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大同:“南丝绸之路”上重要集镇

时间:2014-05-07 08:30来源:华夏文化传播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邛崃大同

 

邛崃大同

 

  西出邛崃18公里,一个曾经 “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一个集古吊脚楼民居、天然溶洞、百年古廊桥和唐代石刻摩崖造佛群像为一体的大同古镇,由于交通不便,导致外界关注甚少,一直“待字闺中”,偏居邛崃一隅。据相关人士分析,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成功,也许会成为大同古镇保护性开发的契机,也必将带动当地滞后的经济发展。


  近几年,当地全力以赴将道路拓宽,修建了快捷的水泥路,前往古镇的道路通畅了,不时有外来的游客前来访古问幽,这让古镇人开始意识到古镇本身的建筑、文化遗迹也许将成为古镇蝶变的重要砝码和资源。据了解,虽然目前古镇开发尚需时日,但是当地政府已经认识到坚守古镇资源不被破坏,对古迹资源严格保护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大同古镇严禁破坏古建筑的一系列措施。


  要名分,更要发展。其实古镇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实施“生态旅游”工程,以打造古镇为重点,不断整合古镇旅游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恢复其川西古镇的名分。据悉,古镇将重点围绕“一山一佛一洞一街一河”的自然优势(一山:九顶山;一佛:唐代官厅大佛;一洞:穿洞山;一街:大同古街;一河:两叉河),大同乡采取三种措施重点打造“穿洞山休闲度假开发区、石笋山摩崖造像旅游开发区、两叉河生态旅游休闲开发区”.


  拟将出台切实有效保护和管理措施加大对古镇的建筑遗产、唐代石笋山摩崖造像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大同乡保护古镇规章制度。借助外界的力量,加大古镇资源整合力度。通过对大同古镇的吊脚楼、唐代石笋山摩崖造像群、千年古桥、古树等资源整合,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反映唐、明、清时期川西传统风貌和古镇特色,充分体现古镇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一条贯穿大邑西岭雪山-花水湾-出阝江镇-邛崃大同-新场-茶园-水口-高何-天台山-邛崃夹关-雅安碧峰峡风景区的新旅游环线将全线拉通,“环线十景”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而大同古镇将成为其中一个主要的旅游节点。


  随着古镇周边旅游节点的牵手,未来的大同古镇就将正式“出阁”.


 

资源看点

 


  古镇老街:古集镇最具特点的有正街、河边街、横街、新街四条街古朴雅致,是古川西商贸集镇的缩影。这其中,尤以正街最具特色。沿街道底楼为商业店面,二层为吊脚楼雅座(室)。


  石笋山石刻摩崖造佛群像:开凿于唐大历三年(768年),就山崖长势分上下两层凿成,共三十三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佛传故事、释迦、无量诸佛、天王力士、飞天舞乐等。其中意轮观音、千手观音是此间窟室中石刻的又一代表作。
 

 

 

重拾古韵遗风  建“田园生态养生”古镇

 


  一排排鲜红的灯笼,一间间白墙赭窗的古朴房屋,浓厚古街风貌与喜庆的群众和谐融合……从彭白路向龙门山进发,很快一座石牌坊映入眼帘,上书“海窝子”,这便是在灾后重建中获得新生并于2011年5月前正式开街的彭州新兴古场镇。新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成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后,将依托丰厚的人文资源,深度挖掘古韵遗风,新兴镇拉开了打造“田园生态养生”古镇的新征程。


 

灾后重建 海窝子迎新生

 


  新兴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远古时代黄河上游羌族的一个支派从高原地区向南迁徙,自岷山进入岷江上游地区定居,其后裔蜀王柏灌,建都于“瞿上”,即今“海窝子”,为古蜀王国奠基立业之地。旧时,海窝子是进出彭州“三河七场”的必经之地,这里会馆林立,商贾云集,一派繁荣的景象。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新兴镇始终坚持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理念,将海窝子社区老街打造成为集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和湔江河谷水系为一体的生态养生古镇。


  2011年5月前,彭州市首届生态养生节暨海窝子古镇开街仪式上演,海窝子获得新生。记者看到,“一镇一貌、一街一品”的城镇多样性重建形态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穿过石牌坊,立即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古街风格--昔日窄旧的街道已“焕然一新”,但见街道两面一色古朴的木楼、青砖的墙面,一条开凿中的小河沿街蜿蜒而过,一座座精巧别致的石拱桥横跨小河之上。


 

依托资源 发展生态养生

 


  始建制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新兴镇,因气候温凉,适宜于旅游、避暑休闲,“生态养生”成为该镇打出的重要产业发展牌。


  记者在阳平村寿阳泉安置点看到,家家户户的墙上绘有壁画,“生态养生”的文化底蕴十足。寿阳泉充分结合道教文化、淡水养殖、成片楠竹林等,发展乡村旅游,冷水鱼、山地鸡餐饮、观光和养殖产业。离此不远的阳平观,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鉴于良好的区位优势,按照彭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兴镇定位为以生态养生为主题的“彭州旅游的中转站、集散地和接待中心”.该镇的建筑和景观设计遵循总体规划要求,采用融合本土建筑元素和符号的川西民居风格,重视功能分区和视觉形态转变,形成高低错落、进退有致的建筑格局;同时依托古蜀瞿上文化、阳平观道教文化、湔江河谷水系等人文、自然资源,以及对川剧、竹编、蜀绣等传统产业进行特色定位,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古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目前,通过成功申报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该镇打造古蜀文化浓厚、宜居宜游、城乡和谐的“田园生态养生”古镇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西南丝绸之路:从茶马古道的烟尘,到天路的呼啸【追梦·西
  • 探索南丝绸之路--揭开“蜀身毒道”面纱
  • 通往世界的西南捷径--西南丝绸之路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