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时期的丝织技术

时间:2013-10-13 11:23来源:东方文化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朝

 

  丝绸文化之秦国时期的丝织技术:西周春秋时只养春蚕而禁养夏蚕,并已经注意到洗晾桑叶使之洁净,对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更有益处,多种饲养工具如蚕箔,架子等也已普遍使用。西周时已有选茧,剥茧和缫丝的工序。这一时期的缫丝工具是一些"I"和"X"形的架子,用于绕线,1979年江西贵溪崖墓曾出土了一批纺织工具,就有三件"I"形和一件"X"形绕丝器,属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文物。


  同墓出土的还有三件残断的齿耙,可能是一种整经机具。商代还出现了手摇纺车加捻。《诗经》中有关于织机的诗句说:"大东小东,杼柚其空",杼是用来穿纬线的,柚是用来穿经线的,都是织机上的重要部件。1974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及淤泥上发现了许多丝织品的印痕,有的三四层叠压在一起,大多为平纹组织,也有山形纹图案的提花织物,应该是用提花织机织造而成。西周时期在史前原始腰机的基础上增添了提花综等部件,成为多综提花腰机,分别由地综、花综、绞棍、导线、绕经线棍、打纬刀、卷绸棍等构成。

 


  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原楚国地区地下保存条件较好而发现最多。1993年至1994年,在湖北荆门楚墓中出土了一部分战国中期的丝织品,其色度和机械度均优于以前的出土丝绸,而且出现了"对龙","对凤","对鹿"等织花图案,以前的出土丝织物大多是排列规则的散点菱形图案。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的战国中期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堪称战国丝绸宝库。其品种计有十余种,包括纱、绢、绨、罗、锦、绣、绮等,而且保存完好,质地精良。其中以绢为最多,最细密的绢每平方厘米已达到经线164根,纬线64根。


  丝衣品种则有绵袍,单衣、夹衣、单裙、帽等,共16件,另有丝被三床。有一件纱罗禅衣,上绣有数十双对称的斑斓猛兽,个个张牙舞爪,昂头翘尾,腾跃长啸于山石之间。这些绣品大都采用精巧的锁绣工艺,在细薄轻软的绢,罗上,针法细密匀称,变幻无穷,这是在辫绣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绣法,当时辫绣法相当普及,直到汉代仍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丝绸文化之丝绸史话
  • 丝绸文化之真假丝绸的鉴定方法
  • 我国丝绸文化的起源是江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