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甘谷探索

时间:2018-10-13 21:29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白德斌 点击: 载入中...
三年决战奔小康
 
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甘谷探索
 
    
    今年,在广州打工整整20年的张美菊,回家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决定不再离开。因为她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和广州近乎一样的工作——在制衣车间缝制衣服。
 
    每天上午在车间上班,中午早早地回家给孩子做饭——这样的生活,对于张美菊来说曾经是一个梦想。
 
    梦想的实现,缘于“扶贫车间”的探索与建立。
 
    今年,甘谷县立足劳务输出大县的实际,在有基础的乡镇和村引导建立“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随着5月14日全省首个“扶贫车间”在甘谷县揭牌,甘谷县已陆续建成运营“扶贫车间”45家,带动群众就业2778人,其中贫困人口1142人。
 
    “我们把‘扶贫车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通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甘谷县县委书记申君明说。
 
    全省首个“扶贫车间”的背后
 
    在缝纫机急促的转动声中,罗艳霞正在缝制衣服。
 
    从农民到工人,从靠天吃饭到拿计件工资,从一个月800元到2500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罗艳霞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里的“扶贫车间”。罗艳霞所在的大庄村距离甘谷县城有近1个小时车程,自然条件差,缺乏增收的门路。这些年为了脱贫,大庄村做了许多尝试:种植中药材,规模上不去,带动力不强;发展养殖,既缺技术,又高风险,还距离市场太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大庄村的情况,在甘谷县其他村也存在。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甘谷县共有贫困村195个,贫困人口16.62万人,贫困发生率29.5%。
 
    在种植养殖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很多群众被迫外出打工,劳务经济成了甘谷县农民收入的传统支撑。
 
    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不仅不能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还会带来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很多社会矛盾。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年初,甘谷县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实际,巧妙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决定在村里探索建设“扶贫车间”,将工厂嵌入乡村,将农民通过培训变成技术工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挖掘农村人口红利,倒逼资本向农村流动。
 
    “扶贫车间”如何建?经过多次调研讨论,甘谷县决定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贫困村,由乡村两级负责提供场地,由企业投入设备,提供原材料,派出专业指导教师,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上岗,市场由企业负责。
 
    为了能够科学指导、有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甘谷县制定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在资金、厂房、订单、人才等重点方面,送出了实惠的“大礼包”。设立“扶贫车间”专项担保基金,撬动县内金融机构落实贷款额度10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务工群众带薪培训,既降低了企业负担,也让群众在岗前培训期间有收入。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协调建设用地企业自建、改造利用现有闲置房屋等“三管齐下”的办法,为企业提供生产车间。同时,选聘部分优秀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到“扶贫车间”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县财政给予相应工资补贴。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返乡创业者张维林在大庄村建起全县第一个、也是全省首个“扶贫车间”。
 
    长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历练,张维林头脑灵活。他的“扶贫车间”不只有固定上班时间的制衣工作,还有不用上班的编织工作。他把一个汽车坐垫的编织工作分成七步,由不同的女工分别完成,他把这个模式称为“共享扶贫”。女工们在家就能编织,有时间多编,没时间少编,时间可以灵活掌握,不耽误照顾家庭。
 
    以工业化的方式推动精准脱贫,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山区创办“扶贫车间”,既节约企业投资成本,又给贫困群众提供了就地就业的机会,解决了贫困群众养家与务工不能兼顾的问题。
 
    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的探索,为解决稳定脱贫提供了新思路。
 
    “扶贫车间”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平淡且拮据。
 
    曾几何时,甘谷县六峰镇新庄村的人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半辈子。
 
    从小就想当一名工人的金莲,今年已经42岁,在日复一日的农活里,她早已淡忘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今年6月的一天,六峰镇建起的“扶贫车间”,带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六峰镇“扶贫车间”是在原乡镇企业的场地上新建起来的,土地先期免费试用,政府负责配套基础设施,企业投资设备,负责技术培训和市场销售。
 
    “我们从建设到投产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按照政府要求,每一个贫困户吸纳一名群众到车间上班。”张维林说。
 
    今年7月8日投入运行以来,六峰镇“扶贫车间”一共安置就业1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人。
 
    听闻镇里要建“扶贫车间”,金莲第一个赶来报名。
 
    “我现在还是带薪培训阶段,一个月能挣1800元左右,如果熟练的话2500到3000应该没问题。”缝纫机前的金莲特别认真,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成为一名工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工作拿工资,第一次不再为生活而担心。
 
    在六峰镇“扶贫车间”上班之后,金莲的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收入变为了工资性收入+种植业收入。“我一个月挣2000元左右,加上种的几亩玉米,今年年底脱贫肯定没问题。”金莲心中有着一本脱贫账。
 
    短短几个月,甘谷县迅速建成了近50个“扶贫车间”。围绕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已探索推广出“厂房式”“居家式”“跟进式”三类扶贫模式。“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天天陪伴孩子和家人。”甘谷县安远镇西城村的王芳春说,现在就算工资再高她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
 
    “扶贫车间”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使留守儿童有了父母,空巢老人有了依靠,留守妇女有了工作,减少了农村闲散人员,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能为建而建,“扶贫车间”要真的管用
 
    在甘谷,“扶贫车间”已经遍地开花,为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入,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然而,“扶贫车间”也面临种种考验。
 
    “扶贫车间是脱贫的‘支点’,千万不能为建而建,不能建起来用一段时间就闲置了。要让进驻或者承包扶贫车间的企业立得住、安得下,能够为贫困户带来持续长久的收入。”甘谷县委书记申君明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扶持扶贫车间发展的过程中,甘谷县把吸纳多少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扶贫车间认定的硬性标准,把贫困人口在务工人员中的占比不得低于30%作为奖补的依据,实现精准认定、精准帮扶。
 
    “我们的扶贫车间里精准扶贫户占到一半以上,每人月平均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在甘谷县创办麻鞋生产“扶贫车间”的张宏刚说。
 
    大学毕业后,张宏刚就和妻子回到家乡,从事当地传统手工麻鞋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有了“扶贫车间”优惠政策后,张宏刚根据市场需求,一口气创办了6家“扶贫车间”,吸纳精准扶贫户200多户。
 
    选准适合贫困群众就业的产业也十分重要。为此,甘谷县在选择“扶贫车间”产业时,以需求量不大、劳动密集、配套要求不高的产品为主,特别是手工艺品、技术要求不高的加工产品,更适合就近、就地的家庭化生产。
 
    在张维林的“扶贫车间”里,基本以服装加工、地毯编织、拖鞋等生活用品加工为主。“我们选择产品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农村妇女容易掌握、快速上手的,这样就能保证生产效率,同时所有产品全部实行订单式生产,保证车间的生产效益,从而保证群众的收入。”张维林说。
 
    若想让更多的人通过“扶贫车间”持续受益,就必然要让“扶贫车间”之路走得更稳、更远、更好。在张维林看来,加强品牌建设是“扶贫车间”重要的发展方向。
 
    “‘扶贫车间’多为来料加工、来单加工,缺乏完整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强,今后要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张维林说。
 
    这与甘谷县委县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
 
    近一年来,甘谷县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通过“扶贫车间”把贫困人口嵌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使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走上稳定脱贫之路。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甘肃开行多趟“点对点”专列助力学生返校复学
  • “熊脸识别”助力建设野生大熊猫影像资料库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推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 永登:三支先锋队有效转身助力环境整治行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