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上的孔子学院:中哈友谊的使者和纽带

时间:2013-10-22 08:16来源:华夏文化传播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我要去中国,我想去北京上大学。"谈到自己的未来,16岁的鲁斯兰 (Ruslan)笑着说。他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学习了4年,是这个学校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学生。听说记者们来自中国,他和班上的同学神情立即活泼起来,纷纷争着用中文向记者提起问题来。有一个学生还用中文朗诵了自己写的诗。


  自古以来,中亚地区就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2000多年前,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随着中国与这些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有很多中国公派汉语老师,也有很多中国公司和商人,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汉语课,加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当地人民对汉语、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当记者在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城市行走时,总能遇到热情的当地人用中文"你好"和记者打招呼。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鲁斯兰(Ruslan)和他的同学们听到记者问都知道中国的那些城市时,一口气报出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写城市。


  从孔子学院学成之后,许多学生会选择去中国的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则在一些当地的中资企业找到了工作。孔子学院不但让学生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也大大增加了他们将来的就业机会。

 

 

  一件时尚的事情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芳介绍,塔什干孔子学院是在中乌两国最高国家领导人见证下成立的。2004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建设塔什干孔子学院的协议,2005年5月,塔什干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学院地处塔什干市中心,建筑面积达370多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语音室、教师、图书馆和活动中心,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图书阅览、卫星电视收视、音像资料播放、网络查询等服务,并可举办汉语竞赛,发展教学研讨与交流等活动。


  建院5年来,在中国国家汉办、兰州大学以及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塔什干孔子学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自2007年以来,连续两年被孔子学院总部评为"全球最佳二十所孔子学院"之一,乌中双方院长也曾先后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6年起,学院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设立初、中级班11个,共招收学员500多人,总计授课近600课时。学生中儿童班年龄最小的8岁,成人班年龄最大的63岁,当地人民对汉语学习热情还在不断升温。


  在塔什干孔子学院的一个初级班里,记者见到了一对姐弟,弟弟今年10岁,叫阿佑卜轰 (Ajubhon),姐姐14岁,叫诺扎宁(Nozanin)。弟弟还特意为记者用中文唱了一首"新年快乐"的歌曲。来自国内咸阳师范学院的志愿者李老师告诉记者,在这里,许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到孔子学院来学习,学习汉语不仅是一种需要,还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

 

 

  友谊的使者和纽带

 


  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国家汉办)分别在哈首都阿斯塔纳与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开办了两所孔子学院。2009年底,胡锦涛主席在访哈期间还专程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道看望了孔子学院的师生,鼓励两国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合作。


  从1999年开始,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Al-Farabi Kazakh National University )就与中国兰州大学合作设立了汉语中心,2002年发展成为今天的孔子学院。如今阿拉木图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设有外贸、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方向的汉语翻译培训班并向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学院的外方院长阿斯力别克夫?阿克木江(Asylbekov Rahymjan )博士毕业于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东方语言系,他告诉记者,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的任务就是为有志于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以及从事与中国相关问题研究的人士提供学习的机会;扩大哈萨克斯坦汉语人才培养的规模,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建芳说,通过汉语教学在哈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哈国学生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他们将成为连接中哈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和纽带,为中哈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为中哈人民世代睦邻友好做出贡献。


  目前,已经有近3000名学生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毕业,他们其中有的去了中国在当地的企业如中国工商银行等。现在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的一秘就是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出来的学生。

 

 

  丰富多彩的活动

 


  除了语言教学,各地孔子学院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进一步扩大孔子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让当地人民更真切地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魅力。


  5月,一个主题为"魅力汉语、精彩世博"的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日前分别在埃及、哈萨克斯坦、瑞士等国举办。


  在哈萨克斯坦,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政治部主任任仕、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副校长奥任汉罗诺夫(Orunhanov )出席了此次比赛并先后致辞。奥任汉罗诺夫表示,中国作为哈最大的邻国,哈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日俱增,相信中文教学在哈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来自阿拉木图市及周边地区大学的18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参赛选手们围绕中国国情知识、汉语语言能力及包括中国歌曲、舞蹈、曲艺、杂技、乐器、书法、绘画、剪纸、武术在内的中国文化技能等三个部分展开激烈争夺,选手们幽默风趣的表演不时引来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和外国语大学以及国际哈中语言学校的五名选手获得了参加5月下旬在阿斯塔纳举行的哈萨克斯坦赛区决赛的资格。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在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和中国兰州大学的共同合作努力下,成功举办首届春节文艺联欢、中国文学讲座、汉语桥选拔赛等活动,合办乌兹别克斯坦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预赛,组织乌籍汉语教师赴中国培训,并推荐当地学生赴中国留学。


  2010年3月为庆祝中国春节,塔什干孔子学院举办大型活动,邀请到来自世界近50多个国家的大使夫人和众多国际组织驻塔什干首席代表夫人共70多位嘉宾前来参加。


  活动分为两部分:中国文化展示及歌舞表演。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向大家介绍中国书法艺术和展示中国功夫茶,并同大使夫人们一起书写"福"字,以庆祝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到来。


  孔子学院学生还为大家表演了中国民族舞蹈《采茶舞》、中国武术、太极拳及中国现代歌曲,让大使夫人们感觉来到了中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拨开“九重白宫”的历史断层
  • 额济纳——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 伊犁:身边的历史与记忆
  • 古丝绸之路——商品交流
  • 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 穿越神秘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历史的足迹前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