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城市群:春天就要来了?

时间:2021-01-21 15:12来源:大西北网-城端City 作者:文 / 人猿泰山 点击: 载入中...
  兰西城市群,被视为继关中平原城市群之后,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然而在中国众多的城市群中,兰西城市群存在感并不高。在西部,成渝双城经济圈可谓“一枝独秀”。而兰西城市群兰州、西宁“两核”城市GDP之和不足西安一半,所依赖的省份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所以仅从经济数据看,兰西城市群表现并不如人意,其崛起仍需爬坡过坎。
  
  
 
  西宁市
  
  2020年始,站在时代风尖浪口之上的兰西城市群开始频频发力,不仅在多个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文件中频繁出现,而且动作不断。
  
  进入“十四五”开局,甘肃、青海均要求“加快建设兰州—西宁城市群,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青海更是指出:“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和动力源,正处在竞争优势重塑期”。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成都至西宁快速铁路已于2020年9月动工,成都至兰州(西宁)铁路正加快建设,使兰西城市群不仅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也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
  
  
  
  赋予重任
 
  兰西城市群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域内各类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富集,人口经济密度高于周边地区,是西北发展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与此同时,兰西城市群紧邻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地处黄河上游,与其他城市群相比,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也要大得多。
  
  虽然《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8年3月就得到国务院批复,但直到2020年才猛然加速。
  
  兰西城市群:春天就要来了?
  2020年开年,先后被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点名:强调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及规划实施。
  
  4月,《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提出,“推动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健全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
  
  5月,《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兰西城市群再次被赋予重任。
  
  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出台一周前的5月12日,甘青两省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启动“1+3+10”行动计划,兰州市与西宁市、张掖市与海北州、临夏州与海东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涉及加快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等多领域的10个专项合作行动计划开始实施;并提出打造兰西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尤其是兰州、西宁等城市的取消落户限制,拉开了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序幕。
  
  
 
  因为,区域的竞争,说到底,终归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不做大自己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就会被其他区域“虹吸”。目前,甘肃、青海城镇化率为48.49%、55.52%,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而中国城市的成长已经证明吸引人才增加人口的重要性,如成都、西安等。对兰西城市群来说一个新的窗口期是中西部人口开始凸显回流的趋势。兰西城市群需要抓住机会,才能撑起西北地区的这个重要支点。
  
  从西北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之间人口流动最主要还是依靠硬件设施的互联互通。根据框架协议,甘青两省将共同建设兰西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优先打通兰西城市群内的“断头路”,畅通节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共同推动城市铁路、轨道交通等连接线建设。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曾提出,“争取城市群建设尽快破题、取得实质性进展”,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也表示,“要开启两省深化合作交流和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具体到行动上,兰西城市群的市场一体化进程从2020年起明显加快。除推进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一体化进程外,两省正携手共建“空中丝绸之路”,密切兰西城市群与国内外重要城市的联系。主要以生态为本、交通先行、市场引路、文旅融合的思路推进。
  
 
 
  海东新画卷
  
  2020年10月,海东市与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充分对接,敲定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37个方面任务。
  
  11月,兰州、西宁签署《兰西城市群制造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积极搭建以兰州、西宁两地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上下游配套企业参与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两市企业在产业链上扩链、延链,构建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发展产业体系。如合力打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协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探索实施“飞地经济”等6大方面的合作,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兰西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12月,兰州、西宁签订《兰西城市群政务服务领域合作协议》,开启两地政务服务领域战略合作关系,“跨省通办、一次办成”在兰西城市群得以实现。接着海东市与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等9个方面展开合作,意图打造开放合作样板区。
  
  从框架到政务以至产业承载,兰西城市群马不停蹄,一改往日落寞的风景,站上新的起点。  
 
  城市群现状
 
  兰西城市群位于西部腹地,地理位置独特。兰州是新亚欧大陆桥重要的节点城市和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在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门户和交通枢纽,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有“西海锁钥”之称。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到,兰西城市群“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在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尽管兰西城市群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禀赋,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资源富集,也拥有我国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的骨干通道。但从空间区域内部来看,甘青地区经济增长与其它地区显然还有很大的距离。甘肃从1999年至2019年的GDP总量增长不到10倍,还没突破万亿大关。青海近20年的GDP增长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由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口较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兰州、西宁这两“核”城市也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等问题,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发展缓慢,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不足。其城镇密度每万平方公里24个,仅为相邻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1/3。2018年,兰州都市圈和西宁都市圈被归类为“弱经济”型。因此,有专家分析称,兰西城市群似乎与理论上的城市群概念相去甚远,只能是“规划者和当地政府一种良好的愿望”。
  
  在“中国中心城市&都市圈发展指数2019”中,兰州、西宁仍处垫底位置。虽然兰西城市群以“一带两圈多节点”为发展格局,包含兰州—白银、西宁—海东两个都市圈,但截至2018年,兰西城市群GDP才5507.11亿元,人口仅1205.27万人。导致兰西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不高,加之两市属于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山地气候交界,很难吸引到青海甘肃以外的人口进入。
  
  兰西城市群在中国城市群中之所以比较特殊,是因为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覆盖面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在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与西部城市群有较大差距。虽然兰州、西宁的产业结构都呈现“三、二、一”的特征,但两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据较大比重,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尤其是资源型加工行业,产业链条短,向精深加工阶段延伸不够,主导产业多元化分布低,城市群成了向其它发达地区进行资源型初级产品输出的基地。
  
  也因此,兰西城市群的发展拥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并将为西部城市发展提供“绿色城市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
  
  
 
  “2020·首届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披露,兰西城市群传统产业比重高,产业链短,产品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如兰州2019年工业增加值为749.98亿元,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0%;西宁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0%的五大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
  
  另外,兰西城市群虽然在地域上有着相对优势,但其开放水平并不高。能查到的数据是,兰西城市群在2017年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甘肃青海两省和西部地区的78.84%和2.45%,全国占比微乎其微。
  
  另外,对比各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发现,兰州、西宁一产占比较低,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白银市、海东市二产占比较高,其他城市一产、三产占比较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兰西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如兰州、白银、定西的有色金属加工、化工产业,西宁、海东的金属冶炼加工、商贸物流亟待统筹。而中小城市产业特色缺失,与中心城市产业关联性弱,如海北、黄南两州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突出,但产业体量小,城市特色也不明显。
  
  总体来说,兰西城市群除兰州、西宁外的区域,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石油化工、电力电源是城市群中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有人做个专门的统计数据,2018年,兰州两家电解铝企业产量达50万吨以上,西宁及周边区域电解铝产量达到200万吨,整个城市群电解铝产量近300万吨,产业同构可见一斑。
  
  不过,在《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能看出兰西城市群各个节点城市、中小城市定位规划非常清晰,如把定西建设成为“中国薯都”、“中国药都”,西宁—海东都市圈以西宁、海东为主体,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动皋兰、榆中、陇西、临洮、永靖等有条件的县有序改市,但目标与现实看起来距离不小。
  
 

 
  “中国薯都”定西——洋芋花开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兰西城市群虽然是甘青两省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城镇化率虽然高于各自省份,但由于产业承载不高,整体城市化水平受到影响。再加上西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基础设施等短板与制约,兰州、西宁两市辐射仅局限本省范围,导致中心城市首位度过高,中等城市缺位。因此,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对兰西城市群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矛盾总有主次之分,当前,兰西城市群还是要做大兰州、西宁“两核”。
  
  “两核”联合发力
 
  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并不是说兰西城市群一定要超过中东部城市群,而是要发挥出各自优势,以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使城市成为市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但面对城市的竞争,兰西城市群首要的问题是做强中心城市。2019年,兰州、西宁GDP分别为2837.36亿、1363.59亿,二者之和不及西安一半,而且国内很多地级、县级城市都远远超过这个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兰西城市群的特殊之处在于“弱弱联合”,兰州、西宁的崛起是促进西北区域低谷隆起的关键,是甘青两省发展经济隆起带的迫切需要。
  
  只有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能力,才能使人才、产业集聚,不会被外部“虹吸”。
  
  兰西城市群作为黄河上游首个跨省域城市群,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根据《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兰西城市群要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及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中国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平台。
  
  “我们将跳出‘一亩三分地’,协同唱好‘双城记’”,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说。
  
  
 
  中心城市牵头建立城市群合作机制已是主流。从空间上来说,兰西城市群“双核”是“两圈”成长的关键,西宁市副市长杨小民曾说,“兰州和西宁作为兰西城市群两个中心城市,有意成为‘极核城市’”。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大兰州”“大西宁”,才能解决兰西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的“低谷塌陷”,改变其“哑铃式结构”,因为要实现区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中心城市的崛起,而不是网上流传的“兰州崛起是兰西城市群发展的关键”。
  
  早在2002年,《兰州世纪新城规划》提出了“跨出峡谷、东进西出、组团集合、构建‘大兰州’城市格局”,但受地形地貌影响,兰州空间发展一直是问题。
  
  2018年,兰州第五版城市规划会议强调,兰州新的城市规划要紧扣“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发展,提出“一心两翼”城市发展战略;2020年,兰州提出“一心两翼”三城协同的全域空间总体格局和重要功能布局:把中心城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建设西北地区山水公园城市和45分钟城市,通过建设市域交通环线等交通体系优化,积极引导兰州从“单极”走向“一心两翼组合型城市”。
  
  这中间,兰州新区是兰州打造新的增长极的关键,因为兰州新区是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是甘肃乃至西北走向世界的出发站,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兰州新区只有形成多板块经济体系,实现与主城区联动,与高新区、经开区实施梯次有序开发,才能实现复合型中心城市的“大兰州”组团发展。
  
  
  兰州新区
  
  此外“兰州白银”融合也是实现兰州都市圈的主要内容。《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兰州—白银都市圈城镇格局基本形成。
  
  对于西宁来说,其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走出低水平的“发展陷阱”,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挥青藏高原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经济中心、资源加工中心等城市功能,构建大都市产业分工格局。
  
  同样,西宁为河谷型城市,发展空间受限,目前西宁“西扩、南活、北优、东延、中疏”,构建“一主两副、两翼并进、生态环抱、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在与兰州的差距中,“强西宁”应该是坚定不移的态度,提升产业支撑、要素集聚、金融服务功能,才能增强辐射力;毕竟省与省之间的较量,话语权更多来自于中心城市。
  
  根据《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宁—海东都市圈目的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实的情况是需要强有力的中心带动。根据青海省制定的“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实施方案”和“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省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大西宁”,打造城乡统筹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海东”。2020年青海《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西宁—海东都市圈生产力布局,打造支撑和引领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不管是“大兰州”还是“大西宁”,都需要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目前来说其经济体量还不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在这种形势下,还是需要两市错位发展,以园区为载体,承接和吸纳产业转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等新兴产业。
  
  面对当下经济格局,兰西城市群产业在“一带双圈多节点”格局下,正将承接产业转移、循环经济和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因为按照工业阶段化的划分,兰西城市群工业化水平正向中期迈进,这一阶段正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以兰西城市群现有的区域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
  
  2020年8月,兰州市委书记带队赴东部招商引资,承诺“让兰州新区成为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好婆家’”。兰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出,“聚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重振‘兰州制造’”。
  
  兰州常务副市长吕林邦曾表示,兰西城市群将携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联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和国家西北物流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毕竟,如果没有产业基础,城市的肌体就显得羸弱,人才集聚、城市一体化等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目前,发展新兴产业与文旅融合、承接产业转移显然是兰西城市群弯道超车的“三驾马车”。但在驱赶这“三驾马车”之前,必须构建交通这个先导产业,这是支撑区域性发展的首要任务。
  
  兰西城市群从2018年批复以来,交通不断完善,目前,连接兰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高铁、公路、机场等项目规划和建设进度都在加快。西宁至成都铁路在2020年已正式启动,而成兰铁路已鏖战8年。
  
  
 
  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升级改造、兰州至西宁城市群轨道交通项目也被提上日程。而兰州经西宁至青海湖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西宁至兰州的“第二通道”卓扎沟大桥正全面施工。
  
  西宁、兰州的航空枢纽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试验段项目、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均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公开报道显示,甘青两省正加强机场集团合作,推动两省机场连接线互联互通、支线机场互通互飞。将来兰西城市群将打造成为西北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旅客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
  
  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将分散的城市连成线、串成面,将直接促进了兰西城市群各城市的交流,助推各城市功能的整合与优化,尤其是对旅游经济促进具有重要意义,毕竟西北旅游是中国最配得上“大”字的地区,承载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雄伟壮丽的全部想象。极致的自然风光在西北这片土地上俯仰皆是。大自然以鬼斧神工的方式,形塑着大西北苍劲雄浑的地表形态。同时,兰西城市群县城相对比较多,串联沿线发展景观带是很不错的选择。
  
  
 
  春天有多远?
 
  尽管兰西城市群发展还有诸多困境与不足,但已经站到时代发展的风口,迎来发展春天。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未来,兰西城市群拥有足够的政策支撑。毕竟兰西城市群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具有沟通沿海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兰西城市群重点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同时提出“推进陆桥通道的功能性调整和结构性补缺,加快建设沟通川渝滇黔桂的综合性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强化兰州、西宁的综合枢纽功能”。
  
  兰西城市群的发展,从甘青两省到国家层面,都赋予了战略意义。轨道、高铁等基础设施、大型投资、产业引进、重磅政策等等,利好加持不断,包括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战略,使兰西城市群站在中国西部战略增长极的位置上,应该说,这一次兰西城市群是站在了新的历史级风口上。
  
  
 
  目前,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并且在西部建立与之相应的都市群,扩大内需应对新的挑战。同时,西部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济循环。
  
  也就是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时间上存在长期的重合,在战略上相互叠加,互相支撑。同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正在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处于“一带一路”黄金大通道上的兰西城市群,亦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兰西城市群是成渝城市群乃至长江经济带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对其发展与辐射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兰西城市群对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开辟兰州-西宁至尼泊尔、兰州-西宁至瓜达尔港等新通道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加强城市群之间的相互联系、紧密协作和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建设兰西城镇发展带,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整合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内资源形成发展集合的内在动力,还是需要市场意识与力量,而避免城市群的发展受制度化因素限制,这也将是对兰西城市群的长期考验。
 
(城端City 文 / 人猿泰山)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青共建兰西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 甘肃:八步沙的春天
  • 兰西城市群节点上两颗“明珠”联姻度“蜜月”民和县红古区合
  • 书写决战脱贫攻坚的春天答卷——甘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
  • 甘肃永登:草产业唤来的春天群众走出致富新门路
  • 献爱心,迎春耕,甘肃农民这个春天有点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