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从萃英到精英

时间:2011-12-31 11:29来源:鑫报 作者:冀晋存 点击: 载入中...

 百年:从萃英到精英

    2009年9月16日,兰州大学迎来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既是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一百年,也是几代兰大人艰辛探索、矻矻奋斗的一百年,更是学校由小到大、创造辉煌的一百年!一百年间,它和中华民族一起,经历了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时代,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深深地经历了甘肃、西北,乃至全国从苦难中崛起,走向文明、富强、繁荣的沧桑巨变,浓缩了西北近代和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跋涉前行的历史。
  为纪念兰州大学百年庆典,本报特推出《兰大百年校庆特刊》。该特刊分为《见证》《脊梁》《奋斗》《愿景》四大板块,从人文底蕴、历史变迁、办学成就和远景规划等方面,生动翔实地再现了兰州大学百年沧桑录,展示了兰州大学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的美好前景。
  百年是世纪的积淀,百年是日异的新鲜。至公堂、正校门、隆基像、图书馆、萃英山……这些烙上岁月痕迹的兰州大学地标百年来与徜徉于此的主角们一道,让一撇一捺的意义在兰州大学的校园中,于季节变换间成就终年不屈的风骨。


克服重重困难 要把自己建成“国家队”


 清代甘肃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近代以来,由于早期现代化进程远远滞后于东南地区,西北地区成为了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之一,加之天灾战乱不断,财政拨款极少且时有时无,从1909年到1949年的40年间,绝大多数情况下,学校只能艰难维持,很难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水平等各个方面,有大的发展和改善;只能保持几十名教师、上百名学生和专业设置单一的状况。即便如此,还经常陷入经费不足、拖欠教职员薪资和学生因家贫而大量辍学的窘境。但与黄土为伴、与黄河共生的兰州大学,其精神中蕴含着黄土的浑厚质朴与黄河翻山越岭、奔腾至海的倔强。虽然当时学校一直处于与自然环境恶劣、师资缺乏、设备简陋、经费不足等状况的抗争之中,但几任校长都是克服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筹经费、聘师资、调系科、定规制,铺垫了办学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成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当时教学条件还是很简陋,没有实验室,师生们动手建造;缺少仪器设备,师生们共同研制;缺乏图书资料,师生们用手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兰大的物理、化学、数学、地理等学科始终处于国内高校前沿水平。
  记者曾经在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化学系一位教授坚持在晚上悄悄进入实验室,彻夜进行科学实验,1973年首次合成抗癌新药——三尖杉酯碱,接着又连续在世界上率先合成另外4种三尖杉酯碱,为人类战胜癌症作出了贡献。生物系一位教授蹲“牛棚”、受批判,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始终以坚强的毅力从事科研工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一批著名学者来到兰大任教,激发了兰大的学术意识。50年代初,兰大系统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不以作西北高校自框 不满足“关起门来比高低”


  如果以国立兰州大学的成立作为学校百年历史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则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期,学校只能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后期,却是为了实现自身作为一所重点大学的目标,努力探索、自觉奋进的过程.。“只有胸怀一流的目标,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努力拼搏有可能失败,不努力拼搏注定不能成功”,这是兰大人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知识与真理不受时空限制,但大学的发展与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植根于西部,在与西部相关的研究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做西部文章”,成为学校扬长避短、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效资源的战略选择,成为建设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切入点。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学校一方面将“做西部文章”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千方百计在院系和专业设置、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又绝不以作西北高校自框,满足于“关起门来比高低”,而是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目标和方向,不断强化与国内外的交流,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方法,研究、解决西部的课题,缩小与国内外学界的差距,加快重点学科的突破和优秀人才的成长,为西部也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得到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从复旦等高校支援兰大的著名化学家朱子清教授等,创立了兰大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并以西部特有中药材贝母、甘草等药用成分的分析和有机合成为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化学界的关注。类似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它们充分证明,虽然在很多客观条件方面,兰大不如别的高校,但兰大人却绝不怨天尤人、甘居落后,而是勇于知难而上、迎难而进,通过自身的加倍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在很多方面,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为国家作出特有的贡献。


做西部文章 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加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全面合作,开发出“纳米镍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核仪器仪表等;学校还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地方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经过不懈奋斗,兰大先后建成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和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学术前沿与服务区域发展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致力于服务区域的发展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同时也为将西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
  兰大在学术发展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做西部文章,做西部文章不仅是兰大作为国家部署在西部地区的高水平大学所承担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也是兰大在学术上追求特色、争创一流、发挥得天独厚条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兰大在敦煌学、西北少数民族、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干旱农业生态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有些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或一流水平。
  当然,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东西部差距的长期存在,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扎根和服务西部,仍然需要发扬兰大人以往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需要从西部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既不盲目攀比,也不一味模仿,而是更多地比效益、比对国家和西部的贡献。


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西部培养输送研究型人才


    今天,兰大已成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力量。
  国家级教学名师钱伯初教授,50年代初在北大物理系读研究生时即跟随国内外名师攻读“量子力学”。1956年,他来兰大工作后,一直讲授这门专业课。他本着“无论做什么,都要力求做到最好”的信条,刻苦钻研,对教学精益求精,倾毕生心血,将“量子力学”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编著的《量子力学习题集》不仅在国内通用,而且被介绍到国外大学。曾有兰大的学生到美国一所名校留学,当导师得知他的“量子力学”课是钱教授所讲,当即允许他免修该课程,并要他担任该课的助教,给其他学生辅导该课程。今天,当人们看到鹤发童颜、70多岁高龄的钱先生依然坚持坐学校通勤车,到榆中校区给本科生认真讲授“量子力学”时,想必都会对“教学名师”有新的理解,从内心深处涌起崇敬之情。
  2007年初冬逝世的赵俪生教授,平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他知识渊博、过目不忘,年轻时学过外语、搞过文学翻译和创作,人生阅历又极其丰富,其文采、口才,在史学界是很少有的。在课堂上,任何深邃的理论问题、枯燥的历史史实和材料,他都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讲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即便如此,每次上课前,无论讲过多少次的课程,他都要在前一天闭门谢客,专心准备,充实教案,增加新内容、新观点,并将每次的讲课内容浓缩为几张小卡片,做到烂熟于心。在课堂上,他又总是全力以赴,在对讲课内容驾轻就熟的同时,声情并茂,神采飞扬,使学生不仅汲取大量的新知识,而且深深地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常常是两节课下来,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湿透。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界同行对他讲授的“中国通史”课程给予极高的评价。如华东师大历史系的王家范教授即认为赵先生是20世纪继钱穆先生之后,大学里教“中国通史”课程最成功者之一。

 
兰大与西部 艰辛中创出的品牌


    兰州大学作为地处西北的重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西部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科技、文化和智力服务,促进西部发展的重任。这是由国家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所决定的,并因此赋予兰大特殊的地位和重大责任。所以,能否适应和扎根西部、服务西部,促进西部各族人民的团结、富裕和西部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兰州大学与生俱来的定位和天职,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地区高校的显著特点,也是衡量其成败得失的一条主要标准。
  一百年的实践证明,创办地处西北的高水平大学,既要立足西部,又绝不画地为牢,仅仅以一所西部高校自居,还要勇于在思想认识、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科研水平上,走出超越西部,以开放的胸怀、视野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气度及成就,不但在西部名列前茅,还要在全国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西部文章做大做好,做出更高的水平,既为西部高品质的研究成果、优秀人才和智力服务,并且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家的战略发展及其需要,也为民族和人类作出重要贡献。唯此,才能全面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更好地履行重点大学的职责,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的最佳状态。

 

 

兰大精神薪火相传


   2009年9月,黄河岸边落叶萧萧;回望百年之前,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一所名为“甘肃法政学堂”的学校在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城内侯府街(现张掖路,原工商联合会、兰州市教育局旧址)上诞生,从此,这所学校便与这座城结下了不离不弃的百年之好,一百年岁月嬗变,一百年沧桑砥砺,从昔日不足百人的旧式学堂到如今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全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所学校与这座城一同开拓奋进。经历了7次更名的这所大学终于在这座城解放时,以它的称谓——兰州大学,屹立于祖国的西北。


七次更名见证兰大成长


兰大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公元1909年,初建时始称为“甘肃法政学堂”,位于兰州城内侯府街(现张掖路,原工商联合会、兰州市教育局旧址)。那是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和预备立宪过程中,由当时的陕甘总督升允奏准清廷,将原隶属于甘肃按察使署,对低级官吏进行法律和宪政知识培训的机构,“法政馆”加以改造,并交由主管教育的提学使陈曾佑改办而成的法律专科学校。据了解,当时全校共有各类平方建筑61间,并于当年9月面向社会招收首届学生正式入校开课。但是,1912年初,学校也曾因经费无着而一度停办。
  1913年,民国北京政府所任命的甘肃提学使(教育厅长)马邻翼重新恢复法政学堂,将之改称甘肃法政专门学校,这是学校第一次更名,任命曾留学日本的老同盟会员蔡大愚为学校教务长和首任校长。经过蔡校长的不懈努力,学校迁至西关萃英门旧贡院内,这就是兰大历史上的著名校址“翠英门”(现为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还聘请曾在国外留学和国内高校毕业的法学人才来校任教,使学校有了省财政相对稳定的经费拨款,开始具有近代公立专科学校的规模和较为正规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甘肃培养出一批批法律人才。也留下了保存至今的至公堂。此后二十多年间,它也是甘肃、宁夏、青海唯一的高等学校。
  1928年,“甘肃法政专门学校”改为“兰州中山大学”。1929年,因为当时教育部命令除广州外,其他省市不得称中山大学,于是该校再次更名,改称“甘肃大学”。1932年更名为“甘肃省立甘肃学院”;1944年更名为“国立甘肃学院”。1946年将“国立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并入“国立甘肃学院”,后扩建成“国立兰州大学”;1949年兰州解放,经过七次更名,该校最终被确定命名为“兰州大学”。


至公堂 现存唯一的兰大老校舍


    湮没在兰州繁华闹市区的至公堂,曾是清政府在甘肃的贡院建筑物之一,是兰大最早的图书馆,也是目前为止能够见证兰大百年历史唯一的古建筑。
  同治年间(1862一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求在兰州设立贡院。光绪元年(1875年)贡院落成,当时号称可容纳考生4000名,左宗棠题写匾额“至公堂”。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驻节兰州时,据《清史稿·左宗棠传》记载:“奏请甘肃分闱乡试,设学政。”以前,甘肃隶属陕西,甘肃学子要参加乡试,也就是考举人,必须到陕西去。康熙初年,陕、甘分省,但一直到同治时期,还是这样。左宗棠任陕甘总督,鉴于这种状况长期延续下去,对甘肃人才选拔不利,经申请批准,从光绪元年开始,陕、甘分闱,甘肃学子可以就近在兰州参加乡试。当年甘肃乡试地址,就是现在萃英门内至公堂。
  1913年以清代贡院遗留的“观成堂”为书库,“至公堂”为阅览室,至公堂正式成为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前身。


解放后的兰大与这座城一起奋斗


    1949年兰州解放、新中国成立,“兰州大学”也以新的称谓屹立在祖国西北。当时兰大设有文、理、法、医四个学院。在校长辛安亭等人的主持下,学校迅速稳定了教学秩序和教师队伍。上世纪50年代初,一批学者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抱着报效祖国、开发西北的志向来到兰大。几年后,为增设原子核物理专业,加强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及文科专业,一批知名学者先后被抽调至兰大任教。兰大成为一所文理学科兼备的综合大学,是当时全国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1955年,兰州大学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这对兰大以后的建设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一批已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继续被抽调或留学归来到兰大任教,为后来兰大一系列优势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56年8月起,学校陆续由萃英门迁往位于盘旋路东南的新校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959年初,一位对兰大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来到学校,他就是开创了兰大“黄金时代”的老校长江隆基。在江校长的带领下,兰大在1960年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成为西北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风雨过后:兰大又见“彩虹”


    1977年底,走过了“十年动乱”的兰大恢复了招生,通过高考择优录取了“文革”后第一批800名本科生。此后,兰大开始一步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1978年2月19日,兰大重新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78年夏天,兰大恢复了研究生招生,第一批录取了119名研究生;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大共有25项科研成果获奖。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兰大由11个系、27 个专业发展到22个系、39个专业。
  同时,从1978年开始,兰大积极鼓励教师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逐步和国际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1979年,兰大开始向美国、加拿大、日本等17个国家派遣留学生;1995年11月,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大名列第六位;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自1909年甘肃法政学院建成以来,兰州大学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如今,兰大已走过百年。回首往昔,正是先辈的不懈努力,使兰大由一所法政学校,成长为雄镇西北,傲视东南,人才惠泽天下的高等学府,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学术重镇。


以德服人:培养兰大优良学风


    江隆基来到兰州不久就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严于律己、平易近人的江校长十分关心师生们的身体健康。他和自己的子女到学校食堂吃难以下咽的少量高粱面馍和菜叶汤,却将省政府给自己配发的高干食品牛奶、黄豆等送给生病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并要求学校后勤和农场千方百计多提供土豆等,尽量不让师生因饥饿而退学、倒下。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吃西北老百姓的粮食长大的,应当好好为人民服务。”如果说江隆基在学校的治理上取得了成绩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人格魅力。因为师生相信他是正派的人、无私的人、是一心努力办学的人。如果把江隆基的教育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比较的话,前两者是第二位,道德品质才是第一位的,是最值得怀念的。


薪火相传:铸就百年“兰大精神”


   尽管江隆基校长离开已经40多个年头了,但有关江校长的事迹却永远是每一个兰大人心中永恒不变的话题。
  当今物质大潮涌动中的兰大,人才外流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而有关江校长“一杯糖水留人才”的事迹对于今天兰大所面临的人才大量流失问题或许有所帮助。三年困难时期,一位教授找到江校长家里递交辞呈,前脚刚跨进门,江校长便热情地招呼教授坐下然后翻箱倒柜搜寻家里余留的白糖(当时白糖很难买到)给教授泡制糖水,看到这种情形,教授留下了眼泪,最后选择留在兰大。当年江隆基校长在物质条件以及学术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能够团结一大批学者教授创造兰大的辉煌,除了尽量给他们提供正常的安宁的学术环境以外,就是尊重了解每一个老师。并且定期和部分学生代表交谈,让每一个兰大人充分感受到自己真正地属于这个集体。江校长同时还努力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从各高校引进人才,仅当时的中文系就有杨伯峻、黄伯荣、祝敏彻等著名学者教授。
  江校长的努力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人才,也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相传的“兰大精神”。1986年9月15日,江隆基校长胸像在兰大本部落成,2001年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落成,横贯校区东西的主干道命名为隆基大道……

  1959年1月,江隆基出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其间,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路线,重视人才培养。经过整顿教学秩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建设,使兰州大学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任8年 开创一个黄金时代


   长久以来,江隆基这个名字都与兰大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是兰大的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教育思想、领导才能、优良的作风和高尚品德改变了兰大的命运,为坚韧不拔的“兰大精神”奠定了基础。1958年底,江隆基调进兰州大学,1966年夏被迫害去世,共工作七个年头。比起兰大历代的校长,他的在任时间并不算长。但他却是领军人物,如果没有他,兰大还不足以确定在全国大学中的地位,不足以与名校比肩。就像是画龙点睛的人,他就是那个点睛人。
  为了兰大的长远发展,江校长还主持制定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十年规划,主要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组建科研集体并力争占领一些学科的前沿阵地,加强数学、物理、原子核物理、化学、植物五个重点专业的建设等目标和措施。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确保教学质量、科研重点的关键性工作,虽看似寻常,却真正是兰大“强身固本”的关键,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培养、聚合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在当时“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诚可谓远见卓识、难能可贵。

 

锐意创新的院士和教授们

 

    地处西部的百年老校兰州大学,在两年增选一次两院院士的评审中,连续6届出现空白,但今年却有4人顺利进入第三轮两院院士候选评审。这也是自中国设立院士制度以来,该校第一次有4名学者入围。其背后则是科技成果力量的支撑。再有,兰大在连续14年国家科技奖空白后,去年却一举摘得4项大奖,今年又有两项重量级科研成果被建议授予国家科技奖。
  生物学领域大师级人物郑国■,草业学界泰斗任继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研究名宿李吉均……中青年学者郑晓静、涂永强、周又和、安黎哲、王锐……他们锐意创新,在各自领域成为翘楚人物。

 “休眠”的创新能量是如何爆发的?
    在兰州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万里的印象里,学校的科研经费“常常显得捉襟见肘”。但最近几年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今年年初,学校一下子拿出507万元用于科研奖励。“这种奖励很有必要,也很有效果。”他说。这所地处西部的国家重点大学,因为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所百年老校时常面临种种尴尬。有报道说,过去十年,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前任校长李发伸也曾经无奈地告诉记者,有一所著名大学的人事处处长来兰大考察,明确告诉他,“听说兰大有一些不错的科研人才,我们这次就是来选人的”。“科研条件和经费的不足,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任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表示。李万里说,这对学校研究水平的影响很大,从1994年到2007年,兰州大学没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最近几年,兰州大学对科研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按照《兰州大学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试行)》的规定,以兰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奖励,奖金的80%归个人,20%归组织单位。
  不仅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的科研人员加大奖励力度,学校还对获得国家科技奖的人员配套奖励。“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100万元,二等奖奖40万元。”李万里说。
  “以前,我们每年的科研奖励经费也就200多万元。”李万里说,虽然现在也要“从牙缝里挤”,但去年增加到446万元,今年超过了500万元。
  为鼓励科研成果落地,兰大还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有功的科研人员或者课题组可以获得转化现金收益的70%,学校拿30%。学校再从这30%收益中拿出40%奖励转化工作突出的单位。
  “除了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我们还对科研资源和力量进行了整合。”李万里说,学校打破了原有老学科的局限,把一些“小而全”的科研合作团体集结在一起,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
  通过整合分散在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的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领域的优势力量,兰州大学原有的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中心和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集合形成了教育部“985工程”二期I类科技创新平台。
  “在管理体制上,这个平台打破了原来按学科组建研究团队的模式,变为以研究方向并针对重大科技问题组建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内可根据研究需要,吸纳不同学院、学科的人员参加。”李万里介绍。


 原始创新,多项第一


    建国初期,响应祖国的号召,朱子清、郑国锠、刘有成、陈耀祖、段一士、徐躬耦、叶开沅、李吉均等一批著名学者不远千里来到兰州。他们扎根西部,为兰大各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著名数学家范先令教授,在攻克国际数学界著名难题“日科夫猜想”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国际数学界将这一成果命名为“范先令——日科夫定理”。著名生物学家郑国锠院士关于“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研究成果,被认为解答了“国际上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教授为首的自然地理研究群体,紧密结合我国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研究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获得了一批在国内、国际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李吉均院士发表的《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一文,开创了青藏高原研究的新阶段,成为青藏高原研究的经典文献。该研究集体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在2007年—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11月,张平中教授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一个1810年长度中国石笋记录对气候变化、太阳活动和文化关系的检验”的研究论文,英国、美国和中国等多家著名媒体对该论文进行了报道.


将牧草引入农业 粮食单产提高60%


   以任继周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系统耦合原理,发展草地产业化农业,建立“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农业耦合系统”,“藏粮于草”,将牧草引入农业,粮食单产提高60%,总产量增加了40%,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探索了有效的发展模式。“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项目在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等主要牧区累计治理退化草地2722万公顷,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6.7%,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3%,累计新增产值40.52亿元,新增利润11.41亿元,项目研究成果分别向国务院、农业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发展草地农业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和有关部委、省(区)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已付诸实施。


开发新型无溴亚氨芪工业化生产工艺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老一辈科学家朱子清、陈耀祖、刘有成、黄文魁的带领下,贾忠建、刘中立、李裕林、潘鑫复和实验室广大中青年骨干,发挥地处植物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优势,通过研究西部地域性特色植物,以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为线索,以藏药、蒙药、民间偏方为重点,通过将活性成分研究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完成了我国西北地区特有植物的系统植化研究,为研发抗肿瘤、抗艾滋病、抗菌等疾病的新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先导化合物结构信息。“固定床催化脱氢制亚氨芪(ISB)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对亚氨芪与卡马西平原料药品质的要求,以提高产品品质和节能、减排、降耗,环保为目标,开发新型无溴亚氨芪工业化生产工艺。


解决了天然降水的“时空错位”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赵松龄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实验室,进行了“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条件的不协调及匹配对策”的研究,最早提出立足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集水农业理论,解决天然降水的“时空错位”问题,实现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用水“时空大挪移”。完成了我国旱农田由措施制旱的水保型农业,向以水制旱的集水农业思想转变和技术体系的跃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天然降水资源化、区域降水资源总量与分异规律、水分亏缺的箍桶补偿效应、集水农业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时序的研究,这一农业生态工程思想以及多点试验所得到的低风险、高效性成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此技术为核心的“121”雨水集流工程(每户建100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1处庭院经济),在西南、西北干旱地区实施后,不但解决了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农民饮水困难,而且使当地农民有条件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解决了沙尘暴对无线电波的影响


    面对西北的风沙灾害,郑晓静教授坚守西部二十载,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下,主动结合国家需求,针对风沙环境中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实现了对风场-沙粒运动-风沙流电场-热扩散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风沙流发展过程以及尘卷现象等的理论预测,有效解决了沙尘暴对无线电波的衰减影响等基础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以其为核心的“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力学系统”团队得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资助,其研究成果在2007年—2008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是教育部1999年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经过学校重点建设和十年的学术积累,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局面,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开创了我国第三方学术研究机构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形成了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


兰大为“两弹一星” 作出了重要贡献


   兰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发挥原子核物理及放射化学专业优势,为“两弹一星”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教授受命负责筹建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的原子核物理及放射化学专业,即“505”研究所。随着60年代初中期各校优秀毕业生和留苏部分归国人员陆续加盟,以及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专业搬迁并入,兰州大学原子核物理及放射化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大大增强。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取得过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学术成果。学院(当时的现代物理系)从八九十年代研发的“大块物料原位在线分析设备”、“在线中子活化分析装置”、“液位控制仪”、“核子秤”、“料位计”、“液面自动跟踪测量仪”、“中子水分计”等核仪器仪表,在金川、白银、酒泉、包头等大型冶金企业应用后,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


   在祖国的大西北,母亲河的臂弯,有一个传奇续写了一百年,一百年来,黄土高原厚重的积淀造就了她饱经沧桑,奋斗不懈的精神。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艰苦的环境下,一代又一代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从这里出发,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学界精英,政界俊杰,商界巨子——
  这就是雄镇西北,人才惠泽天下的高等学府——兰州大学
  面对这样一所人才济济,学术辉煌的高等学府,谁又能说黄土是贫瘠而没有养分的呢。


世纪跨越 铸就辉煌


   1996年5月,兰大凭借深厚的积淀和雄厚的实力跨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作为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211工程”高校,他肩挑着为西北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重担,借此契机,兰大人重新勾勒出自己21世纪的蓝图。榆中校区应时而生,2001年12月,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兰州大学的协议,兰大顺利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他再次成为幸运儿。随后,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相继并入兰大。兰大人一步一步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据介绍,截至目前,兰大校园面积达3828亩,同时拥有6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8000人,专任教师16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0人,两院院士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在学科方面,兰大更是有了进一步的飞跃。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33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几度嬗变 医惠陇原


   1932年12月,甘肃学院创办医学专修科。这也是兰州医学院的前身,历经了10余年的战乱,存活下来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几经周折成为后来的国立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又转归于刚成立的国立兰州大学,设立为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这也是两所高校的第一次牵手。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兰州医学院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机会,1954年9月1日,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后,兰州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4年11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兰州医学院及其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再次并入兰州大学。为兰州医学院在新时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增强了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的丰富性,实现了两所高校的互利双赢,这是他们第二次成功牵手。


培育英才 再创辉煌


    百年间从这里走出近数万名学子,培养出数百名专家、教授。为国家累计培养了20多万各类人才,许多当年的学子现已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后有7位校友当选为院士。
  据统计,兰州大学位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专)科培养学校排行榜第九位。来自SCI的数据显示,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美国《科学》周刊曾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其中兰州大学位列第六。
  目前,兰州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6351人,其中专任教师1890人,正高职460人,副高职99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9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29人。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位,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教师71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1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737人。
  在发展和壮大师资队伍的同时,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先后选派500多名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接受各国留学生400多名。


2020年兰大要成为国际一流大学


    “兰州大学,是兰州城市精英的摇篮。”兰大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人口素质是最基本要素,兰大以其综合齐全的学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青年,也培养出了各行各业重量级的领军人物。到2010年,兰大将要实现兰州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建设目标;到2020年,即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把兰州大学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建设目标。
  对如此宏伟蓝图,兰大人信心十足。在以后的发展中,兰大将逐步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完善学科布局。形成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显著,大部分学科进入良性和快速发展阶段,若干学科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适当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完善有创新特质、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数量与质量并重,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学校将通过新一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使一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产生相当的影响。承担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形成一批有西部特点的学科领域


    记者从兰州大学规划处了解到,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校在巩固现有学科点的同时,将按照“特、独、需”的建设原则,注意选择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有、独有、社会需要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
  首先,该校会千方百计争取承担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重大项目与课题,推动产出一批具有显示度的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其次,该校会逐步调整学科结构与布局,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学科特色,力争在具有西部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现代工程学科,大力促进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及水文地质、工程力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草业科学、生态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化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与特色,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联合,逐步形成新的特色研究方向和优势学科群;尤其要形成一批具有西部自然环境、地貌、气象、资源特点的新兴、交叉与边缘学科领域。


扩大办学规模强化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的培养便是学校的生命力。兰州大学将在原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增长办学规模。预计到2010年,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总数控制在30000人以内,其中研究生10000人左右;本科生16000人左右。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加快留学生教育发展速度,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到2020年,在不断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研究生数量达到11000人,本科生数量达20000人左右,留学生数量也将有较大幅度地增加。
  在追求了量的扩张后,质量的飞跃更是不可低估。兰州大学将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重点加强国家级教学名师、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发挥好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在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
  据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会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逐步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分类指导。完善“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对培养计划、授课方式、培养手段的创新。努力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建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特别要注意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在兰大百年华诞之时,鑫报25名兰大学子,祝母校百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从人力资源到创业者资源 海尔获“人本中国”最佳创新企业奖
  • 海尔中央空调澳洲制冷展:从产品出口到智慧服务出口
  • 卡萨帝冰箱名厨到家:从卖产品到引领行业
  • 卡萨帝形象调研:从用户思维到原创产品是关键
  • 海尔馨厨:从“造产品”转型“搭平台”
  • 从技术服务创新看用户交互下的海尔热水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