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经卷:一尺拍卖价达10万元

时间:2013-03-24 10:01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李晨 点击: 载入中...

北部新区宝林博物馆,长达9.6米的唐代手写佛经(局部)。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一个来自千年之前的唐朝的简体“无”字,让全国的书法专家和文物专家们深感诧异。究竟是文物本身有问题,还是千年之前的古人们就已经开始在书写简化字?


  手抄经卷 价值数百万可预约参观


  面对一卷曾收藏在敦煌石室内的名为《大般涅槃经梵行品》的经卷,专程从成都赶来的四川省文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启政揭开了经卷上文字的谜底———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人们为了书写时的方便,就已经开始简化部分繁体字。


  本周末,这卷来自中唐时期的珍贵经卷,将在位于北部新区金凯达到龙展路的宝林博物馆内首次公开亮相。昨天,博物馆馆长陈宝林表示,展览将通过预约参观的方式进行,市民们可以在宝林博物馆的腾讯微博上看到预约的详细方式,前一百位预约的市民,可以在25日这天到博物馆近距离观赏这卷价值数百万的手抄经卷。


  敦煌经卷


  一尺拍卖价达10万元


  轻轻打开深褐色的木盒,一股檀香的浓郁香味扑面而来,拂开经卷上散落的檀香末,黑色密纹封面的经卷静静躺在其中,白绿色的玉片镶嵌在卷轴的两端。千年岁月流过,却几乎没给它带来多大的容貌改变。


  在陈宝林的手中,长卷被缓缓推开,黑色的楷书小字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这卷近10米长的褐色经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上,连虫蛀的痕迹都极为少见。“人们往往认为,越是时间久远的书画作品,其上的虫蛀痕迹越多,其实不然,我们在对这些古物的鉴定过程中发现,古人早在制作纸张时,就采用了特殊的处理方式,让这些纸制品能够在千余年的时间里,避开虫蛀的侵扰。”张启政说。


  在唐朝的敦煌,居住着许多负责抄写经书的人们,他们被称为经生,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抄写各种各样的经卷,在这些手写而成的经卷上,你几乎看不到一处修改和错误。张启政说,经生们在抄写经卷之前,必须要沐浴静心,在抄写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个错误,就必须从头再写,“这样严苛的要求,为现在的人们留下了大批精美的作品。”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逐渐升温,来自敦煌石室内的经卷也成为了大家收藏的热点。张启政说,在如今的各种拍卖会上,敦煌经卷的价格已达到10万元每尺。


  早在唐朝


  简化字就已开始出现


  最让专家们纳闷的,是经卷上频繁出现的简体“无”字。张启政说,在古代,人们书写时使用的都是繁体字,但经卷中为什么会有简化字呢?经卷是仿制的,还是千年前的古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化字?


  对此,张启政说,其实,简化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唐代就有人开始使用简化字了,当时人们称这种被简化的字体为“俗体字”。除了“无”字,包括“营”、“寿”、“尽”、“敌”、“继”等在内的文字,也早在千年之前就有了简化版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张启政说,由于繁体字笔画稠密,在书写和印刷刻版时必然有简化的需要。“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清刻本的《红楼梦》,里面宝玉的‘宝’、写字的‘写’,用的其实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简化字。”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俄罗斯画家画敦煌系列油画作品亮相兰州
  • 甘肃打造 “敦煌画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