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风情线一路风情(4)

时间:2014-02-02 08:26来源:百年中山桥 作者:杨重琦,余贤杰,关 点击: 载入中...


  清代,整修陕甘驿道,修建兰州铁桥,增修小西湖园林、白塔山寺庙等,兰州市区黄河两岸初步得以开发。中山桥目前仍为兰州标志性建筑,后来形成的中山桥--白塔山建筑群,成为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一大核心景区。


  大约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兴起的皮筏,给兰州增色不少。皮筏的历史久远,《水经注·叶榆水篇》有"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47年)王遣兵乘船南下水"的记载。《旧唐书·东女国传》有 "用牛皮为船"的记载。《宋史·王延德传》也有"以羊皮为囊,吹敢实之浮于水"的记载。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水流湍急,峡峻滩险,不易行船,故皮筏一兴起便迅速发展,成为有效的水上运载工具。一直到兰州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黄河水面上触目皆是皮筏水运,与横空卧波的长桥,一动一静、一小一大地显出兰州河山的灵动与壮美。


  皮筏分牛皮筏和羊皮筏两种,牛皮筏较羊皮筏为大。在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牛、羊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懂得了皮胎内充物或充气后不沉的道理,遂用皮胎装满衣物等,抱着涉水过河,起初,水手将人或物装入皮胎内,吹足气,扎紧胎口,手推漂浮过河。后来,就将牛皮胎捆扎在木排下制成皮筏进行水运。


  羊皮筏的制作方法是:将屠宰后的羊,割去头部及四肢,骨肉内脏由颈部取出,不损外皮。将外皮浸泡、曝晒、去毛、清洗后灌入食盐、胡麻油及少许水,将开口处扎紧曝晒至外皮油润变成红褐色即成皮胎。将皮胎颈部、四肢除留一入气口外均用绳扎紧,用人口或特制打气筒给皮胎充满气,再将入气口扎紧。将充满气的皮胎分列用绳索捆绑于制作好的木框架之下,即做成皮筏。皮筏是人工用木桨划的,木桨长约6尺,下端扁宽,上端较细而圆,以手握合适为宜。牛皮筏的制作与羊皮筏基本相同,只是皮胎较大,组筏时一般不充气,而是内充以物或草等。


  羊皮筏有大、中、小型之分,大型的由41排约460个皮胎组成,用水手8人,载货约15吨;中型的由30排约396个皮胎组成,用水手6人,载重约10吨;小型的由27排330个皮胎组成,用水手4人,载重约5吨。渡客羊皮筏最小,一般由13个皮胎组成,载重约400公斤,水手1人即可,多为近途及沿河两岸摆渡。牛皮筏以大型、小型为主,大型由128个皮胎组成,载重达20吨,水手10人。小型筏由64个皮胎组成,载重10吨,水手6人;也有32个皮胎组成的。皮胎多少,视经济与适用条件而定。


  筏客,俗称筏客子,多为回民。每年三月中旬,黄河水解冻,皮筏便开始下水运输。把上游青海等地的皮毛、木材、油料、粮食等运到兰州,或经兰州运至包头等地,又把兰州的瓜果、水烟、药材等运往靖远、宁夏、包头。皮筏,在运输工具落后的时代,不仅完成了大量的运输任务,也给兰州增加了一景。


  明代兰州筑城后,北城墙外逐渐自然形成断断续续的道路。清代,在渡口上下亦形成部分便道。清末民初,金城关一带已十分繁华。张维《兰州古今注》载:"金城关:兰州铁桥之北有山曰白塔,其上庙宇栉次,山下居人数千家,沿河列肆,长约三四里,肆西北山之阳为金山寺,凿山岩为兰若,每当重九,都市人士携酒登饮。于此又西为金城关,南阻大河,北连崇岭,自汉时设关,隋时复置关官,两千年来号为险峻。前数年间开修公路,以地狭尽毁其城,划高拓狭,周道如砥,汽车飚行,瞬息即过。"民国时,整修兰宁驿路和甘新驿道,拓展靖远路、金城路为公路;修国际运输联络线,拓建白云观至中山桥段,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拓展道路,今南、北滨河路部分路段形成。共和国成立时,今南滨河东路路基所在地有7条互不联属的便道,自西向东为自立路、北城根、黄河沿、水车园、祖师楼、大教梁、泥窝子。 沿河有堤,堤南为互不相连的马车道或小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兰州黄河河道变迁与历史文化
  • 兰州黄河河道变迁与历史文化
  • 你不知道的白塔山历史
  • 你不知道的白塔山历史
  • 中山桥是兰州的标志
  • 中山桥是兰州的标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