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为何还要设“末伏”

时间:2017-08-07 17:35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倪方六 点击: 载入中...

 

    昨天是“立秋”节气,老话说“立了秋,凉飕飕”,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离去。立秋乃秋季之始,古人为什么把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称为“秋”?殷墟甲骨卜辞中的“秋”字为什么大多都是“虫”的形状?“愁”字和秋天有什么关系?中医为何把抑郁症称为“秋悲”?


    最早的“秋”字怎么写?


    《殷墟文字记》:,“卜辞假借为秋”


    “秋”与“春”一样,是古人最早定义出的季节,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最早的“秋”字。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有“秋”字释读,被认为是“秋”或疑似“秋”的甲骨文超过30个。从结构上看,基本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一结构的“秋”字,只是一个“虫”:、、、、、、、、、、、、、、、、、、等。


    对于这些“秋”字,学术界争议很大,有文字学家释为“夏”字或是其他字,但认为这是一种虫的形象则基本上无异议。不过具体到是指夏虫还是秋虫又有分歧,有蝉、蟋蟀、螳螂、蝴蝶、鳖虫、蜗牛、翟鸟等多种说法。古文字学家唐兰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在《殷墟文字记》中称,这类可能是水虫之一种,“卜辞假借为秋”.


    在被释为“秋”字的前提之下,有学者就此引申认为“秋”之所以念qiū音,可能就是从秋虫的“啾啾”声音转来的。如果真属秋虫,释为“秋”自然有道理,再释为“夏”便不妥,反之亦然。可问题是有的虫夏秋皆有,而且都有突出的表现。如鸣蝉,夏至时已出现,“蝉始鸣”为夏至三候之一,而秋天也有鸣蝉,即所谓“寒蝉”,比夏天鸣得更有特点;同样的,蟋蟀为小暑三候之一的“蟋蟀居宇”,但蟋蟀在秋天更活跃,到阴历十月方“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之《七月》)。所以,释“秋”与释“夏”都有一定道理,夏秋难分。


    第二类是上下结构的“秋”字。上面一个“虫”,下面一个“火”:、、、、、、、、。相对来说,这种上下结构的“秋”字争议较少。为什么加了“火”就是“秋”?有一种观点是,虫下面加(火),秋意更浓:秋天草木枯黄,野火四起,这是高温多雨的夏季所不具有的特点。还有学者认为,上面的“虫”在经过一个夏天生长后,到秋天便与农作物一样长成了,可以放在火上烤着吃。


    “秋”字定型并趋于现代字方向是在先秦古文(籀文)时代。此时的“秋”字与甲骨文变化很大,出现了“禾”,“虫”异化成了“龟”.仅《康熙字典》上收入的古秋字便有:、、、、。如此写法比甲骨文还难懂,用“禾”来代表秋天还好理解,清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其时万物皆老,而莫贵于禾谷,故从禾。”可用“龟”替“虫”什么意思?龟即简化字“龟”,古音qiū,原来是利用龟的读音,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秋”字时称:“从禾,龟省声”.


    “秋”与“”、“”是什么关系?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从禾,龟省声”


    可能因“龟”太不好写了,在古字简化过程中,干脆把“龟”省去了,只取“禾”与“火”,《说文解字》中的秋即写作“秌”.省了“龟”以后,秋字不仅好写了,且意思更明确。但如何安排“禾”与“火”?


    最初写作“”,保持了甲骨文上下结构,“火”放在下。后又易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火”旁加“禾”成了“秌”,“禾”是主体。考古中发现的古陶文上,“秋”便写作。再后来又变成了“禾”旁“火”,即“秋”,“火”是主体,这就是现代秋字的写法。


    “秌”与“秋”哪种结构更合理?“禾”代表庄稼,“火”象征庄稼成熟,“秋”是“庄稼成熟了”;“秌”则是“成熟了庄稼”,意思似乎差不多。但我觉得“禾”旁之秋比“火”旁边之秌要好一些,因为“成熟”才是秋的主要含义和特征所在,《释名·释天》即称:“秋,緧(qiū)也。緧迫品物,使时成也。”南宋理学家陈澔解释得更直接:“秋者,百谷成熟之期。”


    从“秋”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可以发现,古人在“定天下,分四时”之时把庄稼成熟的季节命名为“秋”并不是随意而为,乃刻意如此。但不论是甲骨文中突出的“秋虫”还是简化后强调的“成熟”,依然不是“秋”的全部内容。


    秋季意味着成熟,但同时也意味着草枯叶落,走向死亡。《释名·释天》认为:“秋曰旻天。旻天也,物就枯落,可闵(悯)伤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秋天时人们感时节之无奈,加上天气渐凉,情绪容易低落,变得抑郁,中医把抑郁症称为“秋悲”正是这个原因。由此又造出了一个“”字--现代字“愁”,以说明秋带给人们的情绪变化,即《礼记·乡饮酒义》所谓“秋之为言愁也”.


    立秋后为什么还是“伏天”?


    《岁序总考全集》:“秋,揫也,万物揫敛成就也”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夏秋两季的分节点。立秋到了,天气和物候有什么变化?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立秋有“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七十二候歌》将这三候写成歌诀:“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


    立秋与之前大暑天最大的不同在于“初候”,立秋后气温下降与“凉风至”有直接关系。《岁序总考全集》释称:“凉风至。凉,薄也,寒也,西方凄清之气曰凉风。前小暑节言温风至者,温厚之极也,此言凉风至者,严凝之始也,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可是,为什么立秋后还有一个“末伏”呢?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类》“三伏”条即提出了这个疑问:“伏者藏也,庚金伏于夏火之下,故曰伏……夫既秋矣,又何谓之伏耶?《史记》注以始皇置伏,又云穆公以是占之,马迁尚疑其人,亦此恐久而传讹也。”尽管郎瑛作了如上解释,但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实际上,将“三伏”之末伏放置在立秋后并非“久而传讹”,里面同样包含了古人的良苦用心。立秋后虽说“凉风至”,但气温并没有大面积下降,仍能给人的健康带来威胁,故有“秋老虎”和“十八天地火”一说。


    古人在立秋后置“末伏”,意在提醒人们初秋仍然要避暑热之气,仍要藏伏。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三伏”条引唐初大儒家学者颜师古的观点,从“五行”上作了解释:“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但立秋后的“伏”在内含上已有明显变化,多了“收敛”的概念。古人还用“揫”字来说明末伏与初伏、中伏的不同,“揫”与“秋”同音,都念jiū,《岁序总考全集》“立秋七月节”条称:“秋,揫也,万物揫敛成就也,故谓立秋,七月之节气也。”


    立秋时古人为何要“贴秋膘”?


    《津门杂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古代立秋有隆重的“迎秋”活动,据《礼记·月令》:立秋这天,周天子会“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西郊属于秋的方位,所以祭祀放在都城西边。唐朝立秋这天与立冬一样,要在京城四郊祭祀五帝。


    民间则有“戴楸叶”风俗,寓报秋意。唐朝时立秋这天,京城长安有人专门兜售楸叶,供市民插戴。宋朝时戴楸叶更流行,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为什么要戴楸叶?《临安岁时记》称:“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


    立秋后古人最突出的是提倡“动嘴”--“吃”,即所谓“秋补”,至今民间尚存 “贴秋膘”的风俗。所谓贴秋膘,也称“抢秋膘”,说白了就是大吃大喝,有条件的杀猪宰羊,条件差的也会杀鸡杀鱼,就是再穷也要想法包顿肉馅饺子。特别是家中的壮劳力,立秋后一定要“贴秋膘”增强体能,以应对接下来的秋收农忙。


    除了贴秋膘,还有“啃秋”一说。这种风俗不少地方叫“咬秋”,要吃西瓜、甜瓜等一切秋天的瓜果。考虑到条件不好的人家可能无瓜可“啃”,民俗上在立秋这天允许偷瓜,雅称为“摸秋”;被偷则称为“丢秋”.立秋时“咬秋”老话说可避暑气、免痢疾。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此外,立秋有趣的风俗还有“祓秋”、“尝秋鲜”、“悬秤称人”、“秋补屁股”等,很可惜有的已经消失了。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古人如何看立秋
  • 英国秋季“魔镜”里的倒影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