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警世录:哭泣的江河源

时间:2012-03-31 16:56来源:未知 作者:朱祥 点击: 载入中...

长江源头
 

  在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在巍巍耸立且终年积雪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以及可可西里荒原的托举下,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流缓缓而下。这块总面积达2000余万公顷的高地上也曾林木葱茏,山青水秀。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不加快治理和保护,再过几十年这里将是黄沙肆虐、江湖干枯、炊烟断绝。

  ●草原沙化,风光不再,牛羊食不果腹

  在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源头干流流经一个纯牧业乡——扎陵湖乡。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紧靠扎陵、鄂陵两湖,以前被公认为是全县牧草生长最好的地区。然而,如今大片大片的天然草场已变得沙迹斑斑,毫无生机;瘦弱的牛羊在半沙半草的山涧、平滩上艰难地拣食着青草。

  56岁的索保老人从小在扎陵湖边放牧。他说,10年前这里的牧草少说也有30多厘米高,在湖周畔草场上放牧的人家有四五十户。而现在,这里的牧草又少又低,牛羊根本就吃不饱,原来的牧户多数都走了,只有五六户还在支撑着。

  据当地乡干部讲,70年代末,全乡牧民每年可从草场上割来10万公斤干青草以备冬春抗灾,现在不要说割,即使是在牧草长势最好的季节,千里草原上目之所及,也是沙多草少。现在,全乡近29万公顷的可利用草场中,82%的面积已严重沙化,青草稀稀拉拉,根本就不像是草原了。

  实际上,玛多县其它地区的草场退化、沙化程度远比扎陵湖乡严重得多。县长更确说,目前全县6个牧业乡总共250余万公顷天然草场中,至少七成以上已属重度沙化。这几年,玛多县的草原沙化面积仍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加。由于牧草稀少,每年冬季到来时,全县1535户牧民中有40%以上的人家被迫弃家而走,第二年春天再回来。

  ●“生态难民”的凄凉

  在江河源头,遍布四野的鼠类早已将尖嘴利爪伸向了草原。记者先后走访了地处三江源头的8个县、10个乡,沿途每到一地,鼠类横行,四处打洞,将大把大把的青草从牛羊嘴下掠走,牛羊常常食不果腹。

  班玛县地处澜沧江上游干流大渡河上游,因境内分布有大面积天然林,气候小环境在果洛州最好。但近年来这个县境内各地日趋严重的鼠害已对区域性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在知钦、玛可河、多贡麻、达卡、吉卡等乡,牧民们一致反映鼠类已给他们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危害。位于县境内西北部的达卡乡共有7.7万公顷草场,其中1/3以上已成为鼠类的“天堂”。在邻近的国家级贫困县达日县,情形更为可怕:目前这个县草原总面积的52%以上已被鼠类侵袭。在鼠害发生区,平均每不到700平方米的草场上,鼠洞就至少在百个以上。鼠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因鼠类、“黑土滩”以及草原沙化等综合危害而被迫外出的牧民在果洛、玉树两州所辖的十几个县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些人实际上已在环境压力下沦落成为居无定所的“生态难民”。

  ●“万水之源”的尴尬

  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南部高原被誉为是“亚洲水塔”。这里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又多沼泽湿地,原是青海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上雨水较丰的地区。但近年来冰川退缩、湿地变旱、江河湖泊断流干枯的现象在这里日趋严重。

  果洛玛多县曾因湖泊星罗棋布而享有“千湖之县”的美誉。前几年,这个总人口仅1.07万的牧业县境内水域面积还达到20万公顷,人均约19公顷;全县大小湖泊多达4077个。也就是说,除了数十条大小河流外,玛多县平均每2.64个人就拥有一个湖泊。而到1999年夏末,这里的湖泊中半数以上已完全干枯,所余湖泊中的相当一部分也正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且面积在快速萎缩!因地下水源补充不足,曾四季不断的大小河流中有的时断时续成了季节河,有的则直接断流,只留下干涸的河床。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6月,横贯县境的黄河源头干流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跨年度断流,时间长达半年以上!

  青草不在,碧水难觅。江河湖泊的断流干枯给牧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冬格纳措湖是玛多县第三大湖,近几年水位下降了二至三米,周边十几个小湖已基本消失。1999年夏天,当地的597户牧民(共2981人)和近12万头(只)牲畜的饮用水源断绝,牧民们迫不得已赶上牛羊外出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去找饮水点。玉树全州所辖6县中共有中小水电站26座,年发电总量才1.7千瓦,而且现在这些电站中大部分因严重缺水而不能正常运转,有5座已停止发电。

  大水变小,小水变枯,地下水位快速下降,许多湖泊和湿地已不复存在……三江源头地区严重的缺水危机期已经到来。

  ●青海兴建保护区

  除了自然原因外,过度放牧、采樵、淘金、挖取冬虫夏草等人为破坏是造成三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政府已决定用粮食换取草场和森林,以控制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青海省已经宣布将用10年时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6万公顷、荒山73万公顷的任务。2000年是青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第一年。青海省计划退耕还林还草1万8千公顷,人工造林种草3万8千公顷。

  平均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是中国野生动物聚集数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几年前,这里的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屡屡遭到偷猎者的袭击。

  2000年6月,中国有关部门宣布,不久将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建立一个大型自然保护区。这一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三江源头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不受干扰和破坏,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三江源头水资源洁净并能持续补给,保证中下游地区水源充足和生态环境安全。

  这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将达2360万公顷,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成。根据计划方案,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仅次于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第二大自然保护区。这一保护区建成后,将与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航拍中国》第二季之甘肃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 四川现恐龙足迹 为亚洲首次记录蜥脚类足迹新属
  • 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呈现西部千年的史诗(视频更新)
  • 西安三所小学记录三个王朝那些事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