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人大代表吴迪在施工现场调研并提出专业建议
吴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武威路施工现场
自3月2日本报对频频出现在七里河区主干道上的坍塌问题进行报道后,引起了市民、兰州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的高度关注。虽然很多路段的塌陷坑在报道之后均已填补完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4月8日下午,正在翻修中的武威路自南向北方向,西站双桥洞到建西路十字段再次出现大面积塌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武威路上频频塌陷呢?
昨日,兰州市人大代表、高级工程师吴迪亲临武威路塌陷抢修现场调研。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有着丰富道路建设施工经验的吴迪根据现场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她建议,市政工程的抢修施工应该和新建项目一样,由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工程设计,并由设计人员参与施工,同时,建立抢修工程的第三方监管机制。
当天上午,武威路慢行车道上的抢修工作仍在进行着,挖出来的土方、砖块堆积在人行道上,数根水泥管道已经运到了施工现场,一辆大型挖掘机停放在一旁。在已经挖开的坑道内,有数根水泥管道已经被整齐划一地安装了起来,且与原来砖涵连接,只是连接处还未做处理,留出了很多的“黑洞”。看到此,吴迪说,这样的接口需要认真处理,否则将会留下隐患。
坑道旁边的土石堆上,一位年轻的施工人员站在被从塌陷坑里挖出来的土方和砖石堆上拌石灰土。吴迪说,灰土在过干或过湿状态下碾压,均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过湿的土料或过湿的石灰均不能搅拌均匀,这样将导致灰土层承载能力的降低,危及整个结构的寿命。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调研后,吴迪分析说,市政道路都是有等级的,按不同的用途就会有不同的承载能力,从而对路基的设计厚度也是不一样的。而在武威路上通行的车流量过大,且大多数为重型、超长型货车,道路超负荷运载。当遇到超强承重时,就会在薄弱环节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当遇到很大的承载时,钢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当钢性材料的承载超过允许的承载力时,没有缓冲,直接会被破坏;而柔性材料则不同,在超负荷时,会有变形缓冲,从而在发生变化到达到破坏,中间有缓冲。而从施工现场来看,不管是已经被毁坏的,还是重新铺设的管道都属于钢性材料。
在分析过程中,细心的吴迪还拿纸给记者演示了“薄弱环节产生应力集中”的后果。当一张纸处于完整状态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对它的破坏位置是不定的,破坏程度也是有限的;而将同样的力作用在一张已经出现裂痕的纸上,结果截然不同,裂痕处成了最集中的破坏点,且破坏程度远远大于纸张完整状态下的程度。
她认为容易塌陷的第二个原因是兰州属于典型的湿陷性黄土,遇水容易向下塌陷。还有就是施工质量不达标。在湿土没有处理干净的情况下,土石颗粒继续下陷,虽然速度没有遇水冲时下沉的速度快,但是隐患还是存在,一段时间后肯定发生变化;再者回填土没有分层回填,压实度不足,没有满足设计要求。遇到外因便会出现塌陷。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缺少第三方监管。
“没有第三方监管,施工人员大都不懂相关的标准,只是按照甲方所说进行施工,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我建议,即使是抢修工程,也应该按新建项目的标准来实施,由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工程设计,并让设计人员参与施工,同时,建立抢修工程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在标准和制度下施工,工程质量应该更有保证一点,隐患减少了,塌陷自然也就减少。”吴迪分析说。
昨日,兰州市人大代表、高级工程师吴迪亲临武威路塌陷抢修现场调研。毕业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有着丰富道路建设施工经验的吴迪根据现场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她建议,市政工程的抢修施工应该和新建项目一样,由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工程设计,并由设计人员参与施工,同时,建立抢修工程的第三方监管机制。
当天上午,武威路慢行车道上的抢修工作仍在进行着,挖出来的土方、砖块堆积在人行道上,数根水泥管道已经运到了施工现场,一辆大型挖掘机停放在一旁。在已经挖开的坑道内,有数根水泥管道已经被整齐划一地安装了起来,且与原来砖涵连接,只是连接处还未做处理,留出了很多的“黑洞”。看到此,吴迪说,这样的接口需要认真处理,否则将会留下隐患。
坑道旁边的土石堆上,一位年轻的施工人员站在被从塌陷坑里挖出来的土方和砖石堆上拌石灰土。吴迪说,灰土在过干或过湿状态下碾压,均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过湿的土料或过湿的石灰均不能搅拌均匀,这样将导致灰土层承载能力的降低,危及整个结构的寿命。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调研后,吴迪分析说,市政道路都是有等级的,按不同的用途就会有不同的承载能力,从而对路基的设计厚度也是不一样的。而在武威路上通行的车流量过大,且大多数为重型、超长型货车,道路超负荷运载。当遇到超强承重时,就会在薄弱环节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当遇到很大的承载时,钢性材料和柔性材料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当钢性材料的承载超过允许的承载力时,没有缓冲,直接会被破坏;而柔性材料则不同,在超负荷时,会有变形缓冲,从而在发生变化到达到破坏,中间有缓冲。而从施工现场来看,不管是已经被毁坏的,还是重新铺设的管道都属于钢性材料。
在分析过程中,细心的吴迪还拿纸给记者演示了“薄弱环节产生应力集中”的后果。当一张纸处于完整状态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对它的破坏位置是不定的,破坏程度也是有限的;而将同样的力作用在一张已经出现裂痕的纸上,结果截然不同,裂痕处成了最集中的破坏点,且破坏程度远远大于纸张完整状态下的程度。
她认为容易塌陷的第二个原因是兰州属于典型的湿陷性黄土,遇水容易向下塌陷。还有就是施工质量不达标。在湿土没有处理干净的情况下,土石颗粒继续下陷,虽然速度没有遇水冲时下沉的速度快,但是隐患还是存在,一段时间后肯定发生变化;再者回填土没有分层回填,压实度不足,没有满足设计要求。遇到外因便会出现塌陷。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缺少第三方监管。
“没有第三方监管,施工人员大都不懂相关的标准,只是按照甲方所说进行施工,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我建议,即使是抢修工程,也应该按新建项目的标准来实施,由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工程设计,并让设计人员参与施工,同时,建立抢修工程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在标准和制度下施工,工程质量应该更有保证一点,隐患减少了,塌陷自然也就减少。”吴迪分析说。
(责任编辑: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