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子饮马池:京兆驿在这里留下马的传说

时间:2012-11-07 10:04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薛雯,尚洪涛 点击: 载入中...

市八中还保留着一个饮马石槽,现在用作洗手水池

市八中还保留着一个饮马石槽,现在用作洗手水池

饮马池南口

饮马池南口

马厂子街景

马厂子街景 


 

  在东大街中段路南道路密集的城区中,有两条和“马”有关的巷道——马厂子和饮马池。这两处地方相距不远,它们之所以都以“马”为名,究竟是巧合还是有着其他的缘故呢?

  两条与马有关的街道经常被搞混

  常有人将马厂子和饮马池搞混,一来它们名字中都有个“马”字,二来它们本身距离很近,同为东大街中段路南的普通巷道。相比较来讲,马厂子笔直,南起东县门东端,北接东大街,长五百余米;饮马池弯曲,南起东县门西头,向北行一段后朝西折最终与菊花园相交,全长三百多米。它们都历史久远,是明清时就已有的西安城老街巷。

  或许是由于直接连接东大街的原因,马厂子不仅宽敞,也顺带把东大街熙攘的商业氛围沾染来一二。街道两侧人行道上,一家挨一家开着服装店、小餐馆,不时有客人光顾。2011年12月底,正值圣诞节、元旦来临,店家透明的玻璃橱窗内外,精心布置着色彩缤纷的喷绘、装饰品,即使不进店,路人一样能感染到温馨的节日气氛。在马厂子路北段与东大街相交的地方,是一处大型建筑工地,里面正紧张施工,据了解,根据规划,不日,这里将是这片老城区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标志型卖场。

  而仅仅二百米开外,饮马池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饮马池巷子狭窄,顺着窄窄的巷子南口往里走,路边多是居民院落,偶然出现一两家窄仄的老式小门脸,望进去,搭盖的民房样式比较普通,寻常多见。两侧人行道时宽时窄,并不规整。走过大约一百多米,道路向西折过90度,不用再走,就能看到前方尽头的菊花园了。路边有间酒吧,白天却不开,倒让饮马池显得安静。

  虽然景象各异,但两条街巷看上去和西安的其他地方并没有特殊之处,那么它们曾经真的会和马有关么?二者之间又是否存在着什么关联?

  一个养马一个饮马 都为京兆驿服务

  要解开这个答案,就得从明清西安府驿站之一的京兆驿说起。古代没有像现今社会这样发达的邮政物流条件,邮件主要靠人力往来奔波传递。而驿站,就是专门供传递官府文书、军事情报的差役或者来往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明清时候的京兆驿,是西安府的总站,由知府管辖。根据明万历《陕西通志》卷首陕西省城图所绘,京兆驿位于府城东南咸宁县署之西,即现在的菊花园、饮马池一带。

  那马厂子、饮马池又和京兆驿有什么关系呢?在古代,马飒爽的雄姿,不仅让它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对象,它矫健、剽悍的特性还使它成为驿站最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正所谓“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对驿站来说,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京兆驿饲养马的马场,就在今天的马厂子一带;而西边的饮马池,则为京兆驿马场的饮马之地。

  从一些史料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马场圈养马匹数量常有变动。据《明清西安词典》介绍,明嘉靖龚辉《全陕政要》记载,明朝时,京兆驿有“上中马各一十八匹,下马四匹。驴四十头,南马九匹”。到了清乾隆时期,《西安府志·建置志》记载,清时京兆驿“额设马五十六匹,夫三十三名。”驿站里如此多的马匹,需要有专门的场所饲养,饲养之地就选在了距离驿站的不远处、咸宁县署之东的地方,马厂子一名也就从这里来了。

  有人提出马厂子其实应为马场子,但是据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考证,在清代的许多文图资料中,都写为马厂子。他认为这是由于古代“厂”与“场”意思相近、通用的缘故。大约是因为“场”更符合现在的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时路牌还用过一段马场子,但后来又统一改回了马厂子。

  当年的马场内有马厩及马夫的居住场所。当往来的官员、差役住宿时,马匹可得到休整、更换。所以马场的功能与驿站的存在关系密切。因而,等到了清末,随着通信业的发展,驿站功能老化,马场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马场没有后,沉重的青石马槽并没有一下消失。70岁的老住户段百秦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他在附近居住时还见过很多马槽,大约一米六到一米八长,半米多宽,大小并不完全一致,后来看到有农村来的人把马槽收走了,可能是家里有牲口,拉回去继续作牲口料槽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青石马槽还有一个保留了下来,就在如今的西安市第八中学内。2011年12月20日,在八中退休教师余寿亭老人的指引下,记者在校园里见到了这个有几百年历史的马槽。马槽看上去挺大,约3米长,半米宽,半米多深,整体由青石砌成,呈青灰色,不完全平整,有一些纹路,侧面刻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马厂子还留下了青石槽诉说历史,但饮马池却丝毫找不到当年“饮马之地”的痕迹了。可如果将时间倒回到古代,饮马池会是怎样的景象?在唐代,今饮马池一带位于皇城东城墙之外、外郭城之内崇仁坊的西部。明代时西安府城向东扩,昔日的东城墙一带开始成为居民住宅区。这一大片区域,就包括了饮马池附近。而在饮马池的北段偏西的位置,曾经有一个大水池。

  关于这个水池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为了方便京兆驿饮马而人工开挖的;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唐末皇城改建后,由东城墙外的城河低洼处自然形成,与此类似的还有曾经的菜市东坑(今新城广场东南角)、桃园新村(今皇城东路)及西号巷等六片低洼地,它们合称六海坊,而其中的饮马池就被紧邻的京兆驿用作了饮马之地。

  尽管对形成认定不一,但两种说法对池水来源却是一致的,都认为池水引自流经咸宁县署附近的龙首渠。乾隆年间,龙首渠的入城水门被废弃,自此龙首渠不再入城,饮马池后来就慢慢干涸了,继而被填平。

  马厂子曾经矗立着南城城墙

  虽然不像饮马池那样有过一定的水域面积,但马厂子地貌上的变化也绝不平淡,这种变化,纵使今天的我们在那里走上百十个来回,也断然想象不到——在清朝其中的大约一百年间,马厂子并不是普通的巷道模样,那里,还建起了一堵高大的城墙。

  这是一堵什么城墙呢?在清朝时间,西安城内还有城中之城,如东大街以北,有满族人居住的满城。而马厂子这里的城墙,就是在满城南部建造的另一座小城——南城的西城墙。据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张永禄介绍,南城建造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位于府城东南隅,里面驻扎着汉军八旗兵。南城的东、南两界利用了西安城的东城墙和南城墙,北墙利用了满城的南墙东端,只有西墙为新建,这堵西墙的位置就是沿着今天马厂子、东仓门一线。不仅如此,在马厂子和东县门交会处还开有一道城门,叫做“通化门”,供人员进出。 大约一百年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南城内驻扎的军队奉命调出,南城地区归于咸宁县行政管辖,原来的南城不再封闭,为了恢复通行,南城西墙被拆除,不过,通化门继续保留,在光绪十九年的《清西安府图》中依然存在。

  居民齐动手 饮马池告别了泥土路

  今年83岁的张佩玉老人1958年住在饮马池附近,并从那时候开始担任东县门居委会主任,负责着饮马池、东县门、县门北街、五福巷一带的居民事务,一直到2000年社区成立才卸任。可即便如此,张奶奶对饮马池的来历也是一知半解,“我刚到这儿时,听老人说过这里因为原来有饮马的水池,但谁也没见过,想必很早就填平了。”不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事,张奶奶可是很有发言权,“路烂、房破、吃水难”几个词几乎脱口而出。

  张奶奶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厂子和饮马池都是一片一片的居民区,大部分是土平房,只有少数瓦房,有的土墙都破旧得不成样子。饮马池路东的房子能好一点,住过军官眷属,房子有玻璃门窗。马厂子热闹些,店铺多,主要集中在二道巷口附近,开着馄饨铺、煮馍店等。饮马池相对偏僻,一家一户的小院子,里面堆着柴火、木炭,冬天还有一些过冬的蔬菜,也就是白菜萝卜之类的,上面盖个草帘。那时做饭还是靠拉风箱的土台灶,后来才陆续改成烧煤灶。条件好的人家吃水靠外边拉来的“甜水”,条件不好的洗衣做饭都用自家的井水,也有的人家得去县门北街尽头的东县坡担水。上世纪六十年代,居委会与自来水公司协调,饮马池、东县门路边才通了自来水,一条街一个公用龙头。饮马池的水龙头在中段路西,前几年才拆除,是几条巷子中保留时间最长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饮马池里还有一家国营煤厂,附近街区的居民都得到这里来拉煤。买煤得挑日子,晴天还好,雨天就麻烦了,因为在1972年之前,饮马池里的路面相当糟糕,“坑坑洼洼,下了雨就成泥潭咧!穿浅腰的胶鞋都不行,踩一脚陷进去可能连鞋都拔不出来了!”买煤能挑时间,但是,看病怎么办?当时,一个赤脚医生服务站也在饮马池里,看病的人只得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趟过去,孩子必须由大人背着,要不就走不进去。

  正是这些原因,1972年,由东县门居委会出面,找到相关下水道公司,达成了对方出料出技术、居委会出人力的修路协议。那一年的夏天,饮马池一带格外热闹。这种热闹,是由人们脸上、心里的兴奋汇聚成的。“当时群众都赶来帮忙。铺石子的、给大家烧开水的,连八中、二十一中的学生都来支援,负责挖地的工作。他们干活全是义务的,很感人!”这样的场景前后持续了两个月,饮马池正式告别了泥土路。

  张奶奶说,几十年一晃过去,若不是遇上采访,都没发现这里变化这么多。

 

  民间记忆
  解放前在这一带见过木轮牛车

  木轮牛车、胶轮马车、自行车、电动车、汽车……70岁的段百秦老人目睹了几十年间交通工具的一项项进步。不过,在感叹社会发展之余,老人对曾经在马厂子、东县门一带见过的木轮牛车仍津津乐道。

  段老先生说,木轮牛车是解放前多见的运输工具,坚固耐用,载重量大。前面是一头老黄牛拉车,后面木架子车上驮着大包的粮食、成捆的蔬菜,给城里一些地方送货。牛车的速度很慢,赶车人一般就在一旁跟着走。车轮是木制的,因为木头不耐磨,又用铁钉在木轮上包一圈,使它行驶起来不易开裂。不过行走起来路面与车轮硬碰硬,让木轮牛车比较容易伤路面,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这种车就不太进城了,取而代之的是胶轮马车。在解放后,不管拉砖瓦、石灰,还是运输蔬菜、粮食,都能见到胶轮马车的身影,“哒哒”的马蹄声常在路上响起。南门外,原来还有过一个大的马车店,卖缰绳、胶轮等物。到八十年代,马车就渐渐少见了。同时,1958年前后,自行车开始多了起来。段老先生还记得,当时饮马池对面的西号巷里有一块空地,大家都在那里学骑自行车,好不热闹。大约在文革前,东县门附近驶过的汽车多了起来,并一直发展到如今的车水马龙。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