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成县二郎乡谭河村村民们已然迎着和煦的微风弯腰挥锹,将一株株嫩绿的马莲苗栽入湿润的土壤,这里海拔高,凉爽的天气为马莲移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时间窗口。
“我们这儿山高,地温刚上来,风还很凉快,正是栽马莲的好时候!”在谭河村村民刘建文身后,新栽种的马莲沿着蜿蜒的村道护坡延伸,与清理干净的排水边沟相映。
马莲,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植物,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护坡效果显著。而今年,对于像二郎乡这样海拔偏高的乡镇来说,气温回升慢和湿润的土壤大大减少了新栽幼苗蒸腾失水,显著提高了移栽成活率;同时,相对温和的阳光也有利于缓苗,为后期扎根生长赢得了宝贵时间。

成县二郎乡谭河村村民正在路边护坡上栽植马莲。张敏摄
今年年初,成县二郎乡成功探索出“党建+生态治理”的模式,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在数月内完成了2.4公里护坡绿化,显著降低了汛期滑坡风险。
为抓住高山地区特有的时节节气,二郎乡精准部署全域化种植战略,坚持“主要领导抓总体,包村领导抓落实,村社干部抓具体”机制,组织各方力量,围绕各村社主干道,掀起了一场因地制宜的马莲种植热潮。
“全域化不是一刀切。我们根据气象数据和各村海拔,精准排布种植时间表,确保每个村都踩在最适合自家‘地气’的节点上。特别是高海拔村,现在栽植,时机正好!” 二郎乡党建办主任陈志顺说。
“以前一下大雨,护坡上的土就被冲进路边沟,碎石常常滚到路上,过路都提心吊胆,现在看到满坡的马莲和干净的路面,晚上散步都多了份舒心!”二郎乡严河村村民刘书云望着新绿初绽的护坡说。(通讯员 陈争强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