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六味地黄丸 风行海外八十年

时间:2011-12-31 10:42来源:未知 作者:冀晋存 点击: 载入中...

 佛慈六味地黄丸
风行海外八十年
 

千年古方的传承

  “六味地黄丸,初名地黄丸,首见于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物炼蜜为丸而成。究其源可上溯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之金匮肾气丸,减去炮附子、桂枝二味,并以熟地黄取代干地黄而成,号称补阴方剂之祖,为中医方剂之经典。”谈起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朝民深有感触:“六味地黄丸从开创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不断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充分绽放张仲景智慧的光芒。而佛慈作为“中药西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浓缩丸剂型的出现,对推动六味地黄丸的现代发展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贾朝民向记者介绍,早在1929年,佛慈大药厂针对传统中药服用量大、服用极其不便的弊端,引进了西药的制剂和提取设备,把传统的熬汤药变成了利用现代化生产工艺提取、浓缩,首创中药浓缩丸技术,借此开中药生产工业化之先河。并将我国传统中药中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的六味地黄丸精致成浓缩六味地黄丸,将千年古方发扬光大。


“中药西制”的代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佛慈的多个品种中,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的六味地黄系列产品逐渐成为主力产品。传统古方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佛慈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十强,产品直销27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保持着中国中药出口覆盖面和出口品种两个第一的纪录。“可以说六味地黄丸是中药西制的代表,从上世纪初,中国中药制造业还踯躅在‘前店后厂、草皮树根’,火煎水煮、手搓掌握‘炮制’的原始作坊式生产时,佛慈的创始人玉慧观先生就毅然踏上‘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探索之路,引进了西药的制剂和提取设备,把传统的熬汤药变成了利用现代生产工艺提取、浓缩的小药丸,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型。”佛慈制药营销中心总经理孙裕自豪地告诉记者,中国第一颗浓缩六味地黄丸在佛慈诞生。至此,中药行业首次出现了“有效成分”的概念,而“中药西制”也使古老的中药焕发出青春的风采。佛慈六味地黄丸一经问世,便以“佛慈药丸”的身份,于1931年漂洋过海销往东南亚地区,走向世界,也让整个世界改变了对中药的认识。


消费者信赖的良药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厂家生产六味地黄丸,但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兰州佛慈六味地黄丸才是真正质量过硬,值得信赖的老品牌。上世纪60年代食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县人民用佛慈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取得奇效的事件,让消费者对它的信赖始终不变。“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全国第一家率先把‘大力丸’式的药丸研制成‘浓缩丸’。在药店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在五颜六色的药盒中,你一眼就能找出‘方方正正、古色古香’的兰州佛慈,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端坐在花枝招展的姑娘中间,不媚俗,不张扬,显得那么睿智、端庄、智慧、优雅。” 这是一位来自江苏徐州普通消费者王贵林对佛慈的看法。服用多年六味地黄丸的王贵林,尽管从未来过兰州,却对佛慈的药品“情有独钟”。浓缩丸的一级经销商、兰州旭东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威告诉记者:“一些厂家的六味地黄丸批发价1到2元,连成本都出不来,我就不信,他们能用上等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次品药我从来都不代理。而像佛慈这样名优药品的毛利润只有10%—15%,但就算利润再低,我也不愿代理高额利润的劣质药。”据《中国医药报》在全国八大主要城市零售药店对六味地黄丸的调查显示,佛慈六味地黄丸的美誉度、提及率名列第三。


推陈出新的研发


  “浓缩丸最初制剂时的技术攻关非常艰难,其配方中的药材大部分要进行提取后,才能进行浓缩直至最后成形变成固体,这个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工业手段是相当复杂的。佛慈在当时工艺流程上的发明点就是尽量不用非药用成分。这就体现了工艺的先进性。把每一种药材进行提取后,提取物要恰好和其他的成分相结合,制成的药丸刚好符合它的软硬程度或者可塑性,抑或它的黏性刚好要适应加工成丸药的过程。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包括对每个药材通过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提取物都要进行多次实验研究才能找到融合点,研究出让浓缩丸成形的工艺。”负责技术质量管理的副总经理马德平告诉记者。通过对先辈技术的继承和发扬,佛慈人对一些老产品进行了二次研发,其中包括对六味地黄丸的研发,研制出 “六味地黄胶囊”,给神奇的小药丸又穿上了新“外衣”,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佛慈六味地黄家族不断壮大。


质量安全的严格把关


  好产品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关。“真正把GMP等决定产品质量的规定落实到每一步生产环节中,体现在每一粒药品上。”马德平介绍产品的工艺流程时这样告诉记者。“对原药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原药材采用挑拣、筛选、清洗的方法,除去杂质、非药用部分;将其中一部分原料药交提取车间利用多功能提取罐、一级薄膜蒸发锅、二级真空浓缩锅等先进提取设备按生产要求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另一部分原料药交细粉工序制细粉;其次,在制剂车间将前道工序生产的浸膏和细粉等物料利用混药机、制丸机、热风循环干燥箱、旋转包衣锅等先进设备制成光亮、圆整的浓缩丸,并利用先进的自动包装生产线装瓶成盒、成箱。”马德平表示,由质量检验部门对每一道工序中间产品严格按内控质量标准检验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另外,对光丸或成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等先进检验设备进行严格的把关检验,“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才能让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打产品的浓缩丸、大蜜丸等各种系列的产品质量得到市场认可。”
  六味地黄丸,由传统古方转化而来,很多中药制药企业都拥有配方和生产批号,因此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少品牌纷纷在媒体上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扩大和维持其拥有的六味地黄丸销售市场和销量。但唯有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佛慈六味地黄丸,在众多生产该药品的企业中,很少见到广告宣传。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广告支撑的产品,却拥有开“中药西治、首创六位地黄浓缩丸”和中国中药名牌产品的殊荣。其美誉度、提及率在全国八大主要城市零售药店名列第三。同时,被誉为“黑珍珠”的佛慈六味地黄丸使世界重识中国,成为全球中医学会“重点推广产品”和海外消费者始终如一的选择。

 
80年:从实业救国到产业兴省


  始发于黄浦江畔,升华于黄河之滨。80年以一贯之的是“实业救国,悬壶济世”的守则。80年,不论是战乱还是和平,从未动摇的是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80年,云飞雾转,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慈心佛善,制药医病;80年中,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服用过佛慈的药,已经无从统计。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制药企业像佛慈这样给历史留下很深的脚印。
  在新的医药工业园奠基的礼炮声响起的时候,让我们回到始点,拂去历史的尘埃,探寻这个企业发展的脉络。
  从左宗棠、彭英甲到玉慧观
  历史往往有非常的巧合,这种巧合不由使人感慨万千,上海和兰州两个不同的城市,在100多年前则发生过同样的激荡和同样的探索,这种激荡和探索犹如大海波涛汹涌。那时的仁人志士在不断地探寻振兴民族的道路。在兰州,左宗棠创办了织呢局和机器制造局,其工业水平和产品质量在当时并不输于外国人的同一产品。之后彭英甲又在兰州开办了劝工厂,成为甘肃近代工业的起点,彭英甲与比利时、英国等签订了很多合同,并引进织布、弹花、染色、玻璃等机器设备,此间甘肃还筹办了窑街官金铜厂和皋兰官铁厂,这些厂区分设金、铜、铁三厂以及化验、分析等机构。在上海,则有一批人创办了更多的近代企业。玉慧观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玉慧观青少年时期是在平壤度过的,这一时期中国的很多才俊去日本留学,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一些人回国后开展革命运动,另外一些人则兴办实业从经济入手求救国之路。玉慧观先生属于后者,他提出了“科学提炼 改良国药”的口号,开创了中成药制剂的新纪元。
  从左宗棠、彭英甲到玉慧观,事实上他们祟尚的是实业救国救亡的思想。
  100多年前,在用什么拯救中国,有两种思潮。一种是从政治体制革新入手,引进民主与科学的西方思潮;另一种是西学中用,兴办实业,走提高国家生产力的强国之路。这两种办法都是想通过变革,改变中国。
  如果我们正视历史并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会看到,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在科技和经济方面并非一无是处。在19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察觉到中国的落后在于经济。换句话说,他们看到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距在于工业,当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处于蒸汽机时代时,中国还没有什么机器可言,长期的封建统治压抑了中国科技的萌芽。明代崭露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以及科技成果被无情地压制,正是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差距拉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这批仁人志士朦胧地感觉到了问题的症结,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中国引进西方的机器和工艺,开始仿制相关的工业产品。
  可以说实业救国是中华民族唱出的第一个强音。100年前,那些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历史人物,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一条实业之路。工业革命的浪涛是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力量,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那些走向实业救国道路的先驱们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耀眼的光芒,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就能深切感受到玉慧观先生将中药与西方工艺结合起来的历史意义。


从西学中用到中药西制


  佛慈的最大贡献是:中药西制。正是这一理念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得佛慈的药品走向世界,佛慈迈出的这一步,是中国国药的一大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与中医息息相关,中医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保护神。在医学并不发达的中世纪,欧洲由于黑死病夺去几千万人的生命,在那个时期,中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中医学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被认识的学科,中医学事实上是中国哲学的反映,其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建立的中医理论和药学是世界医学的宝库。佛慈在80年的历史中,是站在中医与西医的接点上,承接着中医与世界医学的连接责任,当我们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的时候,佛慈制药就是一个具象而有说服力的形象大使。
  佛慈为何从遥远的南方迁到大西北?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从战略布局的总体考虑,为平衡地区经济,支援大西北建设;二是考虑到甘肃是一个药材大省,佛慈迁来可以带动甘肃的制药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那么,50年过后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先让我们做一个设想,如果佛慈没有迁兰继续留在上海,那么今天的佛慈会是什么样子?很可能是中国最大的中成药企业。遗憾的是,佛慈在兰的50多年虽然有所发展,但和佛慈本身的影响差距甚远。好在终于对佛慈有了全新的认识,昨天动工的佛慈安宁医药工业园迈出了甘肃医药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是以不同产业所构成的,什么是产业?产业的基本要素是:资源、技术、人才、政策。不同的产业有其不同的形态,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新型的区域市场关系,一个产业只有放在国际背景和市场体系中,才能做出评估。30年的发展中,一些地区没有资源却利用技术和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一些地区守着丰富的资源却发展缓慢,当我们身处中西部发展中就会深刻感受到差异的存在。因此,对产业的认识首先是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资源大省并不见得就是经济大省,其关键在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到位,资源本身并不能构成经济实力。以甘肃为例,甘肃的铝产量很高,但甘肃的铝加工业却很落后,南方从甘肃购买一吨铝做成饭盒再卖到甘肃市场赚取几十倍的利润就是一例,从中可看出资源与加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谓产业是指整个过程所创造的利润,经济发展实例证明一个地区的资源只有和加工产业链相连接才能构成区域经济的实力。
  甘肃是药材大省,境内有当归、当参、杜仲、天麻等中药材,甘肃文峰镇是中国有名的中药材集散地,然而甘肃却不是一个中成药的大省。从药材到中成药是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从药材到中成药是一个产业的过程,如果把甘肃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制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以深度开发,这个产业将成为甘肃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甘肃各地提倡种植中药材,大部分作为原料销售出去,并没有多少深加工。甘肃中药产业期待变革。变革核心是能否像玉慧观先生提出的“科学提炼 改良国药”那样,走中成药精品之路。当今世界西医对中医的冲击是现实存在的,中医学的药理和经络理论和西医的命理学与解剖学有点“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美国禁止中国制造的牛黄解毒片入境,同时,美国将中国出口的六味地黄丸视为瑰宝,中药就是处在这样矛盾与尴尬的境地。因此,加大中医理论研究和提高中成药的制作水准成为当务之急,那些中药界的有志之士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佛慈在安宁兴建中药园区就是一例,这个园区是佛慈新的起点,也是甘肃医药产业化的新起点


愿佛慈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


  产业化的核心是什么?产业化的核心是核心企业。一个产业的兴衰往往取决于领头企业的作用,领头企业的平庸与崛起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兴衰强盛,领头企业对区域经济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企业所组成的。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茅台酒厂、五粮液和红塔山等,这些企业是当地产业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
  现在各地都在抓项目,真正的项目是资源优势加核心企业,对领导者而言懂不懂经济,一个重要标志是对核心企业的态度,可以说对核心企业的认识是考量决策者们智慧的体现。
  首先,核心企业如同战略要点一样重要,要充分认识到核心企业对产业的重要作用,核心企业兴则产业兴,核心企业败则产业败,特别是对以资源优势为主的产业更是如此,比如佛慈对甘肃的中药产业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次,是要对核心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环境和政府支持。纵观产业的发展都是靠做大一个龙头企业来带动一个产业,企业通过自身创新打开市场拉动相关产业产品,形成新的区域性竞争优势。像佛慈这样的企业除具备核心企业的一般条件外,还具有别的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条件。佛慈是一家80年没有亏损的企业,它已经形成很好的品牌美誉度,在中药界可以说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佛慈作为甘肃中药产业的基础,应是当之无愧的。如果甘肃能够像贵州、四川对待茅台和五粮液那样对待佛慈,相信佛慈一定能够以医药工业园为契机,把甘肃的中药产业做强做大,为甘肃创造更多的财富。
  80年风云际会,九万里风鹏正举。佛慈的80年是中药制药的缩影,也是中药制药的希望。正如权威人士所言,佛慈是中国制药的一面旗帜。佛慈的历史和佛慈现在的管理都完全可以承担振兴甘肃中药产业的重任,今天,当佛慈人挑起重担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佛慈精神”要代代传下去


  事业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被社会认可。
  贾朝民就是持有这种幸福观的事业人。
  建厂80周年大庆、新厂开工新建、《科学国药》出版发行……刚度过60年国庆大典,佛慈的喜事就一桩桩地来了。为筹备佛慈的大庆终日忙碌,身子骨有些“够怆”的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朝民却精神头十足,根本看不出他是年过五旬的人了,以至于当我和他仅隔3个月再次见面时,竟发现他年轻了许多。
  说起这个感觉,贾总开心地大笑了起来:“人逢喜事精神爽嘛,况且这次又是三喜临门!”我们谈起了佛慈,谈得很远、很深、也很广泛。谈话中,许多在坐的人对佛慈不乏溢美之词:兰州的第三张名片、国药80年无亏损的神话、遍布全球27个国家的佛慈名号……特别是说起2006年以来,佛慈三大创新(营销:决胜终端;管理:接轨国际;文化:诚信为本)带来的文化理念更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听着这一切,贾总只是微笑着,再不插言。记者知道,贾总是在等待时机,等待着下一个话题的开始。
  果不其然,推杯换盏之间,贾总善于概括的能力开始体现了。“80年辉煌只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它说明这是过去,后面的路更远、更艰巨呀!”
  人们沉寂了下来。
  “佛慈有些人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把80年的历史优良传统反而当成包袱背上了,总认为自己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忽视了新时代的创新,忽视了与时俱进。其实,佛慈今后的担子更重。比如,安宁新工区的开建,这是佛慈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标志,它不单纯是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而是佛慈产业结构、产业目标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体现。从全省大局来说,佛慈肩上的担子更重,这是因为佛慈还是甘肃中医药产业的龙头。大家知道,甘肃是一个药材大省,但不是药材强省。我们的农民一年辛苦到头来卖的是原料,而不是产品。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佛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新厂的建立,将形成一个新的产、销一条龙,从而促进甘肃药材业的升级换代。
  “佛慈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集团,还要解决好资金、技术和人才问题,三者里最重要的是招揽天下人才。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理念,有一流的人才就有一流的营销,一流的营销则会给佛慈带来一流的规模和效益。因此,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人才,是今后佛慈发展中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本身,从佛慈现在的人员中发现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他们在营销中增长才干,锻炼意志,成为佛慈的中流砥柱。这样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仅靠我们现在的理念是不行的。”
  贾总一席话,引发了记者的感慨:智者和导师的作用不正是体现在这里面吗?一支军队要有灵魂,一个企业何尝不是这样,越是在欢庆胜利,迎接掌声的时候,就越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佛慈这些年逆势而上、不断创造神话,这其中与掌门人的睿智和理智密不可分。
  “佛慈这些年在经营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经营文化、经营着佛慈独有的一种文化,这是什么呢?其核心就是‘诚信’。靠诚信,佛慈在80年里创造着不败的神话。同样,我们要在新的一个80年里,把佛慈继续做强做大。因此,佛慈说到底就是诚信的企业文化”。
  谈到精神,记者眼前突然一亮:这些年已经不讲或者很少有人讲精神了,贾总怎么又突然扯起精神了呢?
  贾总沉吟了一下,放慢语气——
  “佛慈是一个拥有80年历史的老厂,它之所以能做到80年无亏损、80年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有这样一种独有的企业精神。佛慈几代人都传承着这种企业精神,才使佛慈走到了更加朝气蓬勃的今天。现在佛慈的摊子大了,目标也更长远了,但‘诚信’二字的精神不能丢,而且要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并把它一代代传下去。”
  “这是佛慈的根本,也是佛慈的特色,至于别人,或者别的企业怎样理解精神,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佛慈作为我们兰州的一张名片,已经是名扬海内外了,但作为企业的带头人,贾总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他既没有被眼前的鲜花和掌声所迷惑,也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压倒,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总结过往,审视来来。
  作为执掌一个“大”而且“老”的企业家,贾朝民带领佛慈走向辉煌,不仅源于他成熟老练的运作方式和独具眼光的经营理念,更与其政治家般审视大局、思想家一样思考外界有重要关系。他清醒地知道,让一个有影响的企业长治久安地高水平发展下去,仅有严格的管理和丰富的分配是不行的,还要依靠新的企业文化加上当代的发展理念,形成一种佛慈独有的企业精神,才能让佛慈品牌和影响力一代代传承下去。
  访谈结束了,但思索久久不愿离去。愿我们的企业都能像佛慈一样,不仅能创新一个个产品,更能创造出自己的精神理念来。因为,只有丰富而极具内涵的企业精神,才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佛慈筹建 现代中药制剂研究中心
  • 瑞典:佛慈打开欧盟的妙道
  • 佛慈按下中药入主欧盟的按钮
  • 上市前的佛慈在决战终端
  • “佛慈”是国药的代名词
  • 安宁佛慈园区将是中国第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