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兰州体育公园东北侧的临河卵石小经上有一堵“爱情墙”.
报道中说:“这面特殊的墙壁上,竟被许多人,以不同的手法与不同的语气留下了许多的话语与图画,这其中尤以涉及爱情成分的话语为多。在我们为居住的城市有这样‘爱要大声说出口’的人感动的同时,却要对一些人尤其是年轻学生告诫一声,别凭个人喜好与心情,肆意破坏风情线的景致。”
初读这则消息,觉得有些道理。“爱情墙”在什么地方?在兰州的窗口,在百里黄河风情线上,肆意破坏城市的现象,那还了得?
可仔细一想,觉得如果我们兰州真有这样的“爱情墙”,不但不应该限制,而且应该大力提倡、积极引导,把“爱情墙”做大、做强,理由有三:
第一,“风情线”是什么地方?风情线是兰州市的后花园,是大西北的“黄浦江”,是游客聚集观光旅游的地方。近年来,兰州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百里黄河风情线更是风情万钟,青松的伟岸、翠柳的婀娜、还有花香鸟语伴随连绵的涛声,那是一种怎样的赏心悦目?伫立黄河岸边,北瞧白塔、南望五泉、漫看奔流的河水、古老的水车和雄伟的铁桥,聆听历史的絮语、驼铃的沧桑还有西部大开发号角的雄壮,那又是何等的让人心潮澎湃?
第二,“爱情墙”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宣泄爱情、展示爱情、见证爱情的。无论从个人心理学还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需要这样的感情宣泄、展示和见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学习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爱情墙”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天然避风港”,这就好比是一位你最忠实的朋友,不管是在你忧伤的时候,还是在你欢笑的时候,不管是在你无助的时候,还是在你尽兴的时候,他(她)都能够静静地陪伴着你,默默地和你分享,替你分忧。
第三,为什么要做大“爱情墙”?作为一名普通的兰州市民,我一直都非常关注滨河路和黄河风情的每一丝变化与发展。早在10年前,我就在《兰州日报》发表了《滨河路岂能建市场》的文章,并提出一些风情线的雏形。5年前,还是在《兰州日报》,我提出兰州发展要打好省会城市牌、商贸中心牌、科技教育牌和文化旅游牌等四张牌,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方面,重点强调风情线的文化建设要兼收并蓄,做到“古今融合、中外融合、虚实 融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爱情墙”的出现,恰好是对古“丝绸之路”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一种补充,体现了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做大“爱情墙”就是衬托“阳春白雪”,做大“爱情墙”就是做大“下里巴人”,只有这样,我们的风情线才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
当然,真正要做大“爱情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觉得,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引导。从报道中看,墙上尤以涉及爱情成分的话语为多,那么这说明还有其他内容,如果要做大“爱情墙”,就要以神圣的爱情为主题,其他内容应该拒绝。特别是要拒绝那些低级、下流和黄色垃圾,从正面引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爱情文化。
二是创造环境。要做大“爱情墙”,就必须为做大“爱情墙”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兰州以玫瑰为市花,而玫瑰是爱情的象征和信物,如果要做大“爱情墙”,我建议在其周围建造大型的 “玫瑰园”和“爱情墙”遥相呼应。
三是要大力宣传。兰州有“爱情墙”,就像黄山有“同心锁”,从报道的图片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英文和朝鲜文字,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因此,我们还应该让“爱情墙”走出兰州,走向世界,成为黄河风情线上的一个着名品牌,一个新的旅游景观和永远的人文旅游圣地。
四是要集思广益。参与者不能仅限于学生和年轻人,要动员各方面积极参与。要搞好各项服务,开发各种签名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为“爱情墙”提供各种便利;要有参与机会,比如共同植下象征爱情的玫瑰和举行集体婚礼等。
总之,要围绕“爱情墙”做旅游文章、做文化文章、做经济文章,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情墙”才能够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