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钟鼓楼:东来西往丝路第一楼

时间:2014-01-16 08:24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刘小雷 点击: 载入中...

永昌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内置钟、鼓,晨钟暮鼓,声闻四达,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2006年,永昌钟鼓楼荣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我听见了在悠远的时空中,有晨钟暮鼓应和着自己的心跳

 

 
 
  四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我们驱车抵达永昌县采访。刚一进县城,记者就远远地看见,在宽阔的街道尽头原本四街交汇环形岛的位置上,有一座美丽的钟鼓楼牢牢地屹立在那儿。在周边参差不齐的现代楼群映衬下,它仍然保留着古建筑所独有的沧桑和傲岸,显得那么卓然不凡。
 
 
  采访车围着它绕行,我内心生出一个奇异的感觉:永昌境内伸向四面八方的道路,都是从它这儿出发,或者向汇集。
 
 
  没有权威数字说明国内大小城市究竟有多少钟鼓楼能够遗存至今不过我知道,但凡有钟鼓楼的存在,这座城市就有了空间观念上的独特的美学意味。
 
 
  河西风大,晚风像波浪一样连绵不息,我似乎听见了在悠远的时空中,有晨钟暮鼓应和着自己的心跳。
 
 
  遥看永昌的钟鼓楼的雄姿,让我想到了美国着名诗人斯蒂文斯在《坛子的轶事》中的诗句。
 
 
  “我把一只圆形的坛子/放在田纳西的山顶/凌乱的荒野/围向山峰/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不再荒凉……”有人解读这只田纳西的坛子可能是艺术和想象力的象征,田纳西荒野是自然界的象征。那么,钟鼓楼之于永昌县,是什么意义呢?木质砖石的运用和钢筋水泥土的堆积,感觉是如此的迥异。
 
 
  唐时,诗人白居易写下“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这样从容淡静的诗句。
 
 
  难怪他有点感怀,所谓“鼓楼之设,必於中城,四达之衢所。”也就是说,钟鼓楼应建在市中心,报时的钟鼓声将会响彻百里,安排和提点着古人的起居出行的日常生活节奏。
 
 
  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晨钟暮鼓”这个词组的搭配不同的是,古代的报时制度最早也有“晨鼓暮钟”的。
 
 
  比如东汉末年的蔡邕《独断》曾经记载:“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说明汉代报时是“晨鼓暮钟”制。而与汉代相反,唐代实行“晨钟暮鼓”制,钟鸣开城门,万户活动。鼓响关城门,实行宵禁。
 
 
  清代原规定钟楼昼夜报时,乾隆后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
 
 
  我们的车围着钟鼓楼绕行一周。
 
 
  与白居易所吟咏的长安宫廷钟鼓楼的雍容华贵气度不一样的是,永昌钟鼓楼的一砖一瓦都似乎浸润着一种边塞的气息。
 
 

 

  永昌钟鼓楼的一砖一瓦都似乎浸润着一种边塞的气息

 

 

 
  天色已晚,当地的摄影家冉生国建议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再来看钟鼓楼,他说日出前后的光影更能从细微处呈现它的魅力。
 
 
  冉生国解读说,永昌钟鼓楼的边塞气息与永昌县城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的独特位置有关:
 
 
  永昌县自古以来,是汉、唐中外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它地势险要,祁连山、龙首山东西横亘于县南和县北,在县域西部的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大黄山(古焉支山)独峰耸立,突起于南北两山的走廊中间,形成了十五里山口狭窄的地段,称河西走廊“蜂腰”地带。这里历来是边卫关、兵家必争之地。《甘肃通志稿》赞叹永昌“面祁连雪峰,枕金川之水,云川经其西,涧水绕其东,控扼甘凉,屹为雄镇;襟山带水,战余有资,西北之孔道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月氏族就在这儿放牧,汉初匈奴破月氏,又为昆邪王所辖,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陷于吐蕃,至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义潮收复河西诸州,历时97年。宋景德年间(公元1007年)又被西夏所据,在此置永州,达二百年。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出兵西夏,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赐永昌府,至元十五年,永昌城又为元代永昌路的治所。
 
 
  正因为永昌曾为多民族先后管辖,反映在钟鼓楼这一古建筑上,具有蒙、汉、党项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体的风格。
 
 
  第二天早晨6时30分以后,记者再次来到永昌钟鼓楼。阳光铺排在它的砖墙、檐瓦上显得温暖平和。
 
 
  钟鼓楼就像一位温柔敦厚的长者,安详地“注视”着路口三三两两的行人,在它上方不停起降的鸽群和近距离观察它的我们……
 
 
  永昌钟鼓楼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分楼阁和楼台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台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两道拱门纵横其中,通达四街。
 
 
  欣赏古典建筑,悬挂其上的匾额、楹联所体现的辞句文采、书法功力必不可少。
 
 
  永昌钟鼓楼上每面挂匾三块,四面共书十二面挂匾,均是全国着名书法家书写赞美永昌之词。匾文为:“金阕迎恩”(东下)“民淳俗美”(东中)“丽日摩云”(东上);“云锦天香”(南下)“奎壁联辉”(南中)“文运天开”(南上)“玉关通道”(西下)“怀柔西域”(西中)“中天一柱”(西上);“威宣沙漠”(北下)“保障金川”(北中)“声闻四达”(北上)。其中的“民淳俗美”、“中天一柱”、“声闻四达”,最能反映永昌的特点。楼门上的对联也是豪气逼人:“暮鼓晨钟河西前秦曲,东来西往丝路第一楼”. (责任编辑:陈冬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