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秧歌

时间:2013-08-21 13:56来源:未知 作者:大西北生活 点击: 载入中...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而和政县民间盛行的秧歌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临夏地区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和政秧歌

  和政秧歌,是流传于甘肃省和政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主要用于春节期间的社会表演。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政秧歌,具有深厚地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其特色鲜明,人数众多,场面宏大,气势恢宏,内容丰富,花样繁多,涉及地域广阔。在周边地区独树一帜。2004年,香港凤凰卫视到甘肃采风,对和政秧歌进行了现场录制拍摄。甘肃和政秧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奇葩,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演变,组合成最具独特的民间歌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原始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最具和政民间文化的特色,深受省州艺术界的高度关注,被甘肃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优美的舞姿和通俗的韵味,抒发了普通百姓的欢乐和喜悦,颇受城乡群众的喜爱和青睐。

  秧歌是群众的心声,历史的见证,它的根基在农村,属土生土长传统文化的演绎,群众内心深处的表白和流露。它的完善和成熟,不仅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春节文化,而且丰富和拓展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历史溯源

  秧歌,亦称“社火”,最初是一种春祀秋报的民间祭祀活动。“社”古指土地神,也指祭社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见《荆楚岁时记》)。由此可见,人们先祭神,后吃祭肉、饮黄酒,欢乐之时,又歌又舞,定会有些杂耍。再看“社火”一词,旧时指节日扮演的各种杂耍杂戏。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鳌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皂隶二、春官一”。这似乎是今日秧歌的雏形:春梦婆可能是今日秧歌队中的“妖婆”,春姐和皂隶,似为今日的“腊花姐”和“中郎”,而那个春官定是“社火官”无疑了。今日庞大的秧歌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社火”一词及其活动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诗人范成大《上元纪关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的词句,范自注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可见秧歌在当时已初具规模了。据民国《和政县志》记载,“入正月过三日即演社鼓,或城或乡不拘。十三日城内张灯,乡民以社鼓来贺,男妇游览……”。这一方面说明了县城十三秧歌会的情形,同时也说明秧歌在和政各乡镇的发展与历史。据考,当时表演的节目就有“竹马儿”、“刀舞”、“旱龙船”、“狮子舞”等等。到了明清时期,秧歌不但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而且还出现了一定故事情节的小戏,更是程式固定,臻于完善。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变革于民国,发展于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吸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有不少就是神曲,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和政南部牙塘、石咀一带的“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表演中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演唱词中“九绣我佛莲台坐,十绣童子拜观音”等,无疑是受祭词的影响。再如“春牛”,古代有以春牛祝岁的习俗,因为牛是农事活动中的主要工具,堪作农事的象征,所以和政秧歌中的玩春牛等杂耍节目不仅是古代习俗的继承,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更具有高原农牧业地区的特色。再如《舞狮》,据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说明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的和政地区,接受它的机会比内地更早。到了明代以后,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马步芳的国民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三尺),有四大光棍、打狗熊等节目,很受群众喜爱,民国二十三、四年,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和龙泉书院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汉族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期间闹新春,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形式内容

  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载唱载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

  和政秧歌大体上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三大部分以及“杂耍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即兴表演,取乐于观众。

  和政秧歌的基本排序为:

  1、前五角

  〈一〉流星:流星排在秧歌队的最前列,用以开路打场,一般由二人至四人组成,须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且体质较好、身体矫健的人担任。白天使用铁(铜)制流星,夜间为火流星,其衣着为传统的武生打扮。

  〈二〉仪仗队:排在队伍的第二位,置大幅横额二、三幅,写有该秧歌队的队名和宣传口号等,并有彩旗若干面为辅衬,以增加秧歌队气氛。与此同行的是秧歌柱子,现称为主席团,是秧歌队的总指挥,一般在五人以上,多为本村(社)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和老把式(导演)担任,胸前佩戴写有“主席团”三字的红色小彩条,主要负责秧歌队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在秧歌出进场时致“告毕词”、接受馈赠礼品等。

  〈三〉旱船:旱船传统的有一只船、两只船、四只船、八只船等不同的题材,表演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如“童子拜观音”、“匡胤送金妹”、“东吴招亲”、“八仙过海”、“薛丁山大战樊梨花”、“七仙女”等。

  旱船表演时,其进场由“四大光棍”伴唱《十绣》的曲调引船,同时有专用的鼓点和唢呐来伴奏。表演形式有“稳荡”、“飞驰”、“旋涡”、“搁浅”等,同时伴有互相打斗、停舟盘旋等战斗情节。旱船表演气氛热烈、神情激荡,将每个历史典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四大光棍”:由四个男角和四个男扮女装的女角组成,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尽显年轻女性的矜持、羞涩之情,在表演中演唱的传统曲令有《织手巾》、《绣金匾》和《兰桥相会》等。

  〈五〉乐队:传统秧歌的乐队通常由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木鱼、撞铃、棒子等民乐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吸收了手风琴、小号等西方乐器,大大提高了伴奏效果。乐队的任务是为行进间和进场后表演的“四大光棍”及“跑驴”等小节目的表演做伴奏。主要负责伴奏的曲令有《柳青》、《八谱》、《四季歌》、《采茶扑蝶》、《十二个月》等。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2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
  • 裕固族风情

    裕固族现有人口一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

  • 西北之魂——甘肃民歌花儿

    花儿是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

  • 觉乃藏族服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卓尼觉乃藏族在发展壮大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习俗。由于...

  • 戈壁滩上的奇迹

    戈壁(gobi ),亦称戈壁沙漠(gobi desert),在蒙古语中有沙漠、砾石荒漠、干旱的地方等意...

  • 娘本,一位谱写热贡传奇的人

    娘本(右)给村民们发放节日慰问金及物资 施建华 一个人,要经过多少的努力或者具...

  • 甘肃历史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

载入中...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