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换一种眼神看他们

时间:2012-04-13 07:44来源:鑫报 作者:谈应霞 何宜蓉 点击: 载入中...
——鑫报记者对话首批即将毕业的90后大学生
  ■90后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成了倍受争议的一代,不能吃苦,心理脆弱,自我意识超强……
  ■曾经非常叛逆,逃课、网游、无视父母、老师、同学们的劝说,在他的意识里,除了自己,似乎这个世界都是错误的。
  ■“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别看我们头发拉了、染了、烫了、吹了;我们都不是坏孩子,虽然我们贪玩爱狂,却也知道为人要正直,做事要光明,讲义气,负责任……”
  ■谁说90后不如80后,他们早已经成了自我、叛逆、享乐的一代?他们懂得努力、珍惜、担挡、责任……其实,我们根本不必为即将步入社会的“90后”担心。


  当人们还在对80后评头论足时,却在不经意间发现,90后们已静静而坚决地长大了……90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一个群族,他们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他们在溺爱和高科技中成长。被人们认为是“小康一代”、“网络一代”,更是从未亲身经历任何社会风波的“玻璃一代”。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成了倍受争议的一代,不能吃苦,心理脆弱,自我意识超强……太多太多的标签被贴在了90后的身上。

  今年7月,首批90后也将本科毕业,步入社会,踏上他们对未来的拼搏之路。面对马上就要到来的人生转折,首批90后毕业生做好了与社会接轨的准备了吗?这个被社会所高度关注的群体,在遭遇人生的又一重大抉择时,他们又会展现出那些特点呢?



  张宇 “真的不想毕业”

  张宇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记者见到他时,这位90后大男孩正坐在学校操场边上抽着烟,透过青薄的烟雾,他迷茫的眼神停顿在足球场上,看着学弟们欢快的踢球,他真的很是羡慕。其实,他并不会抽烟,当天之所以悄悄坐在操场边独自抽烟,是因为他怕自己的迷茫会影响到同学们已经忐忑的心情,更不愿意把自己对毕业的恐惧暴露出来。

  这位生在兰州,长在兰州的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作为城市孩子,在大学四年中他一直过着令同学们羡慕的优越生活,为此学习成绩不好不坏的他也有一种优越感。然而,即将要毕业,面对未来,这个曾经快乐的男孩却快乐不起来了。看着同学们海投简历,赶场子似的上各种招聘会,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走出大学校门,自己该做什么?

  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马上就要毕业了,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恐惧的,万一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未来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大学毕业了还靠父母养活吧?”

  不管张宇怎么担心自己的未来,毕业就在眼前,且永远是那么的残酷。不管是否愿意,每个人都要走出这座象牙塔,步入真正的社会,为自己打拼一片天地。张宇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希望他毕业之后能够考上公务员,最起码也要进入事业单位,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于爸妈的这些要求他感到压力非常大,但是也不想让父母为自己再担心了。

  “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希望能够考研,继续升造,好好为自己练就一身本事,不用再为如此激烈的竞争而烦恼。可是为了爸爸、妈妈,我觉得是还是应该听他们的话,先参加各种招聘会,等有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后,再复习考公务员,或许,这样的路会很累,但这对我来说也无所谓,毕竟我自己是男生,家里人也是想着男孩子多锻炼锻炼有好处。”在与张宇的交流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他内心对未来选择的那种艰难的挣扎。

  相比于超主流的90后,张宇还是挺现实的,在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他还是懂得取舍。“现实的社会和心里的理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统一,理想舒服了,但是肚子吃不饱,肚子吃饱了,心里憋屈。但是我们还是要生活,还是要吃饱肚子,还是会选择自己先有个稳定的工作。不过未来未知太多,还是挺迷茫的。”

  郭鹏 “曾经叛逆过 还是懂得自己努力”

  2008年秋天,出生在河西走廊的郭鹏独自一人从张掖坐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他非常兴奋,也非常向往。终于,他不再属于那个边陲小镇,迎接他的将是省会城市的繁华和各种全新的事物。躺在自己的铺上,伴着火车轮撞击铁轨的清脆响声,他怎么也睡不着,想着美好的未来,他自己笑了。

  四年的大学时光弹指一挥。如今,郭鹏即将走出大学校门,迎来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转折。他坦言,自己和大多数90后一样,曾经非常叛逆,逃课、网游、无视父母、老师、同学们的劝说,在他的意识里,除了自己,似乎这个世界都是错误的。记者在教学楼前见到郭鹏时,他短短的寸头上打着的发蜡在太阳下闪着亮光,一身淡灰色休闲服,一双运动鞋,干净利落。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始终保持着自信的微笑。他告诉记者,踢足球,打网络游戏,都是他的兴趣爱好。

  “自从我一个人到大学那天,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因为父母都老了,而且爸爸还有病在身,我总觉得他们供我读书不容易。所以,不管未来将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为自己,为我的家人打拼出一片天,我一定要让父母感受到了儿子的力量。”乐观的郭鹏坚定地说。大学四年中,郭鹏考过了英语四级,也拿到了计算机二级证书,办公自动化证,CAD证书,教师资格证等诸多“杀手锏”,而且,也不放弃最后几个月的“逍遥”,正在准备过英语六级考试。

  “呵呵,不怕你笑话,其实,刚到大学时,我也没今天这么努力。”一脸清纯的郭鹏笑着说。他告诉记者,刚入大学那段时间,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人管自己,他也曾忘记了自己要好好学习的目标,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在大一的时候,他还整天整天的逃课,钻进网吧几近疯狂地玩游戏。那段时间,别说老师,就连身边的同学们也都是好几天见不到他的人影。“那时候,自己也心慌过,可就是控制不了,就是想玩游戏。”回忆着大一的时光,他诚恳地说。

  时间到了大二的第二学期,郭鹏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开始为未来努力了,有的同学都开始去实习了,有的同学考取了各种证书,可是沉迷于网游的他却什么都没有。“我真的觉得自己那段时间太叛逆了,忘记了很多,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的,这位叛逆的90后男孩戒掉了网游,开始投身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为自己的未来开始努力。

  大二时,郭鹏他认识了自己的女朋友,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即使在面临毕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象很多的校园爱情那样选择放弃。“都说我们这些90后不负责任,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努力,可是我否认,因为我认为,我们也是受过教育的学生,我们知道也懂得对自己的选择努力,懂得为自己的感情负责。如今我女朋友也大四了,我们在一起两年了,我很珍惜我们的感情,想和她一直走下去,我们商量好了,她去哪我就去哪,我会尊重她的选择,也会用我的努力去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

  刘欣 “失败不会让我气馁,我懂得爬起来继续向前走”

  “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别看我们头发拉了、染了、烫了、吹了;我们都不是坏孩子,虽然我们贪玩爱狂,却也知道为人要正直,做事要光明,讲义气,负责任;我们都不是坏孩子,我们也想追求纯真的梦想……”在人们都说90后是如何如何经不起挫折,经不起磨难时,出生于1990年的刘欣一句话却彻底改变了记者对90后的认识,“每次失败不会让我气馁,我懂得爬起来继续向前走。”

  刘欣是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新闻专业大四的学生。和印象中的90后女生不同的是,她看起来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不像大家所说的“非主流”那样前卫、超时尚,相反,她的穿着很清爽,一件白色短夹克配一条蓝色牛仔裤,一双平底球鞋给人的感觉很素雅,稍稍发黄的脸上没有化妆,直顺的披肩长发乖巧的搭在肩头,一幅小巧的近视镜下,两只大眼睛是那么的清澈。她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不仅不象90后,而更象琼瑶笔下的某个人物。

  坐在宿舍的床铺上,刘欣不忘给记者倒杯水。记者发现,刘欣的床铺略略有些凌乱,英语复习资料散落在床头,笔记本电脑上的卡通屏保毫无懈怠地滚来滚去,连接着耳塞的音乐播放器里激昂的钢琴曲仍在继续,一塑料袋零食扔在床尾……“呵呵,马上要毕业了,我想着毕业的一大摊事,也没顾上收拾,不好意思啊。”刘欣一边说着一边快速对床铺进行了整理。

  刘欣告诉记者,自己的学习经历其实挺曲折的,但她从未气馁过。“我小的时候一直在和政县上学,初中毕业时,就想到市里上高中。可是当时入学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就差了10分没能进入实验班,当时心里难受极了,爸妈也很为那次考试失望。但是,我觉得失望没有用,只能自己再努力了。说实话,我不是很聪明,高中三年老老实实学习,可没想到高考时,又因为差了15分和二本擦肩而过,分数线公布那天,我几乎快崩溃了。”讲述着高考的失利,文静的刘欣眼眶再次闪烁着泪光。为了不让父母因为自己的崩溃而担心,刘欣暗下决心,到大学里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考上研究生,让自己上一个台阶,给父母争光。

  进入大学,刘欣发奋图强,每学期的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每学年都会拿到学校的优秀学习一等奖,看着有些发木的笑容,她感觉自己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大学四年,她拿到了该考的各种证书。就在同学们开始为毕业而准备时,刘欣悄悄躲在自习室复习考研。“哎,我每次都是那么的不幸运。我的考研成绩出来了,分数线也出来了,又是因为差了几分和研究生无缘了,我又一次失败了。”文静的刘欣拍着自己的脑袋无奈地说。“但是,我不想让失败把我打败,也不想我从此气馁下去再让父母担心。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我就不相信一个人会永远失败。”刘欣的眼神流露出坚定的信念。如今的她已经静心开始复习,准备参加公务员的考试。

  记者手记

  谁说90后是经不起挫折、经不起磨难的一代?谁说90后是没有担挡,没有责任,没有爱心的一代?谁说90后不如80后,他们早已经成了自我、叛逆、享乐的一代?在这次采访中,所有背负在90后身上的标签都被一一揭掉。留给记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其实,90后并不象大众所说的“非主流”一代。他们懂得努力、珍惜、担挡、责任……其实,我们根本不必为即将步入社会的“90后”担心。早在这次采访前,我们已经从我国所遭遇的各种灾害中看到了他们的真实面貌。人们不会忘记,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灾害中,“90后”军人急难险重挑重担,苦活累活抢着干,成为抢险救援的生力军。人们更不会忘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有多少“90后”少年冒着余震危险抢救同学;全国各地,有多少“90后”的孩子们拿出全部零花钱放进募捐箱。尽管透着青涩,但他们正在成熟;也许仍有些稚嫩,但责任已经扛起。90后,加油!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安宁区12岁小女孩写给武汉抗疫一线父亲
  • 大学生创作墙体彩绘古镇新颜获乡亲点赞
  • 南河新村社区联合省图书馆开展辖区百米长卷亲子绘画活动
  •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出入口接驳换乘信息都在这!
  • 银滩路街道以入户宣传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 母亲节:白海螺一号店免费“足浴”让十位母亲享“厚礼”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