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我们影响了谁?(6)

时间:2012-04-26 14:58来源:鑫报 作者:吴少华 点击: 载入中...



新闻档案之八

  “引大”转型:给了甘肃一座水城


  带着读者的要求和重托,鑫报于2005年12月9日正式拉开了“让引大入秦工程走向世界”的系列报道。不但解决了引大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且历史性地改变了引大之于秦王川的使命,伴随引大水为工业、城市服务,让秦王川发生了亘古未有的转变——从农村变为城市,今天看来,鑫报7年前的报道,为兰州新区的建设,提前做好了舆论的准备……


  刊发日期:2005年12月-2006年3月


  记者:杨重琦 延风  火兴才  马鹏艺 等


  编辑:马斌  肖文


  责任编辑  肖文  美编 苏玉梅  校对 刘运碧


  “你们也为甘肃做件大好事吧!”


  今天,回忆起当年这组跨年度的系列报道,杨重琦总编辑依然对每个重大细节历历在目。


  当时,鑫报做了一组南河道的稿子,很有影响,有读者向鑫报提出,你们报道南河道,最终实现南河道的改造修建,可谓是为兰州做了一件大好事儿!如果从全省层面上讲,你们能否也给甘肃做件大好事,为把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好做些报道呢?


  得到读者的这一提议,说实在的,我们当时感觉是有难度的,虽然我们当时对引大入秦工程多少知道一点儿,但因为引大入秦工程是一件大工程,堪称亚洲最大的水利工程,牵涉面非常广泛,同时鑫报作为一份刚创办不久的报纸,记者队伍中大多又都是年轻人,本身对引大入秦的情况不甚熟悉。


  但面对读者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及鼓励,我们还是迅速地开始想办法,努力地去完成这样一组大型报道。


  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重大的水利工程,对其自1995年建成后至200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其发展状况认为,十几年来,甘肃并没有把引大入秦工程很好地利用好,甚至可以讲,跟甘肃人民可交代不下去。


  为做好报道,我们首先收集史料,包括资料、文件、影视等,进一步获悉有关引大的信息。这是因为,尽管我们的人中有人对引大比较了解,但对整个编辑部来讲,还是很难的,诸如这样一项重大的工程是怎么想出的?建设中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建成后实现的效益有哪些?整个规划出来后,对秦王川的影响有哪些?等等问题,都需要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在做了上述准备后,逐渐地组织人采写,但在写稿中感到,如果平铺直叙地讲其现状、成就,好像没有分量,报道几篇后,有人思索,要重新提出问题。


  用世行贷款建的引大 要给世界一个交代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引大入秦是从世界银行贷款做起的项目,就需要向世界给出一个交代,把引大入秦工程放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背景下,放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提出问题,使引大入秦工程的历史地位突显出来,其不但关系着甘肃,而且关系着国家和世界。作为自称为亚洲最大的水利工程,应该给世界一个交代。


  引大应从红旗渠和都江堰中得到哪些启示?


  紧接着,我们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像引大入秦这样的浩大工程,它能和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效益,在充分利用和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上,在它之前,有无先例可寻?


  当我们把这一想法,放诸于中国水利工程的历史天空中遥望时,我们找到了两个典型的例子——红旗渠和都江堰!于是我们分别向河南和四川派出两个采访组:一个是去河南省林县采访红旗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水利工程建设和利用上,人与自然抗争的鲜活历史,采访红旗渠可以给我们启发;第二采访组则是向着四川的都江堰进发,这是封建官吏做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我们想通过拜访都江堰,来发现引大入秦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其之于甘肃的重要性。


  引大要向工业和城市用水转变


  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看,应把引大入秦工程放在城市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来重新认识。


  如果认为引大入秦工程仅是一项服务于农业灌溉的工程,那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引大入秦工程定位的认识层面,现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审视引大入秦工程。我们当时提出,应该把原有的引大入秦工程灌区的认识改为引大入秦工程流域,因为流域是经济区域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是给农业灌溉,给多少农民造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甘肃秦王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于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又进一步较细化地提出:


  一、要对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重新认识,要实现从为农业用水服务向为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服务的转变,尤其是转向城市用水服务中,我们当时提出,引大入秦工程可以为兰州、白银、武威等五个城市供水的设想;


  二、应对引大入秦工程流域进行重新规划、整体设计,原来引大入秦工程流域是浇灌180万亩水地,养活十几万农民,现在提出,应该利用引大水资源发展秦王川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在引大入秦工程服务的甘肃秦王川地区,应停止移民,否则会出现越移越穷的怪圈。


  组织8个博士团考察引大入秦工程


  围绕以上观点,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听其对如何建设好、维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引大入秦工程及其水资源的意见。


  我们组织了8个博士团,先后考察引大入秦工程,以这种集体的智慧和民间的力量推动了引大入秦工程的关注和问题研究。像以兰州商学院教授蔡文浩等为代表的一批博士级专家学者,在接到鑫报关于关注引大入秦工程的考察和报道邀请后,都欣然应邀,他们中间有做经济研究的,有做地质研究的,有专注于研究农业和水利的,有研究水土保持的,有做传播学的……当他们走访引大入秦工程后,得出从专业角度对引大入秦工程的理解后,与我们先前的观点基本吻合。


  于是我们就大力报道博士团关于引大入秦工程新发展的观点。


  利用引大水 秦王川可成沙湖风景区


  继提出第三个大问题后,我们当时又提出第四个大问题:当前,困绕引大入秦工程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提出:引大入秦工程的水流量为4.2立方米/秒,每年相当于有4.2亿方的水资源流向甘肃秦王川地区,而建成十几年后,秦王川地区每年实际的用水量只有1.2亿立方米,约3亿立方米的宝贵水资源没有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这些水引到秦王川服务农业地域外的其它地方,比如只要把秦王川土地上原有的沙坑灌满水,十年就能形成可与宁夏沙湖媲美的风景区。


  提出这一设想和观点后,我们又立即派出一路记者专程赶往宁夏沙湖采访,看水资源被利用后带来的变化。


  鑫报报道三个月后,省上理顺引大体制


  按照上述的总体战略思路,鑫报采取了大规模、长时间、连续性的报道,向前推进对引大入秦工程的思考及其未来出路的理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鑫报持续关注引大入秦工程三个月后,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陆浩召集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并询问有关部门负责人,近一段时间以来,关注到鑫报对于引大入秦工程的连续报道没有,并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引大入秦工程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至此,困扰引大入秦工程发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距此一个月之后,甘肃省决定理顺引大入秦工程管理体制,将引大入秦工程管理权由兰州市提至省上,并成立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


  为兰州新区建设做了舆论的准备


  紧接着,当引大入秦工程管理体制理顺之后,省上提出引大入秦工程服务的地区秦王川应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设想,并加快这个步伐。


  而在此之前,曾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曾提出,应把引大入秦工程的秦王川地区建成兰州的卫星城,将兰州的一部分工业、商业转移到秦王川,实际上这就是今日兰州新区的最早雏形。


  后来,伴随着对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调整,困扰引大入秦工程发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今日,白银市白银区、武威市、兰州市皋兰县等地都已用上引大入秦工程的水,而秦王川也停止了移民。


  可以讲,看到今天引大入秦工程的发展及兰州新区在秦王川的崛起,鑫报在8年前已在舆论上为今天的秦王川开发、今日的兰州新区建设做了舆论的准备。


  兰州新区现在的许多建设,都是鑫报7年前在报道中提出的设想,如果要再举个更细节的例子的话,请看,像今日兰州新区正在搞的千塘百湖工程,不就是鑫报提出的吗?


  或许可以说,没有对引大入秦工程的重新认识,就没有今日兰州新区的建设。


  站在接受历史检验当年预见式建言的时刻,我们充满感慨,7年后,现实和历史的预见实现了完美的握手!这就是鑫报贡献于兰州这座城市的见证。


  遥想当年,我们无限慨然,2005年,彼时的鑫报才刚创办两三年,在财政不拨一分钱的情况下,在鑫报筚路蓝缕式地办报时,为做好引大入秦工程的大型报道,不辜负读者对鑫报“为甘肃做一件大好事儿”的重托,鑫报克服困难,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向国内多地派出记者采访报道,以有观点、有思想的新闻来影响时代的进程。


  今日,看到当年的报道建言已成现实,一种成就感、责任感便涌上心头,这也将历史性地成为鑫报的财富,成为激励我们朝着未来奋力进发的动力。王占东 撰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逐梦路上·我们同行 安宁区2020新年音乐会温暖奏响
  • 上西园社区举办2019我们的节日·国庆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宣判一起7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首要分子领刑10年
  • 我们的节日·七夕——安宁青年交友联谊会圆满举行
  •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