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之痛: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时间:2013-07-21 18:2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2013年7月19日,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的金碧路积水严重,一些车辆小心翼翼地通行。

       记者近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入汛以来,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一些省份持续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城市遭遇强降雨。城市下水管网设施是否完好、排水是否通畅,关系城市安危。近日,新华社派出记者,兵分几路,直击城市“出口”现状。


     


2013年7月9日,四川省老北川县城遗址被积水淹没。

 



2013年7月7日,湖北武汉,一名司机在积水区停车后艰难下车。7月6日晚至7日,武汉遭遇5年来最强暴雨,城区多处路段形成积水。



2012年7月21日,消防队员和志愿者在北京莲花桥附近营救被积水围困于一辆双层公共汽车内的乘客。当晚,北京遭遇强降雨,79人遇难。.

2012年7月21日,北京西客站附近的地下通道涌入大量降水,行人拿手机拍摄。当晚,北京遭遇强降雨,79人遇难。

“春城”:为何一夜变“水城”   
 

        江水漫堤、道路被淹、人员被困、交通瘫痪……近日一场大雨,让昆明一夜从“春城”变为“水城”。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何一场大雨就让一座繁华都市措手不及?
        一早起来,昆明市盘龙区小坝新区的居民们惊奇地发现,自家的小区一夜之间变成了汪洋。“楼下一片黄色的汪洋,私家车都泡在水中。”小区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一楼的住户家中漫入大量积水,人们进不来也出不去,只能躲到较高楼层等待救援。
        18日晚至19日,昆明市遭遇近四年以来的最强降雨天气。昆明市防汛办监测的数据显示,从19日凌晨1时至5时,昆明部分地区最大降水量达214毫米,其中市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达到100毫米左右。
        一夜大雨让流经主城区的盘龙江水位上涨,一度出现漫堤倒灌现象,附近小区数百户居民被困高处,消防官兵只能利用皮划艇转移受困人员。记者在积水严重的道路上看到,部分私家车熄火被困水中,行人在齐腰深的水中冒险前行。不少道路井盖被水流冲走,形成一个个湍急的漩涡。
        大雨之后,昆明城市交通也全面拥堵接近瘫痪。记者从昆明公交集团了解到,主城区264条公交线路全部受到暴雨影响,通行极为缓慢。其中,菊花村公交车场淹水严重,200多台公交车被淹不能投入运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只能以每小时数百米的速度挪移。”昆明私家车主杨先生说。
        作为一座缺水严重的城市,“水淹春城”却多次上演。特别是2008年,昆明市政府门口的积水一度达到大门的一半处,“水淹市政府”的图片曾在网络广为流传。
        防汛排涝年年提,自2012年以来,昆明更是对40条城市道路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加大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但为何还是一场大雨还是让昆明成为水城?
        有建筑工程师指出,近年来昆明道路景观提升、城市管网改造、地铁线路施工等工程同时进行,部分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城市施工一般会动到地下管网,如果这部分管网来不及修复,雨季排水就得不到保障。
        昆明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昆明出现下雨积水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坡度小,使得排水速度不快;二是昆明城市扩张太快,带来的弊端就是排水的硬件与软件跟不上。加上一些管网老化,都是导致积水的原因。
        昆明市城市建设排水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目前昆明排水管网不够完善,在强降雨天气条件下,主要排水沟渠行洪力不足且中下游存在瓶颈,造成严重积水并形成淹水点。
        “一场大雨就让昆明全城淹水、交通瘫痪,这体现了城市发展决策的短视。”金子强说,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与城市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缺位折射出的是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
        金子强认为,此次内涝还凸显城市应急管理“短板”。“光预报不预警,没有长期的预警机制,如果再来场暴雨,恐怕还是一样狼狈不堪。”金子强不无担忧地说。
        他建议,在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方面要转变思路,从长远出发归还下水道“欠账”,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现代化都市。 

       
        西安:“暴雨必涝”痼疾难消


        今年5月28日凌晨,西安突降大雨,尽管雨量只有20多毫米,依然出现多处“看海”景观。西影路灯具城门口一片汪洋,积水深处达20厘米,车辆和人员无法通行。
        西安作为一座古城,城市排水存在排水出路不畅、管网系统建设滞后、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根据今年汛期西安市政部门的防汛预案,需要重点防范的内涝点有57处,广场、低洼小区等需要防范的重点区域有793处。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办公室主任奚庆介绍,西安市近年加大排水管网投资建设力度,已建成排水管道2000多公里,泵站30多座,努力实现“中雨不积水、大雨少积水、暴雨短积水”。
        尽管近几年加紧整治,目前西安容易积水的内涝点仍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三类区域:一是城中村或棚户区地区;二是二环路到三环路之间的连接线;三是短时集中降雨量超出市政设施设计预期的路段。西安绝大多数城中村排水能力较差,一些城中村甚至没有地下排水系统,有些城中村自建的排水系统没有与市政排水管网衔接。
        管网设施欠账是西安城市容易发生积水的主因。西安主城区排水管网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布局,管径设计较小,许多老城区路段设计标准很低,一些新建城区的管道也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城市污水管网普及率近90%、雨水管网普及率近70%,与城市排水实际需求还有不小差距。根据规划,西安市计划2020年污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8%以上,雨水管网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北京:城区仍有64座下凹式立交桥尚未改造



        7月19日,在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积水严重的广渠门桥,记者看到,雨水箅子都清理干净,雨水将汇入200多个雨水箅子,通过管道,流经泵站抽入方沟,再流入不远处的东护城河。
        北京市从下凹式立交桥改造、排水管线清掏等方面入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城区下凹式立交桥区在强降雨下易出现积水情况,自去年9月起,北京对20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和改造雨水管线22.6公里,新建调蓄池19座,以提升雨水泵站的收集、抽升、调蓄雨水的能力。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说,排水系统要做到良好运转,一方面需要更细致地规划铺设管道,另一方面靠平时的管理和维护。排水问题不全是管道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如有没有专业的人定期有效地维护,有没有足够的下水道巡查员及时排除管道破损、沉积物淤积等问题,有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疏浚河道、排查管网等。
        北京市防汛办表示,现在北京市仍有1180公里中小河道尚未达标治理,河道清障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城区仍有64座下凹式立交桥尚未改造;部分小区的雨水管线还没有彻底清掏,遇到暴雨天气,雨水很难快速排走。此外,在一些地下空间、私房,老旧破损的房屋,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都是今年汛期的考验。
 

 武汉:抵抗暴雨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



        经历2011年6月“到武汉看海”的尴尬遭遇后,武汉市在今年7月初的梅雨季,出现城区大面积内涝现象,再度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
        7月5日至7日,武汉遭遇连续暴雨。记者7日在武汉市中南路、岳家嘴、黄浦大街、汉口火车站等区域见到,城区主干道不少路段大面积积水,雨水漫入邻街店铺与民房,大量车辆在水中熄火抛锚,部分区域积水深度达到1米。长江隧道也首次因城市积水而临时关闭。
        在汉口香港路的一些居民社区,记者看到淹在水下20多公分的地下排水口,非但没有引水排水,反而不断在向街面“反灌”,造成积水点水位迅速抬高。
        据现场处置的水务工作人员介绍,下水管道“反水”现象是因下水管道积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雨水反灌城市低洼地带,“这充分反映出武汉的雨水抽排能力不足”。
        据武汉市水务局介绍,造成7月7日内涝的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量大幅超过全市现有排水设施承受能力。由于雨汛同期,部分排水口与长江、汉江或湖泊水位高度相差无几,因此武汉市目前城区排水防涝多采取“围起来、抽出去”的强排模式,主要依靠泵站抽排。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项久华说,武汉市现有排水系统仅能承受日降雨量100毫米,小时降雨量34.5毫米的暴雨,抵抗暴雨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
        与此同时,地面硬质化严重,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也造成自然环境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大幅下降。(记者陈钢、郑昕、关桂峰、李劲峰、李荣)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层林尽染入画来,60秒看荒滩
  • 【爱国情 奋斗者】把昔日沙包窝建成文明富裕新农村
  • 建成仅89天,这座大桥被他的缔造者含泪炸毁……
  • 国家医保局:2020年将建成全国统一医保信息系统
  • 中国援吉灌溉系统工程有望提前建成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聚焦全面建成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