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八万多高深山区贫困居民下山入川

时间:2016-07-21 08:39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林治波 柴秋实 点击: 载入中...

  甘肃武威八万多高深山区贫困居民下山入川


  建棚子栽林子 农牧民过上好日子


  大西北网7月21日讯     “以前在高寒山区种青稞,忙活一年温饱都难。现在,我家在山下大棚里种蔬菜,去年赚了10万元。”受益于甘肃省武威市实施的“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70岁的莫自福搬进天祝藏族自治县南阳山片区移民安置点,住上了敞亮的新居,尝到了好日子的甜头,“老寒腿也不疼了!”


  武威南部的祁连山区海拔高,气候恶劣,交通困难,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成本高。同时,祁连山北坡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水源涵养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地百姓脱贫奔小康的一大瓶颈。


  为彻底拔除“穷根”,2011年末起,武威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基础上,部署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陆续将8.43万名生活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到了适宜发展的川区。“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武威市委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000多元。


  搬迁资金从哪来?武威市整合使用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生态功能区补偿等各类项目资金,截至去年累计投入49.42亿元,在建设一批移民新村的同时,也大幅减轻了移民的经济负担。


  致富产业咋发展?武威市坚持移民搬迁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示范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模式,帮助移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截至去年,各移民点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4.52万亩、特色林果业2.45万亩、高效节水大田1.7万亩。许多曾经久居深山的贫困群众,在移民新居圆了致富梦。


  生态环境如何修复?武威市坚持绿色发展,对已纳入整村整组搬迁规划的23个建制村,一律不再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和设施农牧业项目;统一规划安置留居山区的农户,引导其改变放养方式,发展设施农牧业,减少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迄今,迁出区累计退出草原、林地、耕地80多万亩,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


  (原载7月20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