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40多名海归人员深入甘肃渭源等贫困地区助脱贫

时间:2018-10-10 17:1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兰州10月10日电(记者王朋)盖婧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科普书籍,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小小的月牙儿,嘴角微微翘起,像是月牙儿在水中的倒影。
 
 
    兰渭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正在用海归捐赠的画具绘画。新华社记者王朋 摄
 
    “这是今年8月份在甘肃省渭源县兰渭希望小学捐赠科普书籍时拍摄的,这张欣喜的脸庞刻在了我的心里,永远也忘不了。”盖婧说,良好的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方式,她从孩子们月牙儿般的眼睛里看到了对知识和新事物的渴望,更坚定了她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出一份薄力的决心。
 
 
    海归人员盖婧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新华社记者王朋 摄
 
    盖婧来自山东省青岛市,曾在美国留学,现在是一家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负责人。近日,盖婧第三次来到甘肃渭源,捐赠20万元成立了教育基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环境。
 
    与盖婧一起来到渭源县的还有来自教育、农业、科技和医疗等多个领域的40多名海归人员,他们与当地政府签订产业、教育等帮扶协议,并捐赠教学设备、医疗设施,提供技能培训,为这里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渭源县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甘肃23个省级贫困县之一。渭源县委书记吉秀说,这些海归人员涉足领域广,是行业里的精英,他们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
 
    记者从渭源县人民政府了解到,今年5月以来,这些海归人员先后7次赴渭源考察,发现产业发展薄弱是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他们考察后确定北寨镇为帮扶乡镇,并签订产业、教育等帮扶协议26个,建成盐滩村扶贫车间、马莲村光伏农场等产业项目,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盐滩村村民在手工编织扶贫车间编织草帽。新华社记者王朋 摄
 
    “8月份来的时候,盐滩村只有一个马铃薯切片扶贫车间,这次来发现,手工编织和食用菌菌棒生产扶贫车间已建成运营,原先的土路泥路上也建起了水泥路。”曾留学俄罗斯,现在是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的陈海嬿说,海归人员投入的资金和理念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发展面貌,这些可喜的变化也鼓舞着她们更好地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服务。
 
    渭源县北寨镇党委书记张海波说,从第一笔捐赠到各个项目的落地,海归人员投入的资金还在逐步增大。渭源县政府介绍,此次40多名海归人员再次走进渭源县,在产业、医疗等方面与当地政府对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捐赠物资设备价值239.8万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员不断参与贵州、甘肃、宁夏等西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他们将扶贫方向聚焦到产业帮扶、健康医疗帮扶、教育帮扶、就业帮扶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西部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