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十五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在历史与现实时空对话中培育时代新人

时间:2025-04-03 21:4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王天章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记者王天章)为深入贯彻“双减”政策,推动实践育人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4月3日,武威第十五中学组织200余名师生开展“追寻历史足迹感悟时代精神”主题研学活动。本次研学以"生态治理-长城文化-红色传承-民族团结"为主线,串联武威境内四大地标,引导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搏,汲取奋进力量。

 
  
  第一站:八步沙“两山”实践基地——聆听沙海绿洲的时代交响
  
  上午9时,研学队伍抵达八步沙“两山”实践教育基地。在治沙展览馆内,“六老汉”三代人接力治沙的实物展陈与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学生们亲手参与草方格沙障铺设,在风沙中种下希望树苗。“每一棵树苗都是我们对绿水青山的承诺”,同学们在实践中郑重写下这句话。
 
  
  第二站:圆墩段长城遗址——触摸岁月留痕的文明密码
  
  午餐后,车队驶向古浪境内圆墩段长城。夕阳下的夯土长城蜿蜒于戈壁,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辨当年戍边将士的烽火记忆。学生们在文物保护专家指导下开展长城断代测绘实践,利用现代技术为古迹“体检”。“当数学公式与千年长城相遇,历史课本突然鲜活起来”,地理老师的现场教学赢得阵阵掌声。

  
  第三站:西路军烈士陵园——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暮色初上,研学队伍庄重走进西路军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学生代表敬献花篮。纪念馆内,一件件泛黄的军用地图、一封封绝笔家书,让西路军将士“血战古浪”的壮烈场景重现眼前。“那些牺牲的战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和我们差不多大啊!”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含泪说道。
 
650
 
  
  第四站:凉州会盟纪念馆——解读民族团结的历史密码
  
  夜幕降临,研学最后一站在凉州会盟纪念馆达到高潮。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学生们“见证”了元世祖忽必烈与萨迦派领袖划时代会面的历史场景,同学们亲身感受这一维护国家统一的智慧结晶。“民族团结从来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代代相传的国家脊梁”,带队老师总结道。
  
  返程:满载精神行囊的青春答卷
  
  返程大巴上,同学们围绕“时代责任与青春担当”展开热烈讨论。研学手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对“两山理论”的思考、对长城保护的建议、对红色精神的感悟。“今天亲手种下的树苗,就像我们心中的理想,需要持续浇灌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学生代表在总结会上发言时说。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教学,实现了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革命传统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双减”政策下的实践育人提供了创新范例。武威十五中学带队老师表示:“让历史课本‘站起来’,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让民族精神‘传下去’,正是我们开展深度研学的初心所在。”












 
(责任编辑: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