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杨巨川(2)

时间:2011-12-28 11:57来源:《世纪》 作者:马天彩 点击: 载入中...

  巨川先生身在湘西,日夜祈盼中国富强,世界和平。1907年,巨川先生留日期间结识的友人吴斌孟卿过麻阳、专程看望巨川先生,他们在谈到中日关系时,巨川先生将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比作唇齿相依,由衷地期望和平共处。他在《日人吴斌孟卿过麻阳,示诗索和次原韵》中说:“故园遥怜秋菊好,锦江快覩月华圆。亚东永久依唇齿,预上同和颂一篇”,此诗与姚雪垠的“谁谓扶桑隔海远,一衣带水绾芳邻”的名句一起被中日人民广泛传颂。期间,巨川先生还写下了:“桥门璧水中霄梦,扶杖何年观太平”;“苍生可有更生望,北里官家号太平”等祈盼和平,拯救苍生的诗作。

  巨川先生虽将新、麻两县治理得偏安一方,但此时的中国,外强虎视,民心思变,政局不稳。巨川先生日夜忧虑国事,劳心过度,加上不服水土,患了“湿热泻下”症。因县邑医疗条件有限,故于1911年初夏,辞去县令职务,赴长沙暂居,一面就医一面关注国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就职临时大总统,身为同盟会员的巨川先生欣喜不已,在病中写下了“香送梅花腊鼓残,争看除夕月团圆。新词优孟初开幕,华祝臣民尽免冠”的祝词。同时还敏锐地看到“大使緍钱输卜式,汉家盐策问桓宽。阳生自是回春始,且耐图消九九寒”。认为中华民国成立,只是“春始”,后面的征途还长,还有“九九寒”,其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特别是辛亥革命后,革命力量尚弱,政局不稳,袁世凯一心想复辟,巨川先生甚忧,赋诗曰:“南北纷争意见多,陡然平地起风波。一隅竟尔牵全局,五族何时戴共和”。

  巨川先生心怀国事,原拟前往南京、北京,但因军阀割据,道路难行,又因病势未去,“庸医不解培元气,归去来兮鬼载车”,于1912年抱憾由湘西转道陕南,回甘肃兰州治病。

  1913年,巨川先生病初愈,应旧友时任甘肃省财政厅厅长王南轩之邀,任财政司科长。巨川初上任时心怀煌煌抱负,一心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甘肃财政作一些贡献,可惜一个小小科长,能量太小,有心救世,无力回天,数年科长当下来,巨川先生许多想干的事干不了,却又不得不干一些不想干的事。于是,巨川先生于1917年辞职。后又在王南轩的力荐下,出任甘肃靖远税务局局长。在靖远期间,巨川先生既忠于职守,又关注民生。他曾为靖远敷文小学题楹联两幅,即:“声光电光,本富强胚胎,愿诸生求擅精微,异日模欧范美;修齐治平,是圣贤事业,趁此际学赋体用,他年斡国栋家。”“文化本肇羲轩,数千年规矩常存,愿诸生穷古通今,由祈知发明旧学;武功侈谈王赵,二三子追维直上,冀异日凌欧驾美,以中国雄视列邦。”在这两幅对联中,巨川先生提倡若以现代科技培养人才,就一定能超过欧美,这个思想与当今普遍推行的素质教育相吻合。可见巨川先生教育思想的超前。至今,这两幅楹联还在甘肃教育界广为传颂。

  巨川先生心系人民,奉献中华的高风亮节,在甘肃留下了极深的影响。1921年巨川先生被选为甘肃省议会议员,他不负众望,勤政廉政,对省政建设,政策条规,民情民生,屡有建言,但又过于直白,以致遭到地方权贵的反对,接踵而来的恶意中伤,使巨川先生身心倍受煎熬。

  1923年,年逾半百的巨川先生调任敦煌。敦煌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但当时政要们对其价值并不认识,随之而来的,是敦煌珍物多次被大规模劫掠。敦煌的发现史,同时又是文物流失史,中国的耻辱史。

  巨川先生到任时,莫高窟中居住着300多白俄游勇,他们在窟中营火造饭,还不时刮取壁画金粉或铲据壁画换钱,个别不法分子也纷纷效仿。巨川先生先将300人迁出莫高窟,明谕告示,严行戒禁,不但派专人管理,还筹款对石窟进行修整,有力地保护了莫高窟。

  敦煌地处戈壁,干旱少雨,罡风不断,尤其是水源奇缺,百姓苦得“十里寻一担水,一年洗一次澡”。巨川先生对百姓的苦难充满关注和同情,以解决民瘼为已任,他早出夜归,寻水源,修水渠,挖水井,修规约,调纠纷,为之废寝忘食,有效地解决了水荒问题。

  民谣曾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民国多贪官,坐朝堂者贪,地方官贪,奉命的钦差也贪。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官小官相庇护,层层搜刮侵吞民脂民膏。有人说宦海有同大染缸,巨川先生却能洁身无染,当官不当官一样穷,穿的是布衣青鞋,吃的是粗粮淡饭。至今,敦煌县志还记载着巨川先生的二则轶事:“一日秋征,(巨川)往省视,见仓吏科量不平,大怒,立斤逐之,还其盈余于民。仓吏则其弟也。又一日尝接省使至,略备一餐,餐惟肉一盂,余则蔬数盏。使者笑曰:忽乃太简乎?公(巨川)曰:丰亦何难,但不使百姓出冤孽钱耳!平日两餐,唯蔬蒿寒菹而已,其廉约屡如此。至今敦邑父老谈及廉直吏,民国以来一人而已。”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当代“文成公主”在藏记
  • “大唐西域记”最早写本新解:玄奘和高昌王室关系密切
  • 邛崃宋代石塔中藏佛舍利?碑文中有记载待破解
  • 天门峡谷寻情记
  • 徐昶和《宁海近百年大事记》
  • “老兰州”记忆中的董家菜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