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民国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

时间:2014-05-05 08:30来源:中国西北历史网站 作者:马忠 点击: 载入中...

民国青海

 

民国青海

 

  黎丹(1871——1938),字雨民,号无我,湖南省湘谭县人。他是清代云贵总督黎培敬之孙,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取副贡生,先后在江西巡抚夏午诒幕府主办文案、湖南都督谭延凯手下任书记官。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时期任甘肃都督赵维熙秘书。此时,与甘肃有一定势力的人物马麒相识,二人政见略同,相互敬慕。为方便共事,从1914年到1926年,在马麒的支持下,黎丹任西宁道尹长达12年之久。1928年9月任青海省政府委员,1930年1月马麒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即以黎丹为委员兼任秘书长。1931年8月,马麒病故,黎丹拥戴马麟继任,仍襄赞政务。1933年,经第九世班禅和邵力子等的支持,黎丹当选为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后由南京返西宁,于1934年组成西藏巡礼团,前往拉萨,探讨藏文经典,深入了解西藏和祖国边情。1938年病逝湖南,终年67岁。


  黎丹居青近20年,对青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等事业的开拓、发展,策划了许多积极的策略,并多有建树,在青海近现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茅庐献定海拓边 统权力为建省奠基

 


  辛亥革命后,青海地方建制仍承清制,由西宁道、西宁府、青海办事大臣三权并立,各布政令。1912年9月,中央政府命甘肃实力派人物马麒就任西宁镇总兵一职,马麒即开始延揽人才,因黎丹与马麒此前已相识。当时黎丹认为马麒为人豪爽,胸阔志远,以开拓青海、恢复西藏为已任,知人善任;马麒赏识黎丹才识过人,熟悉边事,处事稳重老练,擅长诗词书法,就聘他为幕宾。从此马麒每遇军政大事,必求教于黎丹,黎丹也为之倾心出谋划策,致力于青海地方边政事业,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3年2月,北洋政府裁撤西宁府,改循化、巴燕戎格、丹噶尔、贵德等4厅为县。西宁道下属西宁、大通、碾伯、湟源(原称丹喝尔)、巴燕戎、贵德、循化7县。此时黎丹深谋远虑,给马麒制定了“定海拓边”的一系列策略,得到马麒的赞同。1913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马麒委派其弟马麟到青海蒙、藏地区拜会、结交、联络各盟长及千户、百户等民族上层人物,同时鼓动由清代西宁知府改任民国青海办事大臣的廉兴作主持人,在青海湖畔察汉城举办“祭海会盟”活动。这次祭海活动,名义上是一次由官方出面主办的祭祀青海湖神活动,实际上是将蒙、藏王公头人会聚在一起,宣传辛亥革命,实行五族共和,拥戴中央推导新政的活动。在举办这次“祭海会盟”活动后,由黎丹主持向北洋政府发去电报:宣布中央德意,使之祭海王公,咸晓然于民国共和之宗旨。并表示“以率属而景从。”事后,袁世凯传电嘉奖了马麒这一举措,并正式委任马麒为“蒙番宣慰使”一职。其电文为:


  大总统令:西宁镇总兵马麒熟悉边情,晓畅戎机,此次劝导该处附近喇嘛赞同共和,尤微恩信远孚;应令兼充西宁一带蒙番宣慰会办该处防务边务,遇有重要事件随时协商张护督(即张炳华)、廉长官(即廉兴)妥为筹办,务臻周妥,以付倚望。从此,马麒掌握了西宁道的兵权和青海地区蒙番事务的部分管理权。马麒为了进一步统一军政权力,于1914年将黎丹推荐为甘肃省西宁道尹,管理西宁道下属7县的行政事务。黎丹在职期间,恪尽职守,在开拓青海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办了许多好事。1914年廉兴在西宁设立“青海皮毛公估局”,征收蒙、藏地区皮毛税款,引起蒙、藏王公头人的不满,蒙、藏各王公呈文控告廉兴“图谋不轨”,北京政府照准查办。1915年10月北京政府批准,“青海办事长官”一职予以裁撤,同时改“西宁镇总兵”为“甘边宁海镇守使”,任马麒为甘边宁海镇守使兼青海蒙番宣慰使,黎丹兼镇守使署总务处长。至此,青海军政大权始归于统一,从而结束了有清以来青海地区三权分治、政令不一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黎丹作为马麒的首席幕僚,深谋远虑,倾心辅佐,起了很大作用,也为青海的发展求得了一个新起点。


  1925年1月,北洋政府段祺瑞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1925年9月,冯玉祥派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率部从包头,经五原、磴口、宁夏、中卫、一条山进入甘肃兰州。当国民军进军甘肃时,甘肃全境则由8个镇守使各领一方。他们是:驻宁夏的马鸿宾、驻凉州的马廷襄力、驻甘州的马、驻西宁的马麒、驻天水的孔繁锦、驻平凉的张兆钾、驻肃州的吴桐仁、驻河州的裴建中。刘郁芬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他以国民军驻甘肃总指挥的名义,宣告代理甘肃军务督办,并召开军事会议,出示布告:决定全省军队统一归督署指挥,各镇不得自由调动。他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同年11月以“对抗政府”的罪名诱杀了前陆洪涛所部甘肃第一师师长李长清、包玉祥,取消了第一师番号;1926年初,镇守天水的孔繁锦、镇守平凉的张兆钾联合反冯,被全部消灭,趁势撤销了甘州镇守使马的官职,并以国民军师长赵席聘替代河州镇守使裴建中。冯玉祥势力进入西北后,充分利用军阀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依次剪除这些军阀。当时坐镇青海的西宁镇守使马麒处境危殆,疑虑重重,故表现出表里不一的心态和做为,致使力主欢迎国民军入青的进步人士周希武、朱绣等人,遭其杀害。黎丹为顾全大局,力主镇静,委曲求全,坐观时变,使马麒在陇东反冯战争、接受宁海军改编、马仲英河湟事变、1929年青海建省和孙连仲任第一任主席等一系列政治危机中左右逢源,终于化险为夷,渡过难关。黎丹当时表现出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正直和政治家的气度,他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使国民军在入甘期间始终未能与马麒公开决裂,反而让马麒保存了势力,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在客观上也使青海各族人民幸免于兵燹大祸。1926年10月,冯玉祥撤销马麒的甘边宁海镇守使、青海蒙番宣慰使任职,提升为青海护军使,同时改西宁道尹公署 为西宁全区行政长官公署。黎丹为马麒“保存势力,以图将来”计,主动让马麒提请冯玉祥派员接替自己西宁道道尹一职,冯玉祥便派文化教育方面的知名人士林竞为西宁行政长官。而他隐退到南京,潜心研究藏传佛教。1930年国民军东调参加冯、蒋中原大战,青海省遂脱离国民军控制。马麒、马麟兄弟先后任青海省主席,黎丹被委任为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再次来青海任职,为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调整查明玉树归属 倾全力保青南稳定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密谋称帝,无意御外。各帝国主义列强趁此机会,纷纷图谋瓜分中国。英帝国主义早已垂涎西藏,这时通过在西藏上层培植的亲英势力为内应,公开策划“西藏独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