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乡库车

时间:2014-09-20 08:30来源:新浪网 作者:天山南北好风光 点击: 载入中...

库车小白杏

 

    库车作为新疆龟兹文化的发祥地,孕育出了中国最大的石窟壁画群,早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仪的旅游圣地,可是,让他们醉心的,不但是这儿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还有库车的特色名产小白杏。


    这儿的小白杏,只有铜钱大小,糖份却高达17%,是有名的甜果。成熟季节,街头杏摊色彩斑斓,白色的银光粼粼,黄色的金光闪亮;青里透黄的如翠玉滚珠,黄里透红的似玛瑙落盘。看着这些晶莹透亮的宝贝,双唇未启,口水已溢满两腮。


    库车不愧为中国白杏之乡,对杏的偏爱非同寻常,人均只有二亩耕地的库车,杏树占到了农田的一半多。田埂上、道路旁、水渠边、绿化带里,房前屋后,随处都是杏树阿娜的身影,百亩的杏园更是随处可见,小麦、棉花这些主栽庄稼,只能生长在树荫里。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阳春三月,芬芳的杏花摇曳于库车城乡,吐露着红艳的娇羞,流淌着浓郁的香味,花雨缤纷之中,库车人举办起盛大的青苗麦西来甫,以多采多姿的歌舞迎接即将进行的春耕,踏青的龟兹美女出来了,文人画士跑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来了,库车城随着杏花的绽放又开始了一年的热闹。


    库车种植杏子的历史很久远,不但《晋书》里有明确的记载,从4000年前的哈拉墩古墓到有1700多年历史的苏巴什佛寺遗址,大量杏核仍保存的完好如初。库车人为什么自古就喜爱杏树?原来,库车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龟兹人为了保护这片古老的绿洲,就大量栽种耐碱易活的杏树,防风沙之余还可以落得些易熟的杏子。


    中原有句谚语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是担心吃多了杏子伤胃。可是,库车的杏子,尽管敞开肚皮吃,一人吃下三五斤,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瘪肚子上杏树,颠肚子出杏园”,说出了杏乡人对杏子的情怀。杏子黄了,麦收麦西莱甫又开始了,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杏园里,一边吃杏子,一边唱歌跳舞。小孩们也来凑热闹,坐在杏树下吃杏子,砸杏核,吃多少杏子,就有多少杏仁进肚,不但不会中毒,还可以治咳嗽。


    人到库车,不愁品不到杏子。四月出头,青皮的小白杏还没拇指肚儿大,就甜味十足地蹦上了地摊,一直吃到麦黄梢;秋庄稼刚露头,塔里木河边的塞买提杏,黄澄澄地接上了茬;过了六月天,鸡蛋样大的毛杏子,好象刚刚出嫁的小媳妇,闪着黄里透红的小脸蛋上了市;到了九月份,连枣子都晒成干了,天山深处的小毛叶杏,才如睡醒了的邋遢小伙子一样,拖拖拉拉地泛出些金黄来。


    近几年来,库车经济在石油、煤炭、化工、制造、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开始活跃起来,库车农民也发起了杏财,他们成立了杏子协会,建起了保鲜库,还将杏子晒成杏干、制成杏脯、榨成杏汁、做成杏酱、酿成杏酒,就连杏核杏仁,也雕刻成工艺品,成了游客青睐的玩件。


    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了食品加工、包装、运输、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杏子的价格,过去只值几毛钱的杏子,如今一公斤卖到了四五元,库车许多人家因此盖了楼房,买了轿车,在小康道路上品尝着生活的甜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