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马鬃山气象站:在“生命禁区”为祖国和世界“观云测雨”

时间:2018-09-12 01:5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王占东 点击: 载入中...

 
  9月7日中午,位于甘肃省最北端中蒙交界的马鬃山,北风呼啸。
 
  大风吹进路边山坡嶙峋的石缝内,发出尖利的吼叫,欲将彼此紧扣的黑色石片连根拔起,带走镶嵌他们的最后一坯沙土。
 
  14时,29岁的兰州女孩成静坐在肃北县马鬃山气象站的电脑前,窗外所有的天气要素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屏幕上,她盯着气压、气温、湿度、风、能见度等气象数据,镇定地按下了鼠标,之后对记者说:“14时的观测数据已经发送给了位于兰州的甘肃省气象局。”
 


 
  成静在传送气象数据信息
 
  她指尖轻点的这一动作,让站在旁边53岁的工程师、老综合观测员杨卫民充满了感慨:“我到马鬃山气象站18年了,18年前的工作条件到今天真是翻天覆地。那时所有气象数据都要人工观测,风越大越要往外跑,15分钟内采集完20多项数据,再回来手工编报,然后用手摇电台滴滴答答地向兰州发报,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
 
  “一小时一报,要有一项资料缺报,就永远错过了,那是气象观测业务的重大事故!”杨卫民说,“这事故大到啥地步?不仅影响预报,更影响着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这一地气象资料的交换。”
 
  然而,这么重要的气象站,却位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检测中心列为的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里。
 
  马鬃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属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的一部分,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黑色戈壁滩。自古以来,马鬃山以凶险艰苦著称,让古人望而胆怯,勒足不敢前行。
 
  自1957年建立气象站以来,先后有300多名中国“气象人”在这“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 的“生命禁区”里顽强拼搏。从用驴驮水,用骆驼驮粮,用煤油灯照明,用手摇台电发报的筚路蓝缕中走来,以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奉献,为祖国和世界气象观测事业交出一份份及时准确的“测天”答卷。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鬃山气象站快速走向现代化,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挺立在“生命禁区”的气象观测高地,受到中国和世界气象界的赞扬,两次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马鬃山气象站的世界价值   
 
  今日马鬃山气象站观测场一角
 
  “马鬃山气象站是甘肃唯一的边防气象站,影响我国的西伯利亚冷空气首先是从这里进来的,这一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下游天气预报制作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马鬃山气象站站长张春江介绍,“这里又是附近方圆数百公里区域内唯一的气象站,是国际气象观测网格中在附近区域内的唯一观测点,它监测的资料是中国和世界气象组织观测和研究全球气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入马鬃山的道路和路边的黑色山脉。
 
  杨卫民介绍,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要求,各成员国每天会于早晚八点分别在日本东京、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气象资料交换站进行各自所需的气象资料交换。而马鬃山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气象观测资料交换的重要观测点。
 
  酒泉市气象局一名专家介绍,气象无国界,研究全球气候需要全球气候观测网格的数据,这个网格越密集,对气象专家研究全球气候的科学性、准确些、前瞻性的帮助越大,而马鬃山气象站是附近较大区域内唯一的气象站,它的重要性有着世界意义。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气象站始建于1957年12月1日,其前身为野马街气象站,离现址相距35公里,1961年地址名称改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野马街戈壁滩。由于生活、交通、医疗等各方面条件困难,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于1982年1月1日迁至现址,位于马鬃山镇东面,为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之一。2012年初,由国家基本气象站升级为国家基准气候站。马鬃山气象站主要开展测报业务,现基本业务有地面测报、高空测报、酸雨观测、闪电定位观测。
 
骆驼背粮驴驮水人提油灯防着狼,向“生命禁区”进发     
 
  2017年底通车的桥湾至马鬃山的现代化公路。
 
  9月7日7时30分,记者从酒泉市区乘车向马鬃山气象站前进。
 
  临行前,酒泉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一再告诉记者:“马鬃山很远,在酒泉市区偏北350公里的地方,必须尽早出发才有可能当天返回。”
 
  车辆沿着G30高速经嘉峪关、玉门、瓜州深入戈壁腹地。当汽车至瓜州桥湾下连霍高速向北行驶,随行中有人惊问:“窗外的戈壁为什么是黑的?”酒泉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带的地貌景观人称“黑戈壁”,大概与山体的矿物质成分有关。
 
  正在交谈中,我们的车子猛地左右摇摆了一下。司机发出了一声“哎呦!”把车上的人吓了一跳。只听司机说:“这里的风太大了,横风把汽车吹得要飘了起来!”
 
  我们第一次见识了马鬃山区域风的威力。
 
  车子毫不畏惧风给的“下马威”,向前奔驰。
 
  虽然平坦的戈壁和连绵耸立的山脉呈现深黑色,但在戈壁长天和白云低绕的亲抚下,却给人一种少见的雄浑之感。尤其连接桥湾至马鬃山的现代化公路,仿佛是一条蜿蜒伸展在戈壁与山脉间的飘带,为苍茫大地平添一份动感之美。
 
  伴随汽车轮飞大地,远方新一处的山脉进入视野,一字排开的低缓山体,以磅礴之势向东西两侧耸立伸展,并以狂飙突进之力奔向蓝天深处。
 
  水因时而变,山因势而变。
 
  那起伏峥嵘的山脉,仿佛一匹奔腾的骏马飘逸起颈上的“马鬃”,给人一种风卷马鬃如画的力量之美。伴随汽车行进,那飘动的“马鬃”变成了无数小山头。
 
  前方就是马鬃山镇。
 
  打开手机,时间是中午12时30分。从酒泉市区到马鬃山镇,汽车用了5个小时。
 
  一名酒泉市气象局专家说:“这多亏了2017年底国家修建了桥湾至马鬃山的现代化公路,在此之前,这一段还是砂土路,从马鬃山到酒泉乘车需要一天。”
 
  而在64岁的马鬃山气象站老一代气象工作者吴建军看来,这一道路的修建和贯通将他们那时来往酒泉与马鬃山的速度提高了30倍。他说,20世纪70年代,来回一趟马鬃山与酒泉需要半个月。
 
  一条路,也让吴建军回忆起了当年的艰苦岁月,回忆起马鬃山气象站向“生命禁区”进发的一个又一个让人无限慨叹的片段。
 
  “我是1971年到马鬃山气象站的。”吴建军说,“那时哪有柏油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但好在我们进来时已经有了汽车,下了车是一个高地,我从高地下来,发现山坡上有骆驼就骑着骆驼进了站。”
 
  “但是,这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条件已经好了不少。”吴建军说,“听我们的前辈讲,当年第一批观测员是从距离300多公里外的玉门出发,骑着骆驼,顶着风沙,在大漠戈壁里走了一周才到达马鬃山。那时,这里还有野狼,为防狼咬人,从气象站值班室到气象观测场的四五十米都拉上了铁丝网,观测员在钢丝网的保护下去观测。”
 
  吴建军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们遇到的困难是两个方面:后勤保障和观测。
 
  由于这里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荒无人烟,吃饭问题的矛盾非常突出。
 
  为拉吃的水,气象站必须到数十里外的水站取水,所有员工编组、轮流赶着驴车,拉着用汽油桶改装的水桶拉水,将水放在蓄水的涝池里使用。一组人员负责一星期的拉水任务。日积月累中,最后拉水的驴子有了惯性,水刚卸下来,驴子自动拉着空车又回到了取水点。那时做饭是土灶台,燃料是有烟煤和柴火,为了找到柴火,气象站人员赶着车要到几十里外的山上砍柴。
 
  马鬃山气象站的旧宿舍。
 
  而住所方面也面临着考验。20多个人住在一排低矮的房子里。由于这里是盐碱地,因地基沉降,有些房子出现了裂缝,墙壁裂缝宽处能放进去两个拳头,隔着墙能听见这间屋子和那间屋子的谈话。冬天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宿舍只能用有烟粗煤生火炉取暖。
 
  由于连接酒泉的道路遥远而颠簸,运来的蔬菜和食物不但非常有限,而且周期漫长,食堂严格按照每人每天的口粮标准供应,如不精打细算就会断粮。
 
  说到这里,在马鬃山气象站做了20多年厨师,已66岁的赵光玉回忆道,“有一次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车进不来、出不去,气象站出现了断粮!全体员工吃了一天半骆驼的饲料——大豆。”赵光玉说,他是1989年到马鬃山气象站做厨师,一直到2014年退休,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马鬃山气象站的蔬菜只有白菜、洋芋、萝卜这些简单的菜,而且是头一年9月份存在菜窖里,能吃到第二年6月份。由于没有冰柜,部分肉类和蔬菜就算出现不新鲜的情况,职工们也舍不得丢掉照样吃了。
 
  赵光玉还回忆,有一次,气象站几个职工从酒泉驾驶一辆客货两用车辆返回马鬃山,拉有人和蔬菜、粮食,车子走在半路出了故障,前后几百里内找不到人,几个人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走了几天才到站上,等把车修好开到站上,已经是一周后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出现紧急、严重的疾病,那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回想来,这样的困难并没有吓倒马鬃山的气象人。
 
  杨卫民是2000年进入马鬃山从事气象观测员的。说起昔日的艰辛,他回忆,新世纪初马鬃山气象站还没有通电,晚间观测天气拿着手电筒、提着煤油灯,而且那时实行一小时一测报,晚间值班人员只有到观测场观测数据时才舍得用手电。
 
  “在茫茫戈壁滩上,没有电,留给人的是让人内心发慌的寂静和强烈的寂寞。”10多年后,回忆当时没电的日子,这位曾经当过兵、打过仗、荣立过战功的军人汉子,依然充满感慨,杨卫民说,“那时,我们最幸福的一件事儿就是可以拨通发报的电台与远在华家岭气象站的同事聊上几句天……”
 
  原来,甘肃省有四个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马鬃山、乌鞘岭、华家岭和玛曲。新世纪初,只有这四所气象站还在使用电台发送气象观测信息。
 
  回忆至此,杨卫民还给记者分享了两个往事儿:一次,一个华家岭气象站的朋友给他寄来一张华家岭夏季的照片,杨卫民看后回信说:“你这里山清水秀,与我这里比就是风水宝地!”有一次,在发报时电台出现故障,他和同事就挨个呼叫华家岭、乌鞘岭和玛曲,因为马鬃山气象站联系外界的通信只可以和这几所国家一类艰苦台站联系,因为他们的设备是相同的,直到呼叫到一家后,经过这一家才能报观测资料传送到兰州。
 
  忆往昔,这些曾于不同年代奋战在马鬃山气象站10年、20多年的气象人,充满唏嘘,但是他们的表情却一直充满着兴奋与乐观。
 
  “我不认为这里最艰苦!”杨卫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我是扛过枪的军人,遇到过四天四夜没有吃饭的考验,对比军人的那种艰苦,我们这些苦算不上有多苦!”
 
  马鬃山气象站的新住宿楼。
 
  记者从几位老气象工作者那里获悉,到了新世纪,马鬃山气象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新修食堂、办公楼,用上了无烟煤。2004年开通了来往酒泉的班车。2005年通了电,接入了互联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鬃山气象站的现代化观测装备进行了全面更新,气象观测设备与全国其他台站配置实现了同步,绝大部分气象数据的观测实现了自动化,还新建住宿楼、通上了自来水等。2017年建成和投用了酒泉至马鬃山的现代化准高速公路,来往酒泉一天可以跑两个来回。
 
  杨卫民还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建气象站,而且坚守几十年,对世界气象界来说是一个挑战,这需要魄力、毅力、责任担当和雄心壮志,以往世界上曾有人试图在类似的地区设立过气象站,但是没有多久就坚持不下来了。
 
从人工观测、电台发报到全面自动化和一键传输的巨变   
 
  9月7日中午,在马鬃山气象站气象观测场里,从深层地表到浅层地面再到耸立高空的现代化观测设备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致,迎风飞转的测风球给人透露出“揽风测幻”的从容与自信。
 
  在土壤表面,一根漏出顶部的铁杆式测温设备,被浅黑色塑料软管包裹着,将地表温度实时传输到气象站的电脑上。
 
  蹲在现代化的浅层地温测量设备前,杨卫民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又粗又长的温度计放在了地上,他说:“新世纪初,我和同事就是用这种比体温表大几十倍的测温仪测量地温的。”
 
 
  杨卫民向记者比对新老地温测量仪。
 
  说到这里,杨卫民小心地捂着老测温仪说:“冬天,零下30度以下时,我们就是这样捂着它来看的,因为上面结了霜冻,肉眼看不清楚数值,要用手把上面的霜冻捂化,但绝不能让手碰到测温仪,一碰就不准确了,有人观测一个浅层地温数值,手就被冻伤了!”
 
  人工观测的艰难还不止于此。
 
  1971年来到马鬃山气象站的吴建军,给记者回忆了放探空气象球的情景。
 
  “放一次探空气球基本是全站人员出动。”吴建军说,“尤其遇到大风时,气球被吹得根本飞不起来,放球的人必须托着气球顺着风跑一公里多才能把气球放到空中;与此同时,有专人站在房顶拿着固线路手摇电话观察,看到气球升空,立即向雷达车的工作人员呼喊:‘气球放飞升空!'雷达车上的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再手动操作雷达对气球进行跟踪,跟踪上后,马上呼叫:‘雷达跟踪上了,掐表观测!’……高空的气压、温度、湿度等数据就是这样测来的。”
 
  吴建军在马鬃山气象站工作了10年。像这样的观测工作,他经历无数次,越是恶劣天气,越要向室外冲,同时还不能出错。“记录数据,是用气象专业上的HB铅笔,如记错了,划一道即可,不允许涂改。要是晚上,这些记录都是打着手电完成。要是出一次错,我们十几天都感到很难受。”吴建军说。
 
  不仅是观测艰难,还有发送数据。
 
  吴建军回忆,观测员将各气象要素数值抄录后,还得快速进行手工编报,之后两个人用电台向兰州发报。一个人手摇电台发电机,一个人用编码滴滴答答地发报。从观测到发送数据在15分钟之内完成,因为每个整点过三分,必须把观测的20多项气象数据传回甘肃省气象局。这就是说,不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还是刮风打雷,24小时中每小时45分时必须到观测场按照规程进行观测、记录、编报、发报。气象站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大家轮班工作。
 
  “由于那时没有电,我们在夜间值班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谁下班,临走前都把煤油灯的灯罩擦干净,为接班的同事提供一个明亮环境条件。”吴建军说,“直到今天,我每天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因为那时没通电,人们获悉外面的信息靠收音机,每天傍晚听《新闻联播》,一方面听新闻,一边是通过收音机的整点报时比对钟表,确保时间准确。”
 
  酒泉市气象局一名专家介绍,许多在马鬃山气象站工作过的人,离开马鬃山多年了,还会说,“自己又做梦了,梦见误报了观测数据。”在马鬃山工作的气象人,为气象事业紧绷的那根弦已深深地扎在了潜意识里。
 
 
  杨卫民介绍现代化观测设备。
 
  新世纪以来,马鬃山气象事业进入快车道。伴随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的全面更新,马鬃山气象站只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量等几个气象观测项目还需人工测报外,其余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尤其是伴随互联网和气象科技的发展,观测数据实现了自动化呈现和一键传输。
 
  2006年11月,马鬃山气象站手动雷达换成全自动雷达。
 
 
 
  马鬃山气象站现代化的雷达。
 
  杨卫民指着斑驳的老雷达车说:“每到冬天,我们就把蔬菜和肉放在车内,那里面是天然的冷柜!”
 
  马鬃山气象站停用的手摇雷达。
 
  2014年1月1日起,马鬃山气象站持续几十年的一小时一报的测报模式,改为了每三小时一报,并取消了夜间观测。
 
  2015年12月31日,马鬃山气象站用了几十年的发报电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9月7日中午,正在值班的成静,在按照规程完成仪器巡视、个别人工观测项目后于14时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完成了这一天14时的测报。而千里之外的兰州中心气象台可随时调取马鬃山的气象数据。从成静的测报到兰州中心气象台的读取,只用了10几分钟,然而这10几分钟的便捷,是马鬃山气象站数十年的坚守和巨变,是甘肃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马鬃山的父子兵、母子兵   
 
  吴建军一家三口于上世纪70年代初拍摄于马鬃山气象站的全家福。(翻拍吴建军提供的老照片)
 
  在酒泉采访中,记者不仅见到了64岁的吴建军,更见到了他的儿子吴宇。
 
  在老一辈气象人的感染下,生于1978年的吴宇在光荣参军、从部队回来后毅然选择了气象工作,并数次进入马鬃山气象站工作。
 
  1978年,吴宇出生时是吴建军在马鬃山工作的第八个年头。那时,吴建军至少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有一次,吴宇的妈妈带着他到马鬃山看望吴建军,一家三口在马鬃山留下了一张全家福。
 
  40年过去,看着这张留着齿轮痕迹的老照片,让许多人感慨万千。40年,两代人相继奋战在马鬃山,是气象战线“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生动典型。
 

 
  上世纪70年代初,吴建军正在马鬃山气象站检修雷达。(翻拍吴建军提供的老照片)
 
  今年53岁已经在马鬃山气象站坚守18年的杨卫民,他的父亲也曾是酒泉市气象局的老气象人。
 
  杨卫民告诉记者,父亲是江苏南通人,解放大西北后留在了甘肃,母亲1957年从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来到甘肃支边,一家人与气象有着深厚的渊源。
 
  而今年7月刚被招进马鬃山气象站的90后气象新兵——王也,不仅自己的妈妈曾经在马鬃山气象站工作,自己小时候还曾与妈妈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在9月初酒泉市气象局组织召开的一次气象工作座谈会上,王也作为马鬃山气象站的代表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边防气象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的发言。
 
  他在发言中说:“以前总是听妈妈说,小小年纪的我,就已经陪妈妈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三年。现在,从我的记忆深处只能寻觅到这里矮矮的几排平房和门前几棵树下的一堆堆沙土,因为那是我和妈妈同事的一对孪生双胞胎姐姐们唯一可以尽情嬉戏的地方。那时候,我们最期待的事就是每半月进山一趟的小货车,因为它会运来我们小朋友喜欢的饼干和火腿肠。那时候的生活,简单而又快乐,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落下深深的印记。”
 
  王也说:“非常有缘,今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被招录进了马鬃山气象站。父母陪我来气象站报到那天,当汽车进入桥湾至马鬃山路段,平坦而宽敞的道路,让开车的老爸感慨万千,路边一排排一行行的风力发电机不断延伸,芨芨草和红柳在风中摇曳,倒是白刺中没有了我寻觅的牛羊,听爸说,现在为了保护马鬃山自然生态环境退牧还草了。”
 
  “到了马鬃山镇,我看见了非常醒目的那座红顶小楼,也看见了矗立着高高风杆的气象观测场,情不自禁地感叹到:‘时隔二十年,我又回来了——马鬃山气象站’。焕然一新的楼堂庭院,与我的记忆大相径庭;英俊潇洒、亭亭玉立的师哥师姐,个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经验丰富的领导和保障团队,和蔼可亲、勤劳朴实、率先垂范。他们悄无声息地给我做出了表率,使我肃然起敬。”王也说。
 
  王也说:“夜幕降临,单位上的同事轻车熟路地载我们去看了附近的G7高速马鬃山收费站和服务区,哇!那可是十分的气派,进入收费站的几公里路面镶嵌的太阳能指示灯,多姿多彩,和夜空的星星浑然一体,真是星光璀璨啊!高速公路上,经过马鬃山的车辆不断,大气崭新的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场和银灰深远的幽幽山脉,看到这些,我心中不由的感慨,现在的马鬃山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许多的遗憾是为了无私的奉献   
 
  回望1957年建站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鬃山气象站发生的巨变,两进马鬃山气象站的现任马鬃山气象站站长张春江感慨不已。
 
  “40年来,老一代气象人所经历的艰苦的基础设施都没有了,马鬃山气象站可以说已经旧貌换新颜。”张春江说,“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县、镇党委政府和气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马鬃山气象站与全国其它站同步迈进了现代化。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的业务实现了与全国其它站齐头并进。”
 
  张春江说:“这其中,老一代气象人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40年来,一代代气象人通过无私奉献,将青春和对家庭的遗憾留在这里,为气象事业交出了人生答卷。直到现在,马鬃山气象站职工中最大的已经有53岁,最小的是24岁,90后正逐渐成为站内的新生力量。”
 
  上世纪70年代,马鬃山气象站职工正在观测天气。(翻拍吴建军提供的老照片)
 
  言及此,站在戈壁大漠上的张春江给记者分享了许多气象人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
 
  2012年,23岁的成静刚从气象院校毕业就被招到马鬃山气象站。6年来,她在马鬃山完成了工作、结婚、怀孕、生子。怀孕期间,因医疗条件限制无法检查,每一次检查都要颠簸着到酒泉,娃娃生后5个多月就来上班了。而此时,成静的丈夫在马鬃山外的气象岗位上班,孩子交给生病的婆婆照看。面对此情此景,张春江找成静谈了一次话,婆婆有病,娃娃太小,气象站想把她的婆婆接来住上一段时间。最后经成静同意,去年6月—10月,将婆婆和娃娃接来住了几个月,把娃娃最需要妈妈的这段时间留在妈妈的身边。娃娃不在身边时,成静每天晚上都会与家人视频连线。如今,成静一个月回一趟家,但每回到家,孩子都不认识她,只有妈妈开口说话,孩子能听出妈妈的声音,才投入温暖的怀抱……
 
  去年春节,小马是站内值班人员之一,大年三十,张春江陪大家一起过年三十。小马说出去打个电话,却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回来。张春江出去一看,小马在抱着电话哭泣。询问情况才知道,小马在与陕西咸阳老家的发小打电话拜年中才知道,几个月前,自己的母亲头部受伤住进了医院,父母为了不打扰万里之外的女儿,就没有跟她说,年三十知道这事儿后,女孩哭了。得知这一情况,站上决定,正月初八给小马放假,让她回家探亲。
 
  还有一年,老杨接到父亲住院的电话后,就急忙找车往家里赶,可是,没等老杨赶到,老人已经病逝,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
 
  回想起这些遗憾,52岁的张春江表情凝重,眼圈发红,半分钟没有说话。
 
  张春江说,自己第二次再进马鬃山气象站后提出了一个工作思路:把业务当生命线来抓,把后勤当生存线来抓。全站10几个人都很同意,因为这是我们担负边防气象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是老一代气象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鼓舞。
 
 新时代的气象新兵站在了马鬃山上   
 
 
苏子航(右)和成静打开百叶箱巡视仪器是否正常。
 
  9月7日13时30分,大风吹过马鬃山气象站的百叶箱,发出吼叫的声响。
 
  26岁的女孩苏子航和29岁的女孩成静打开百叶箱巡视仪器是否正常。那一刻,大风同时吹起他们的长发和衣领,与百叶箱一起,给人们呈现出戈壁长天下一幅美丽的画面。
 
  马鬃山气象站老一代和新一代气象人同台工作。
 
  2016年,苏子航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防雷专业毕业后,被招到酒泉马鬃山气象站。这个来自甘肃白银的女孩虽然生于大西北,但来到马鬃山后,她还是被这里的环境吓了一跳。
 
  “我上大二时就见到甘肃气象部门到我们学校招人的资料,那时就知道马鬃山位于大漠戈壁上,没想到我毕业后真的到这里了。”苏子航说,“刚来时我还是有些不适应,当时想试试看吧,如果呆不了的话就要离开,但经过一段时间,我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被大家的精神所感染,更被马鬃山几代气象人的精神所鼓舞,我最终选择了留下。”
 
  “我认为,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寂静,静到叩问人的生命,因此工作之余,我把很多时间交给了读书。”苏子航说,“除了看书,我还会偶尔到安静的小镇上转转,但不敢跑步,一跑步风就把脸吹的非常皴。”
 
  来自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的成静,是2012年从兰州一所气象院校毕业后被招到马鬃山气象站工作的,那年她才23岁,如今已嫁到酒泉市,成为了年轻的妈妈。虽然自己和丈夫同为酒泉市气象部门职工,但随着工作需要她丈夫已调出马鬃山,面对新的挑战,她说:“作为气象人,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
 
  今年7月刚到马鬃山气象站工作的90后小伙子王也,是马鬃山气象站最年轻的新兵。在妈妈等前辈们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下,他对在马鬃山气象站工作充满了乐观和力量,正在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气象人。
 
  马鬃山镇中心街区的雕塑。
 
  在9月初酒泉市气象局组织召开的一次气象工作座谈会上,王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发言说:“最近一段时间,气象站多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气象青年,我们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论述十分关注,让我们倍感振奋,并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
 
  王也说,作为青年气象工作者,我们虽然身处人烟稀少、鲜有绿色的戈壁腹地,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勇于承担工作重任,树立起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边防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关于“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图书和期刊”网络评选
  • 改革开放40年甘肃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展在酒泉市开展
  • 【视频】甘肃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经济建设篇一)
  • 甘肃农信杯“改革开放40年·40人”表彰活动在兰举行
  •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我省改革开放40年绿色农产品发展
  • 【改革开放40年】甘肃这些亲历者为你讲述春天的故事(组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