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凉的绿色答卷——平凉市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时间:2018-10-08 22:0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朱宇鲲 朱雅琴 点击: 载入中...
    置身平凉大地,无论是在城区街道,还是在林间乡野,绿色满目。
 
    全市森林面积达到549.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42%,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平方米,完成义务植树7160多万株……5年来,平凉市追梦生态文明,誓留绿水青山,闯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发展之路,生态带动经济发展效应明显。
 
    生态+环保 守护碧水青山
 
    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受良好的环境,是平凉百姓的心愿。这两年,“平凉蓝”这一新词频繁出现在游客和平凉市民的朋友圈。
 
    空气质量稳定向好,得益于有效治理。平凉市以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和涉气企业污染治理为重点,对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涉气工业企业烟粉尘污染进行治理;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分散燃煤小锅炉清洁化改造工程,拆除燃煤锅炉302台,每年可以减少烟尘排放量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85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3万吨。
 
    3月的黄土高原上,温暖还未到来,风中裹挟着寒意。每天早晨,69岁的庄浪县朱店镇新王村村民王安安和参加义务植树的村民们准时集合,乘坐大巴车前往18公里以外的朱店镇南部面山的造林点植树。到了中午,村民们拿出从家带来的白饼和水,啃下一口饼,再喝一大口水,匆忙吃完午饭,在植树现场稍做休息,就又忙活着挖树坑、栽树苗、填土、浇水、覆膜。晚上收工,村民们乘车返回村里时,已是满天繁星。
 
    王安安在新王村出生、长大,打记事起,他就跟在大人身后挖坑、种树,雷打不动地坚持了几十年。“别看我年纪大,我一天最少能种20棵树”,年过花甲的王安安告诉记者,“种树是个良心活,坑要挖深,树才能活,偷不得懒。”
 
    平凉素来就有植树的传统,每到春天和秋天,在山梁上、沟峁间,随处可见干部群众、男女老少挥动铁锹和锄头,挖树坑、栽树苗的忙碌身影。
 
    王安安今春种树的这片山坡,是庄浪县朱店镇在南部面山营建的6000亩生态林。今年春天,朱店镇在全镇21个村跨村调劳,组织村民义务种树,共发动村民义务投劳6万多人次,每天有4000多人同时参与集中栽种。
 
    在平凉,像王安安这样积极参与义务种树的群众随处可见。上世纪90年代,灵台县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潮,乔文海在灵台县林业局工作的28年间,每年有200多天跑在造林点上,一年穿破四五双鞋。他说:“绿色,让人看着就舒服。看到光秃的山头布满绿色,感到由衷的自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栽下的树木都已郁郁葱葱,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领导带头、全市动员,平凉干部群众如火如荼地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中,每年春、秋两季完成义务植树650万株以上,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10处8.2万亩,建成了崆峒上李北部面山、庄浪二郎山、崇信西坪山、华亭山马河面山等万亩以上绿化工程7处9.76万亩。
 
    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2016年,平凉市制定了造林绿化5年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造林绿化260万亩,近3年来,每年造林绿化面积都达到50万亩以上。
 
    站在山梁上,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荒坡”上种下的一棵棵油松、香花槐、山毛桃绿意盎然,一个绿色的平凉正在茁壮成长。
 
    生态+扶贫 分享绿色福利
 
    山绿了,水清了,但不能让群众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如何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为此,平凉市在“绿”底色上做“增收”的大文章,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群众分享生态变化带来的绿色福利。
 
    平凉是国家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发挥这一天然区位优势,平凉市让经济林和生态林同步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实施苹果适宜区全覆盖战略,每年新植补植果树经济林20万亩以上,积极培育林果产业,兴果富民的同时,又守护了绿水青山。
 
    静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我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干旱少雨,十年九旱。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静宁县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传承当地种果树的习惯,开始扩大苹果种植的范围和面积,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
 
    经过持之以恒的栽植,静宁完成退耕还苹果经济林29万亩,带动果园规模由1999年的18万亩,发展到了100万亩,人均2.34亩。种植果树经济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果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7年,静宁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9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苹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村民王建华在2011年之前种小麦、玉米和土豆,辛苦劳作一年,勉强只够一家4口人的口粮,农闲时在县城做木工活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他把自家8亩地全部种上了苹果,其中已有5亩开始挂果,去年种苹果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尝到甜头后,王建华又承包了5亩地,种上了苹果树。
 
    2017年,平凉市果品总产量达到182万吨,产值7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817元,果品出口创汇3290万美元,平凉金果连续12年产地收购价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贮运服一体化的现代果业经营格局。
 
    林果产业的发展,让荒山增绿,农民增收,庄浪、静宁两个果业大县,初步实现了生态脆弱县向生态强县、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国家贫困县向富裕县的转变。
 
    生态+旅游 实现绿色发展
 
    去年10月,平凉市被国家环保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是全国获此殊荣的11个地级市州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获得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市州。
 
    山绿了、天蓝了、空气清新了,游客也随之越来越多。良好的生态为平凉发展生态旅游打下了基础。
 
    平凉市打造了以崆峒山—大云寺为核心,古灵台、龙泉寺、莲花台、云崖寺、成纪古城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平凉共接待游客959.1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到了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6%和5.4%。
 
    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是泾汭河面山特困片带贫困村,也是2017年省列“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利用凤凰村生态优势,引导65户农户将300亩土地入股,其中包括19户贫困户入股87.9亩,贫困户既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获得收益,又可以通过参与景区保洁管理、餐饮经营增加收入。同时,成立锦绣凤凰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吸收本村群众参与,由合作社统一培训,群众分户加工,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群众参与分红,帮助群众致富增收。
 
    48岁的晁福奎是凤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锦绣凤凰旅游景区建设时,他把自家的土地入股,去年8月景区开业后,他开始在家门口的景区做保安人员。晁福奎说:“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照顾到家中的老人,又能赚钱,这种好事以前说啥都没想过。”
 
    在崆峒区大寨乡桂花村,村民王存亮没有想到,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村子竟然变成了旅游景点,自从大寨乡内的河谷及两侧山脉之间的海寨沟景区开始开发建设后,王存亮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
 
    海寨沟景区是平凉市崆峒区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项目,它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山形地貌、水域景观、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结合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构建以“山水林田湖”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自今年5月海寨沟开门迎客以来,海寨沟景区每天平均接待游客1000人次左右,这里优质的生态资源正在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夏末秋初,平凉城树木枝叶繁茂,远山绿荫遍野,苹果园里飘出甜蜜的果香,这里的每座山川、每条街巷、每个人正分享着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记者朱宇鲲 朱雅琴)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脱贫路上“领头羊”——平凉市以党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 种下苹果树 结出“致富果”——平凉市发展苹果产业助农增收侧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70年平凉市GDP增长了700多倍
  • 2019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甘肃省平凉市开幕
  • 潮起正是扬帆时——平凉市发展壮大非公经济综述
  • 身残志不残 平凉市崆峒区74岁王桂林用52年守护村民健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