络绎不绝。刘易,全国首届科学大会获奖者、国家五十年林业劲松奖获得者刘亚之先生之子。在得知鑫报举办的这一活动后,这位土生土长的雁滩人,怀着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之情,特邀记者去家中采访,在位于雁滩的一幢住宅里,记者有幸见到了中国荒山造林的先行者刘亚之先生。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为中国荒山造林付出的种种努力。老人在降水量年仅200毫米的徐家山创造了绿树成荫的奇迹。他研发的“苹果树矮壮修剪技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恰与当时国外最先进果木栽培技术不谋而合,为周边农民带来巨大收益。


  2005年9月14日,张津梁市长在鑫报9月10日的头版上批示:“鑫报有关南河道治理的报道识大体、顾大局,看了十分高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如果大家都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参与、配合城市建设和管理,兰州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好,发展也会越来越快。请政府秘书长代表我向鑫报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感谢!”9月19日,兰州市政府秘书长董有山代表张津梁市长对鑫报南河道大篇幅报道表示感谢,向鑫报社社长、总编辑杨重琦宣读了张津梁市长对鑫报南河道所作的批示,并与鑫报社社长、总编辑杨重琦进行了亲切交谈。许丽 撰文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逐梦路上·我们同行 安宁区2020新年音乐会温暖奏响
  • 上西园社区举办2019我们的节日·国庆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我们的节日·七夕——安宁青年交友联谊会圆满举行
  •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