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见证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时间:2018-12-19 10:56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施秀萍 点击: 载入中...
    编者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当代中国,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本报推出4篇关于普通人物的记录式报道,旨在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路历程,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程生龙:“网”事如烟
 
    穿着朴素的工作服,骑着三轮电动车,每天风雨无阻,走乡串户。古浪县永丰滩乡的程生龙,今年56岁,是一名广电网络维护员,由于常年在外,脸色黝黑,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程”。
 
    一“网”情深
 
    “想拉宽带?找老程。”
 
    “找老程”,几乎成了永丰滩乡几千户农民的口头禅。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广电户户通工程、宽带乡村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先后进了农村,和城里人一样看有线电视、装无线WIFI。虽然,永丰滩乡有电信维护员,有广播电视维护员,有移动通讯维护员,可这里的老乡习惯了找广电的程生龙。比如:谁家宽带不通了、电视没信号了、户户通不通了,谁家想换高清机顶盒、谁家买了新电视机不会安装,“找老程”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办法。
 
    老程和乡亲们熟络,乡亲的事比自己的事还要紧,谁家一个电话,老程一溜烟就赶过去了。
 
    其实,老程赶路不容易。古浪县永丰滩乡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常年大风小风呼呼地刮着,还夹杂着细细的黄沙。可他天天沙里来、风里去,从未怠慢过。
 
    2015年春节前,古浪县一场大雪,永丰滩乡六墩村北岭沟组20户农民眼瞅着节前看上电视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程生龙得知后二话不说,开上电动三轮车,装上棉大衣、工具箱、机顶盒、电缆设备、备件等,默默地和两名同事去了六墩村。大部分活都在户外,常常手冻得拿不住工具,可他依然坚持每天在雪地里架线、安装,最终一户不落,实现了大家的梦想。
 
    大家喜欢找老程,因为老程朴实认真,不玩花架子。“他不是在农民家里,就是在去往农民家里的路上。”从2014年12月,程生龙负责永丰滩乡几千农户的广电服务开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起沙尘暴,就从未停止过,“党的政策好,老乡找我不是装电视机就是安网络,都是好事,耽搁不得!”
 
    永远的兵
 
    “我是老程,我是老程,您是谁?”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程生龙都保留着当兵时的习惯,把遵守纪律、服从安排放在首位。
 
    1984年,22岁的程生龙参军进入“红军师”;第二年即参加了自卫反击战。当时的老山和八里河东山是自卫反击战的主战场,从1985年10月到1987年7月,作为通信兵,程生龙和通讯营的战友们坚守在老山前线,在战火纷飞中翻山越岭、架线拉线保障战地通信畅通。战斗中,7名战友牺牲了。程生龙也经历了老山血战的洗礼,同13名年轻士兵一起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火线入党。
 
    到今年,老程就是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可对老程来说,是党员,就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是党员,在地方上就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为了做好工作,程生龙时刻不忘发扬党员的苦干精神。永丰滩乡东面的黄花滩乡有个白板滩村,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村里邢家窝铺组的22户人家一直看不到电视。2015年11月20日,程生龙又开上他的农用电动车,想着多个帮手能快点,又叫上妻子,冒着漫天风雪来到邢家窝铺组,在呼呼寒风中,拉线、架线、安装,为22户农户装上了有线光缆,全部开通了电视信号和宽带业务。
 
    农民兄弟
 
    永丰滩乡60多岁的王天寿是一名残疾人,孩子都去了外地,一个人守着一间小卖部生活。得益于程生龙的帮助,王天寿学会了自己开电视机看新闻,还和小孙子视频聊起了天,解了寂寞和相思之苦。
 
    “看电视是农村老人排遣孤独的唯一办法,但很多老人记不住怎样用遥控器。”程生龙理解这些老人,用心记住哪村哪户家里只剩老人,工作路过或得空总要去看看。
 
    每年秋季一过,农民就闲了。这时候,要求安装有线电视,或者把家里的户户通电视改为有线电视的人就陆续多了。因此,10月以后,程生龙经常忙得不着家;到了冬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程生龙的业务再次进入高峰期,维修电话一个接一个响,经常干完活就到了半夜。这还不算,一时顾不上了,他还常常拉上妻子和儿子做帮手,给他递工具、找备件,成了他的两名“义务兵”。
 
    广袤的河西走廊一望无际,程生龙维护的虽然只是个乡镇,但地域范围并不小。加之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出精准扶贫、信息化扶贫政策后,农村改革步伐加快,落后山村农民对于电视和网络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迫切希望通过电视了解党和政府的新政策和富民信息,通过互联网出售农产品。
 
    这样,程生龙更忙了,跑得更快了。妻子从“义务兵”转为“志愿兵”,担心他晚上回家天黑路远,就尽量天天陪他一块儿去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事如烟,随风而逝,岁月之犁在程生龙脸上划下的深深印痕,就像他因“网事”与全乡农民之间结下的情谊,愈加深厚。他也乐此不疲,深陷“网事”,继续奔走在永丰滩乡的小路上。
 
    邓育芳: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李欣瑶
 
    在兰州市繁华地段的亚欧商厦里,邓育芳每天都会到自己经营的童鞋柜台查看经营情况。
 
    大波浪卷发、修身连衣裙,很难看出来她已经60岁了。在家里,她是4个孙子孙女的奶奶,在这里她是说一不二的老板。
 
    从30多年前摆地摊的“个体户”,到现在“奶奶级”的老板,改革开放在邓育芳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心里只认一个理:带着孩子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打临工
 
    邓育芳的家乡在皋兰县西岔乡。在那里,贫瘠的土地养着并不富裕的农民,能够走出山沟沟去外面的世界,是邓育芳的梦想。
 
    1980年,22岁的邓育芳跟着姐姐来到红古区窑街镇,虽然这是个因煤矿而兴起的小镇子,但对于邓育芳来说,已经是山外面的大世界了。
 
    姐姐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当护士,没有技术的邓育芳就在医院干起了打扫卫生的活。
 
    这个活在城里人看来又脏又累,但邓育芳却不嫌弃。她人勤快、干活认真,把医院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最让她高兴的是,自己能够像其他上班的人一样,每月领到20元的工资。
 
    这个农村姑娘不仅活干得好,而且人也热情、胆大,医院的热心人看在了眼里,把她介绍给了同在窑街的一名水泥厂工人。
 
    嫁给了“正式工”,住进了水泥厂的工人大院,邓育芳彻底走出了山沟沟。
 
    结婚后,她依然在医院里干“临时工”。随着三个儿女相继出生,她和丈夫的工资有点紧紧巴巴的,给孩子买奶粉都要思虑很久。邓育芳说:“我当时就想着,自己的娃娃能和窑街镇的娃娃一样,吃得好、穿得好,那就好了。”
 
    当时的窑街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有一批头脑灵活的人开始“试水”做点小生意,邓育芳有了“干点什么”的想法。
 
    恰好当时丈夫的同事手里有一批处理的电钨丝,问邓育芳愿不愿意拿去卖,邓育芳想来想去,接下了这批处理货。
 
    邓育芳的丈夫在水泥厂负责检修机械,电工活也干得顺手。晚上,丈夫把钨丝盘在毯子上,接好开关,邓育芳用缝纫机套上罩布缝好,一张自制的电热毯就做好了。白天,邓育芳把一大袋电热毯捎在自行车上,每天骑车几十里走街串巷,没想到这批自制电热毯很受欢迎。
 
    摆地摊
 
    有了第一桶金,邓育芳就有了做生意的想法。她大胆辞去医院的工作,在窑街镇的市场摆起了小摊。
 
    那时,窑街镇商业并不发达,人们能买到的服装不仅少,样式也不好看。邓育芳瞅准了商机,坐着班车到兰州的东部市场进货,进的都是女人、孩子的衣服和鞋袜这些受欢迎的商品。
 
    每天天不亮,邓育芳就起床收拾,8点不到就出摊了。架好钢丝床,鞋袜摆在上面,衣服一件一件地挂起来,一天的生意就开始了。
 
    别看她是个农村姑娘,但眼光很好,总是能进到兰州最流行的款式,她卖的服装在窑街都很时尚。
 
    露天摆摊,免不了风吹雨淋。冬天是最难熬的时候,她的摊子连火炉都没有,有时候实在冷得受不了,邓育芳就在摊旁跺着脚跑来跑去,才能让自己暖和一些。
 
    邓育芳至今还记得,小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出摊挣钱,她把儿子放在床上,用被子堵在里面,自己赶出去摆摊。到中午,才能回来一会给孩子喂点奶,然后再去卖货。
 
    做生意虽然辛苦,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但是一想到能让家里的生活宽裕些,邓育芳觉得很值。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孩子们的奶粉、零食、新衣服自然多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学和班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这个农村姑娘心里透着高兴。
 
    当老板
 
    1993年,邓育芳丈夫的工作调到了兰州,她的生意也随之“迁移”到了兰州。
 
    有了在窑街的经验积累,邓育芳胆子更大了。当时的兰州,已经有一批商场兴起,“进商场卖货”成了她的新目标。
 
    最初,她在兰州市南关什字的一家小商场租下了柜台,干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卖女装、童装。没有了露天摆摊的风吹日晒,生意做得更加舒心,邓育芳穿上了自家卖的时髦服装,变成了真正的“城里人”。
 
    几年下来,邓育芳的生意越做越大,摆摊的商场档次越来越高,她一个人已经顾不过来了,便雇了几个服务员一起卖货。
 
    1998年,邓育芳来到了当时兰州最高档的亚欧商厦,代理了品牌童鞋、运动鞋,告别了自己摆摊的日子,当起了老板。
 
    做生意的商场越高档,邓育芳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最初到兰州,她买下了兰州市周边一处平房小院。几年后,又举家搬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楼房里。房子不大,三个子女住起来还是有些拥挤,但是邓育芳却十分满足。
 
    别看邓育芳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每一个孩子考试、升学,家里都为孩子提供最大的支持。这多少年来,最让她欣慰的不是自己生意做得有多好,而是孩子们都非常优秀。
 
    “我摆摊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有两个还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提到孩子,邓育芳言语中透着骄傲。
 
    如今,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邓育芳也变成了“奶奶级”的老板。为了孩子们来家里住得宽敞,最近邓育芳又换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大房子。
 
    平时,她闲了在家带带孙子,抽空去商场柜台看看自家的生意。平淡的日子,在她的精心操持下,越过越好了。
 
    常天平:与泥为伴
 
    本报记者 李满福
 
    自古以来,临夏是一个出匠人的地方。
 
    新落成的“茶马古市”步行街,游人如织。这条古典建筑特色鲜明的大街上,汇聚了当地十大民间艺人,泥塑匠人常天平是其中之一。
 
    “刚刚送走了一拨从积石山老家来的孩子,他们是在老师带领下专门来体验‘玩泥巴’的。”常天平说,这个季节人没少过,几乎每天都有游客、生意伙伴,还有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来到馆里,有时都忙不过来。
 
    今年52岁的常天平,家在积石山县胡林家乡大庄村,目前是临夏州泥塑艺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985年拜师学艺,到1998年进城闯天下,再到后来的非遗传承人,这一路,他始终与泥为伴,以艺谋生。
 
    学艺
 
    “记得小时候在家对面的山坡上放羊,特别是雨过天晴后,我和庄子上的玩伴们用洪水冲下来的淤泥捏成狗、马、羊和碗、缸、小轮车等,每次我捏得最认真,也最像。”这是常天平关于捏泥巴最初的记忆。
 
    其实,常天平最早接触的不是泥塑而是木工。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在走村串户给人做木工活时,经常带上心灵手巧的常天平“搭下手”。父亲也看出了儿子的天赋,想让他把木匠手艺传下来。父亲经常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希望儿子能学一门手艺,一则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一则给自己以后找个稳定“饭碗”。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河州大地,为来自农村的一批有志青年提供了创业的大好机遇。借这股春风,初中毕业后的常天平,开启了人生重要的创业征程。背上行囊的他到邻近的安集乡,拜当地民间艺人戚家武为师,真正开始和泥巴打交道。
 
    “这期间跟师父学了不少东西,重要的是接受了民间文化的熏陶。”常天平说,从油漆、彩绘到捏泥活,扎扎实实干了十多年。
 
    进城
 
    多年来的东奔西走和披星戴月,让常天平的泥塑手艺越来越精湛,他捏的脊兽、小狮子、盘龙柱等,成为建筑市场的抢手货。山沟沟里,常天平成了村里让人仰慕的手艺人。但,偏远的家乡只是常天平生活中的一个驿站。思想斗争了好几次,他决定到城市发展业务。
 
    之所以下定决心走出大山,有几件小事刺激了他。有一次,为及时返回工地,他在秋雨中走了13公里山路,还没到积石山县城时,他的鞋帮子因红泥路滑被扯断了,最后用路边的冰草拧成草绳,胡乱捆住鞋子勉强走到县城。还有一次,外地有个重要业务,给他写了封信。原本是信送到乡上学校后,由村子里的学生带来,但恰好放暑假,40天后才收到信。“当然,最终这笔业务也黄了。”
 
    常天平心想,现在国家提供了这么好的创业环境,如果自己不主动作为,说不过去。当然,在城市里,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要比农村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998年,常天平东凑西借了5万元,在临夏市买了一座小独院,把母亲接来,开启了新的城市生活。他的泥塑艺术生涯,也在这里得以升华。
 
    出道
 
    “来到临夏后,感觉自己的艺术天地一片宽阔,但要想真正在城市立足,手艺活要硬。”常天平一边接泥塑活,一边充实专业知识。他通过参加成人考试,在兰州教育学院接受了两年美术专业理论教育,他多次自费到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参观学习临摹泥彩塑,其间还接受过雕塑艺术家何鄂大师的悉心指导。
 
    “我一个农民,能有这样的经历,已经很知足了。”常天平说。
 
    而今,虽来到城市发展,但他的创作素材没有离开家乡,没有离开这个时代。“我的1700余尊泥塑作品,都是过去、现在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从小生活在农村,放羊牧牛、割草打场、赶集浪山、庙会听戏、牵着毛驴送公粮、赶着牛车磨面榨油等生活场景,常天平都把它“捏”到泥里,成为一件件精美艺术品,也成为一个个美好记忆。作为这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常天平除了保留传统创作题材的作品外,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创产品的研发上。
 
    这些年来,国家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尤为重视,一些发端于乡野田畴的非遗项目和它们的传承人,有了更多的展示舞台。“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常天平话前话后,感恩良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推进,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非遗项目的泥塑艺术,也迎来新的春天。据常天平介绍,临夏州为扶持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在新落成的“茶马古市”上给当地非遗及传统文化项目免费提供了展示阵地,其中为他的泥塑艺术馆提供了三层共470平方米的展位。在这个新阵地,常天平更忙了,在泥塑传习所讲座,为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博展会挑选艺术品……
 
    “回过头来看,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走出大山,走上幸福生活的大道。”常天平说。
 
    庞宁:豁达人生
 
    本报记者 宜秀萍
 
    庞宁今年40岁,与改革开放同龄。她40年的人生也如同改革开放一样,一路前行,渐行渐好。
 
    到兰州
 
    庞宁自幼在陕西生活,七八岁时作为随军家属,跟着父亲来到嘉峪关。
 
    “那时的嘉峪关很荒凉,人很少,印象中只有望不到头的戈壁滩。”庞宁回忆。
 
    在嘉峪关,庞宁度过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专的学生时代。1998年,大专毕业后,时年20岁的庞宁来到兰州,分到兰州市城建局下属的一家企业上班。
 
    “我父亲那会儿已经转业到兰州工作了,刚工作没房子,我就跟父母一起住。”庞宁说,父亲住的宁安小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雁滩乡,她刚来兰州时,雁滩也是一片荒凉,小区北边全是农田,人烟稀少。
 
    如今,不过20年光景,雁滩乡已是高楼林立,各式各样的住宅区星罗棋布,曾经鹤立鸡群的宁安小区已然难觅踪影。
 
    刚来兰州的前十年,庞宁工作生活可谓顺风顺水,一毕业就分配了工作,工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工作也没什么压力。庞宁很快结婚生子,日子过得按部就班,谈不上富足,但衣食无忧,按照父辈的人生轨迹,工作到一定年龄,还会分到福利房。
 
    再就业
 
    “我在兰州这20年,变化蛮大的,企业破产,我也下岗了”,庞宁感慨地说,“起初也觉得挺冤的,没招谁惹谁,好端端的工作说没就没了。”
 
    庞宁坦言,都说好人有好报,自己坚持无偿献血,平时也乐于助人,怎么就遇上了下岗的事呢。
 
    短暂的委屈迷茫过后,生性乐观豁达的庞宁很快收拾好心情,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30岁再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单位工作的那些年,庞宁一直在办公室做文员,与自己上学时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
 
    找工作的过程中,庞宁发现,自己坐办公室多年,已经没了专业,很少有公司愿意招接打电话、跑腿打杂的人员,有招的,也只要年轻漂亮的女孩。
 
    年龄不占优势,专业又不突出,庞宁再就业的路起初并不顺畅。
 
    小公司给的钱少,要求还多,很少有像以前单位那样的,能按时上下班,有正常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
 
    大企业虽然待遇有保障,但门槛高,庞宁的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往往达不到要求。
 
    那两年,庞宁先后换了几份工作,也曾试着跟朋友合伙做点小生意,但因不谙此道,没能坚持下去。
 
    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庞宁对自己、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怨天尤人改变不了什么,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改变自己,提高能力,适应变革,这才是正道。就这样,庞宁不断调整心态,认真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提高自己。
 
    庞宁虽然没有年轻女孩靓丽的外表,但端庄秀丽,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经过几份工作的历练,更加沉稳从容。
 
    2012年,庞宁去一家大型酒店应聘,她的谈吐和工作经历赢得招聘主管的青睐,被录用为这家酒店的办公室文员。
 
    这份工作对庞宁来说是做回了老本行,她干得如鱼得水,没过多久,就升职为管理人员。
 
    好日子
 
    生活中为人低调谦和的庞宁其实是个“名人”,2018年,省血液中心命名表彰的首批“献血名人”中就有庞宁,她还被列为省血液中心推荐的无偿献血典型人物。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并施行,我国全面施行无偿献血制度。那一年,庞宁初到兰州,看见停靠在兰州东方红广场的无偿献血车,出于好奇,她跑去填表登记,体检合格后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
 
    此后的20年间,庞宁累计献血逾百次,作为省血液中心固定机采血小板队伍中的一员,只要临床急需,她就随叫随到。
 
    “现在的单位没什么人知道我常年献血,我也不会主动去说。”在庞宁眼里,无偿献血原本就不是为了出名,更无意因此成为名人。无偿献血带给庞宁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也让她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1年,没赶上福利分房的庞宁,跟爱人奋斗多年,在城关区购置了一套商品房,面积不是很大,但温馨舒适,足够一家三口居住。庞宁的女儿今年15岁了,聪明懂事,现在兰州市一家重点中学读高一。对当下的生活,庞宁满足且珍惜。
 
    “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对未来,庞宁更有信心。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官宣 |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甘肃通途之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