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 我们的家|攀枝花的“平凡英雄”让曾经的“不毛之地”变得枝繁叶茂

时间:2019-09-06 01:1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视网 点击: 载入中...







 

 
  央视网消息: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系列报道《七十年 我们的家》,为您讲述家国故事。
 
 


 
 
  50多年前,为了筑牢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数以百万计的优秀建设者,打起背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国土面积的三线地区。正是由于无数“三线人”的接力奋斗,新中国实现了中西部地区从无到有的工业化布局,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攀枝花,就是在三线建设时期拔地而起的钢铁工业基地。带您走近一个普通的家庭,了解平凡而又伟大的三线故事。
 
  攀钢轨梁厂职工 沙晋平 30岁:我爷爷今年78岁了。50年前,他带着全家从辽宁来到攀枝花建设攀钢。后来,父亲接过爷爷的班,也进了攀钢。而我,如今在攀钢轨梁厂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攀三代”。这就是我们的家。
 
  沙晋平一家人的故事要从1969年开始讲起,那时,28岁的鞍钢业务骨干沙寿家带着妻儿辗转九天,从辽宁鞍山来到川滇交界的攀枝花。他的任务是和数十万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一起,在这个深山峡谷的“不毛之地”上,建起一座新的钢铁基地。
 
 
  攀钢退休职工 沙寿家 78岁:这个地方原来是个山,周总理说弄一弄就平了嘛,就叫“弄弄坪”。上面都是机械施工,下面就是席棚子,当时我们就是住席棚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大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一场规模空前的生产力布局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攀枝花丰富的矿藏储量,得到中央高度重视,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对于沙寿家来说,攀钢已经是他参建的第五座钢厂了。
 
 
  攀钢退休职工 沙寿家 78岁:我这一生当中,攀枝花最苦。咸盐、酱油、孩子打个碗都买不到。那水是浑的,是金沙江抽出来就用,我们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生活就是对付。
 
 
  老沙家一家人只能住在席棚子里,即便这样,这个家也曾被山洪冲垮。
 
  攀钢职工 沙寿家的儿子 沙方石 56岁:我们出来的时候有两对箱子,所有都没有了,我父母为了安全,就把我和弟弟一人放一个箱子里头,那个水就漂,我们就哭,母亲跟着哭。
 
 
  即便这样艰苦,沙寿家一家人还是在金沙江畔扎下根来,一住就是50年。每当想起1970年第一炉铁水从攀钢一号高炉喷涌而出的景象,老人家仍然激动万分。
 
  攀钢退休职工 沙寿家 78岁:党的生日,出铁意义比较大。那时候一出铁,嗷嗷的,大伙儿都高兴。现在回想起来一看,那时间虽然是艰苦岁月,做攀钢人来讲,也比较自豪。
 
  从小跟着父亲在“弄弄坪”长大的沙方石,80年代也成为了攀钢一员。而在那个年代,三线企业开始面临新的变革。从1983年开始,国家对三线企业实施调整改造,攀钢在改革开放中浴火重生。九十年代,攀钢实现了从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的转变,结束了我国西部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那个时候的沙方石每天开着大货车奔波在公路上,为攀钢从外面拉来设备,又把产品拉到全国各地。
 
 
  攀钢职工 沙寿家的儿子 沙方石 56岁:父辈抛家舍业,把这个钢城建起来。攀钢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要以我们的工作成绩,把这个家爱护好、保护好。
 
  如今,攀钢人创新产品产业,大力开展环保工作,推动战略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
 
 
  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沙方石的儿子沙晋平如今也加入了攀钢。在攀钢吊车最繁忙的轨梁厂,小沙负责70多台吊车的维护检修,被工友们称为“吊车医生”。
 
 
  攀钢轨梁厂职工 沙寿家的孙子 沙晋平 30岁:轨梁厂从原料进来,一直到成品出去,都离不开我们吊车。点检员就相当于是医生,维护工人类似于我们的护士。
 


 
 
 
  轨梁厂生产的百米钢轨是攀钢的拳头产品,全国每3公里高铁铁路,就有1公里是用攀钢钢轨铺成的。产品还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攀钢轨梁厂职工 沙寿家的孙子 沙晋平 30岁:我们有句广告语,在攀钢钢轨上飞驰,可以睡得像婴儿一样安稳。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直接代表国家的形象。
 
 
  小沙告诉我们,他们祖孙三代都是党员,党龄加起来整整70年。胸前那枚党徽,就像一种家庭的传承。
 
  攀钢轨梁厂职工 沙寿家的孙子 沙晋平 30岁: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信仰。老一代三线建设者,把对国家事业的那份执着,从我爷爷传递给了我父亲,现在又传递给了我。我们要继承那份初心,也不能忘了那份使命,才能把我们接下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50多年过去,沙寿家落户攀枝花时的四口之家,如今已经变成了十多口人的大家庭,无数个像沙寿家这样的普通家庭汇聚起来,才让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变得枝繁叶茂。如今,攀枝花在由钢铁之城向康养胜地转变,而新时代的攀枝花人正在担负起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新使命。
 
 

 

  攀钢退休职工 沙寿家 78岁:总书记号召我们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奋斗得到了现在的幸福,我们的子孙要加倍地去奋斗,才能得到更好的幸福。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说七十年科技跨越发展创新引领谱写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说工业经济七十年中国制造迈向高质
  •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科技篇】数
  • 科技创新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知识产出大国
  • 新中国七十年人权事业发展成就辉煌(国际论坛)
  • 【家国七十年】郭继鸿:妙手医者暖人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