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dminname载入花费时间:0.00072097778320312
标签:likearticle载入花费时间:1.0826139450073
标签:myad载入花费时间:0.0024769306182861
标签:arclist载入花费时间:0.0076489448547363
标签:arclist载入花费时间:0.0031328201293945
标签:arclist载入花费时间:0.0044889450073242
标签:arclist载入花费时间:0.0074620246887207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1248836517334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6498260498047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8095664978027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7785720825195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90384483337402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7404251098633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4614753723145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9716911315918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8405609130859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5997581481934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4400177001953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0585479736328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79607963562012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5210800170898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92911720275879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2492828369141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3303451538086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8549690246582
标签:type载入花费时间:0.00077700614929199
标签:myad载入花费时间:0.00051689147949219
甘肃电影摄影的起步与发展_大西北网

甘肃电影摄影的起步与发展

时间:2015-04-1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记者 童微整理 点击: 载入中...

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剧照"

 

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剧照


    公元1895年12月28日,法国里昂青年实业家卢米埃尔兄弟用其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卡布辛路14号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的大门》、《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婴儿午餐》等,使巴黎为之轰动。从此,世人公认这一天为电影诞生的日子。

 

武威人韩子瞻放映无声电影


    23年后,1918年秋天,武威人韩子瞻在兰州皖江会馆大院中放映无声电影,开创了甘肃省首次放映电影的历史。据记载,这次放映的影片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实况片断。因为是第一次在兰州放映电影,当时的甘肃省省长张广建还为其题写了“大光电影”.1926年春夏之间。国民党驻甘肃总司令部在甘肃省政府门前的广场放映中华电影公司1924年拍摄的无声纪录片《冯玉祥》,影片内容是冯玉祥为士兵理发、擦澡、发赏金等军营生活片断。这部无声电影的放映,使兰州的电影观众大开眼界,了解了电影不仅可以拍摄风光景物,还能细致反映真人真事的人物活动。1931年,甘南卓尼藏民王佐卿与友人合资5000元开设新民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除设有百货、医院、餐厅、书店之外,还开设照相馆及电影院。1932年9曰,新民电影院落成开业,首映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2年拍摄的无声故事片《人道》。这个电影院拥有德国蔡司伊康放映机和西门子柴油发电机各一部,放映中以留声机唱片播放音乐、影像清晰,放映质量较好,很受观众赞许。电影院开设在省立民众教育馆内,开业初期分男场(白天)和女场(晚间),观众争看电影成为当时的时髦活动。

 

中小城镇电影放映活动出现


    这一时期,除甘肃省会兰州放映电影之外,中小城镇电影放映活动也先后出现。1932年,张掖商人王文善、谢锦堂等四人合伙集资白洋2000多元,从天津购得35毫米无声放映机和发电机,聘请放映技师二人,在张掖土地庙售票放映电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新闻纪录片《十九路军血战抗日》及《日本地震》首次和张掖观众见面。1934年夏天,平凉人朱某在开办新生工厂的同时,购得小型电影放映机和发电机各一台,在平凉放映无声电影。1937年12曰,新安旅行团部分成员携带电影放映设备来到平凉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在省立平凉二中礼堂放映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32年摄制的新闻纪录片《十九路军血战抗日--上海战地写真》和动画片《民族痛史》,这年12月苏联政府援华抗日汽车队由新疆途经酒泉,随队电影放映组在关帝庙为当地群众公映苏联影片。1938年10月前后,法国一传教士在武都放映无声动物动画片,所用设备为法国百代公司35毫米手摇放映机,光源采用关孚大号煤油灯。设备虽然落后,却给武都带来了新的信息。这一时期,平凉、天水的传教士也先后在当地公映过电影和幻灯。卓尼、临潭、敦煌等地的外国教会,也给当地群众放映过电影。陇西、甘谷、秦安等县的群众对放映电影十分欢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安群众还流传着一首民谣:“1940年,电影来秦安,先在孔庙院,后在西河滩”.

 

抗战开始国内电影名人来兰


    抗日战争开始,举国沸腾。沿海地区沦陷,兰州就成为大后方的重要基地。当时,国内电影界的知名人士郑君里、赵丹、韩仲良、毛志文等先后来到甘肃放映电影,拍摄影片。1938年2月,新安旅行团一行10多人到达兰州,除演出话剧、歌咏、活报剧、举办座谈会宣传抗日之外,还在兰州民众教育馆等处放映电影14场,观众达20000多人次。当年9月17日,第十八集团军驻兰办事处主任谢党哉接见新安旅行团后题词:“以艺术武装你们的手,以理论武装你们的头脑,从工作中锻炼你们成为钢铁的战士”.1939年9月30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训部西北战时巡回教育班政治组电影股长郑君里10多人抵达兰州,开始拍摄纪录片《大西北》(即《民族万岁》)。这部纪录片共9本,由郑君里编导,韩仲良摄影,真实地纪录了蒙古、藏、回、汉、苗、彝等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及民族风情。这部影片从拍摄、制作到公开放映历时三年,摄制组跋涉数千里先后到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的河西走廊进行了艰苦的拍摄工作。仅在甘肃就拍摄了6次,累计时间7个多月。这是有史以来在甘肃大地上由我国的电影摄影师拍摄的笫一部抗战纪录片。1941年4月17日,当时的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偕达王赴榆中县兴隆山祭奠成吉思汗陵,邀请中国电影制片厂新闻部主任郑君里参加了大祭,并将祭典活动拍成了影片。这是甘肃省有史以来,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第一部新闻专题纪录影片。

 

省科学教育馆放映科普宣传片


    这一时期,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摄制的有声故事片《生龙活虎》、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故事片《摇钱》(由夏衍根据舞台剧《醉生梦死》改编)、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摄制的《义勇军进行曲》(又名《风云儿女》)以及《马路天使》、《八百壮士》、《女少爷》、《长空万里》、《野花闲草》和香港新时代影片公司摄制的粤语抗战故事片《血溅宝山城》、上海大成影片公司摄制的古装有声片《雪艳娘》等等,先后在兰州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皖江春茶园、西北影院、新新影院售票公映,大大活跃了兰州的电影事业,扩大了兰州人民的视野,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甘肃省科学教育馆通过放映电影宣传科普知识;甘肃藏民文化促进会及拉卜楞巡回教育施教队,在甘南藏区多次放映电影进行文化宣传,甚至“色赤佛”(最高活佛)也被邀请去放映电影。中苏文化协会兰州分会自1938年10月成立之后,数年间在兰州放映了《英勇的中国》、《中国是不可征服的》。这两部影片是根据苏联着名纪录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罗曼·卡尔曼1938年在华拍摄的新闻电影素材编辑而成的。影片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了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及解放区军民抗击日寇的战斗场面和战时的生活场景。还陆续放映了《五一莫斯科大检阅》、《费的加之报国》、《伟大的普希庚》、《战车队长》、《战马歌声》以及苏联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与此同时,美国影片和英国影片在兰州与观众见面。除新闻纪录片《中国空军在美受训》、《美陆战队在所罗门登陆》、《联合国护航队开往木盟斯克》、《美国的民主教育之实际情况》等之外,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摄制的故事片《春心映媚》、好莱坞歌舞故事片《出水芙蓉》、英国的神话故事片《月宫宝盒》、美国故事片《美月琪花》、《红颜薄命)等等先后在兰州各影院陆续放映。国产故事片《胜利进行曲》、《日本间谍》、《喜相逢》、《白云故乡》、《渔光曲》、《秋海棠》、《银汉千秋》、《红拂传》、《塞上风云》、《莺飞人面》、《风雪夜归人》、《钟楼魔影》、《裙带风》、《朱门怨》、《七十六号女间谍》、《龙凤花烛》、《天字第一号》、《梦断关山》、《白山黑水血溅红》以及《地狱天堂》、《夜店》等等,更激起兰州人民对故事片的追求。故事片的拍摄也在兰州相继出现;1947年4月,南京中央电影制片厂《关山梦》摄制组一行20多人,在着名影星白杨、王丹凤、周曼华等人的参与中来到兰州,专程到兰州市郊区安宁堡桃花园中拍摄外景,1948年6月,上海大风影业公司《风雪黄河》摄制组,在编剧楼永煌及导演裴冲的率领下,着名演员项坤、张帆等人在兰州工作半个月,先后到雁滩、白塔山及永登一带拍摄外景。这在当时虽不是由甘肃的电影摄影工作者拍摄的,但却开创了在甘肃大地上拍摄故事片之先河。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党中央的关怀和重视下,于1938年陕甘宁边区建立了延安电影团,直属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1940年,当电影团摄影队大部分人员从敌后回到延安后,就开始准备拍摄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影片。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于1942年摄制完成了纪录片《南泥湾》。影片《南泥湾》全面纪录了八路军120师359旅开垦建设南泥湾的生产战斗生活,展现了解放区军民大团结,艰苦奋斗搞生产的场面。这部纪录片由吴印成、徐肖冰拍摄、钱筱章编辑,是一部深受解放区军民喜爱的影片。1944年春天,十八集团军总部(后改名为联防军总部)电影队来到陇东驻防部队359旅所在地,为359旅及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的师生放映《南泥湾》,受到部队指战员及七分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激发了广大指战员和师生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劳动积极性。从此,陕甘宁边区不仅有了巡回电影放映活动,陆续还有拍摄电影的活动。

 

县城营业性电影院增多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一段时间,由于较多的电影放映队不仅在省会兰州放映电影,而且到全省各县放映电影,所以当时的报纸上称赞电影放映队是文化阵营里的前锋。与此同时,县城以上的城镇,以营业性为特点的电影院增加了许多。在省城兰州,多数电影院收入较丰,一些老板从而发了财。这就使国民党政府里的一些官员红了眼,插手或投资电影业。1946年5月10日,未获得放映执照的电影片《荒江女侠》在兰州上映,放映这部影片的电影院,放映前举行招待会,招待检查人员观看影片,放完上集之后即以盛筵相款,宴后各赠送影票10张,以增进联系。《荒江女侠》是上海友联公司1930年至1931年拍摄的系列武侠故事片,在一些城市上映时,观众为之轰动。这部13集的武侠故事片能在未获得放映执照的情况下公开在兰园抗建堂放映营业,原因是《荒江女侠》拷贝是西北大军阀马步芳私人所有。而没后台支持的一些电影院,片源缺乏,营业清淡。例如1946年8月间,兰州胜利电影院惨淡经营,面临倒闭。为扭转危局,该院外交经理从苏联驻兰办事处借到苏联原版影片《光明之路》等六七部公开放映,影院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却引起当局的不满。


    不久,外交经理惨遭殴打,影院经理被抓,警方再三威胁,该影院不得声张因为放了苏联影片才抓的人,并责令影院张贴“危险建筑、暂停营业”布告而停止营业。1948年10月2日,当时在兰州出版的《甘肃民国日报》刊登署名“影迷”的文章《漫话兰州电影业》,文章中说:“到兰州的影院看电影往往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原因很多,如没有气温调节装置哩,座儿不舒服哩,秩序太乱哩,片子常断哩,广告太多太坏哩,最不可原谅的是片子老掉了牙,使人看起来如雾中观花”.据1948年12月5日《甘肃民国日报》署名“哑影”的文章《向低级影片算账》,文章指出,兰州的电影院不但放映机糟不可言,而所放映的片子,十分之八九多是些低级趣味的产品,什么武侠、间谍、侦探……,演过3次以上的破片子,在广告上填写“全新拷贝,一寸不缺,结果骗了很多的观众花了很多的钱,而影院的经理及片商都借此又捞了一笔大款”.正是由于有些精明人看准了在落后而又偏僻的兰州经营电影业可以赚钱,所以除了放映队小打小闹外,初具规模的电影院自1938年开始面世,到1949年,先后有18家之多,仅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8月,就有金城影院、胜利影院、绿洲影院、中华影院、社教影院、亚洲影院、黄河影院等7家正式营业。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8年兰州各影院放故事片以来,到1949年8月,18家电影院共放映故事片多达910部,其中进口影片有150多部。

(责任编辑: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电影摄影的起步与发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