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农行西和支行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王欢明

时间:2017-01-23 08:1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金融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记农行西和县支行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王欢明


  大西北网1月23日讯      农行西和县支行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共产党员王欢明,是一位从事了25年 “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老农行人。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先后担任营业网点会计主管、副主任、主任和支行三农信贷管理部经理、个贷中心主任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他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用自己满腔的热忱和金融助推父老乡亲早日脱贫致富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农行人服务“三农”真心发展普惠金融、勇于担当倾情开展金融扶贫的时代赞歌,多次被上级行、支行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被农行陇南市分行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群众和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金融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2003年,县支行调任王欢明到城关分理处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职务。在新岗位上,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2002年,农行开展ABIS和CMS两个系统上线,城关分理处承担着近5万笔存贷款数据的清理核对和录入任务。在近3个月时间里,他带领同事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有时甚至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准确无误地将2.5万多笔贷款、2万多笔存款手工账录入CMS系统和ABIS系统。有一次,他加班到凌晨2点多时,妻子打电话说孩子在发高烧,他才急忙放下手中的活,送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当他陪孩子输完液时,天已经亮了。第二天,他没有因孩子生病向单位请假,而是一如既往地继续上班、加班。


  解决“三农”贷款难、担保难,为贫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是农行人孜孜以求的目标。2009年,农总行修订了《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尝试以多种担保方式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按照支行领导的安排,王欢明与客户部同事一道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贷款农户互相担保的“多户联保农户贷款”产品,并以城郊经济比较活跃的西峪镇卢水村为突破口,为该村投放多户联保贷款180多笔、900余万元,占农户总数的近50%,大力支持了农户发展洋芋淀粉加工,户均增收达到了3万元以上,提前实现了卢水村整体脱贫。


  2010年,他又将目光投向对农户具有带动作用的个体工商户店铺,在深入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及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累计向天府建材、宏升农机经销公司、盛达摩托车商行等20户商户发放生产经营贷款1200万元,支持其做大做强。在农行贷款的支持促进下,天府建材在县城南五里铺建材市场采用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招租建材装修经营户80户,解决了3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宏升农机经销公司和盛达摩托车商行分别参与了全县“农机下乡”和“家电下乡”活动,在乡镇建立销售网点,方便群众就近购买农机和家电,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变了广大商户对农行发放贷款的看法。


  2012年8月,为深入推进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农行与省财政厅创新推出了“双联惠农贷款”。西和县作为全省58个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双联惠农贷款”产品支持的主战场。面对艰巨的任务、重大的责任,作为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的王欢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加快扶贫攻坚、推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事业中。由于县级担保公司组建迟、贷款准入审批迟,县上在2013年2月下旬才正式开展“双联惠农贷款”发放工作。时值春节期间,人们正沉侵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正月初十,当王欢明和同事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贷款时,老百姓十分惊讶,都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积极配合他开展工作。就这样,他仅用了5天时间,就一口气完成了10个乡镇、200多户农户的贷前调查,10天之内成功发放了700万的贷款。此后,他多次深入边远乡镇,累计调查农户1000多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朋友,深入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和致富想法,帮他们出主意、想点子,尽最大努力为农户利用贷款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创造便利。在做好单一农户贷款调查投放的同时,他还结合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向县内16家半夏和苹果产业合作社调查投放双联贷款1515万元,其中恒力半夏、和旺半夏、广鸿中药材、兴民中药材种植4家半夏种植加工龙头专业合作社,通过每家100万元的双联惠农贷款支持其滚动发展,4家合作社目前年销售收入合计已达2亿元、利润1500万元,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


  2015年10月,为全面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和省、市、县“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精神,农行承担了全县小额信贷支持计划实施任务。在全县1.98万户、9.88亿元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任务中,农行承担了1.62万户、8.11亿元投放任务,占总数的82.1%。这是一个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非常之举,考验的是农行人在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作为作用和责任担当,身为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的王欢明,毫无悬念地又投入到这场新战役中。贷款发放初期,社会各界质疑声不绝于耳:农行在乡镇基层“没腿”,内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偏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偏远、分散,农行能不能完成如此量大面宽的贷款投放任务?王欢明既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体味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在县支行新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他和同事们没有做任何辩解,自觉肩负责任担当,情系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力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以来,他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单位,晚上12点才回家,无黑无明、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5+2”“白加黑”奋战在一线,认真审查每笔贷款,精心修改每项贷款要素,做到无差错、无违规。为了不增加贷户负担,对距县城较远的乡镇,王欢明和同事们全部乘坐流动服务车开展上门服务,经常是披星戴月打印已审批的信贷合同和贷款凭证,沐风栉雨奔波在各乡镇统一签字放款,一旦与农户约定,便风雨无阻。同时,他还利用发放贷款的机会,苦口婆心地为农户讲解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准入条件、用途、期限、利率、征信及惠农卡的使用和防诈骗知识,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惠农信贷政策的落实中。就这样,通过近半年的艰辛努力,西和县于2016年4月17日率先在全市超额完成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投放任务,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和广大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交口称赞。脚下沾满泥,心中沉淀情;肩担脱贫责,情系众乡亲!王欢明和同事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社会的质疑、诠释了农行人的担当、支撑了西和的精准扶贫。


  推动金融服务向贫困村延伸,是金融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惠农卡和金融服务组织的覆盖率,却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2012年,省上决定由农行作为发卡银行,为每户新农合参合农户发放一张医疗卡。支行安排王欢明承担数据核对、资料整理和数据录入、上传等工作, 他紧密配合县卫生局、新农合办和各乡镇卫生院,当年成功办理新农合医疗卡7.34万张,并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期间,因参合农户身份证等信息错误,无法办卡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部分群众对办卡流程不理解,常常冲他发牢骚,对此,王欢明总是逐家逐户耐心细致地查明原因,不厌其烦地向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和农户解释,协助他们纠正错误信息,持续不断地开展补办工作。2013年以来,全县补办因各种原因未办理的新农合医疗卡1.2万张。2016年3月,兴隆乡严沟村有位患病家庭遗失了新农合医疗卡,无法报销住院费用,病人家属十分着急。王欢明得知情况后,积极主动地帮该农户通过绿色通道申请补办,5天后,终于补办到新卡,病人家属拉住王欢明的手,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在做好办卡工作的同时,王欢明时刻不忘宣传和普及用卡知识、完善用卡设施,近3年来,他配合县新农合办工作人员,与同事们一道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累计发放新农合医疗卡宣传资料7万多张,开展培训20场(次),通过考察为符合条件的260个村卫生室安装了惠农通转账电话,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转账、汇款、小额取现等业务。目前,他又按照上级和支行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新农合“一卡通”项目“一户两卡”办理工作。他说:“新农合医疗卡虽然是一张小小的惠农卡,但它一头连接着国家的惠农政策,一头连接着百姓的冷暖,绝不能在我手中有半点差错。”


  这就是王欢明,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农行员工,他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三农”金融服务事业。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他说:“我生长在农村,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能在家乡的热土上为父老乡亲做一点‘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