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双联”行动结硕果 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

时间:2015-02-27 10:06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李琛奇 点击: 载入中...
  “没有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指导,我家的牛哪能天天吃上‘绿色葡萄糖’?”作为甘肃省农科院的联系户,甘肃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农民苟益成一提起“双联”行动,言语间就充满感激。
  
  他说的“绿色葡萄糖”是甘肃省农科院科技人员为把路岭村培育成养牛专业村,专门从国外引进的用于喂牛的甜高粱。2012年,路岭村成为甘肃省农科院的联系村。此后,让路岭村早日脱贫成为了农科院这个科研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苟益成乐呵呵地说,“用新技术喂牛后,牛的出栏时间从8个月缩短到6个月,要是‘双联’早几年就搞,我早就致富了!”
  
  2012年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3年来,全省各级各方面已联系6220个贫困村,广大干部共联系129万贫困户。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3874个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子,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2%降至19.8%。
  
  3年前,甘肃省工商局人事处处长张益民成为夏河县桑科乡地仓村的一名联村干部。在他眼里,“双联”行动不仅是惠民富民的“大手笔”,也是机关干部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大熔炉”。
  
  “通向地仓村的路我越走越近,与牧民群众的心越贴越近,改变地仓村贫困面貌的愿望也越迫切。”3年来,张益民先后到地仓村跑了40多趟,累计驻村工作了80多天,通过争取项目修建道路桥梁、联系落实双联贷款、帮牧民建设养殖暖棚等方式,地仓村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050元增加到2014年的4017元。
  
  “双联”行动中,甘肃着力实施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致富技能的“三个一”工程。3年来,共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投入农民技能培训资金10亿元,培训农民334万人次,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
  
  “实践证明,‘双联’行动开展的3年,是全省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农民得实惠最多的3年,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全省持续健康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3年。”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认为,“双联”行动不仅打造了助推“三农”的平台载体,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而且还初步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党建格局,建立完善了党群互动长效机制,并通过化解矛盾纠纷,巩固发展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双联”行动中,甘肃全省1.27万个“双联”单位党组织与1.26万个“双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新建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7592个,选派2234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3年来,通过“双联”行动,累计反映民意118万多条,帮办实事67万多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4万件,开展义诊144万人次;累计调解农村矛盾纠纷27.8万件,化解3600多件积案,全省信访总量下降了16.7%。(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李琛奇)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