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和他们的45个孩子(下)

时间:2011-12-26 21:43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相框里记录着陈尚义一家人的幸福

相框里记录着陈尚义一家人的幸福

孩子们都已长大

孩子们都已长大

记者采访张兰英老人

记者采访张兰英老人

向记者出示获奖证书

向记者出示获奖证书

    在一个越来越人情浇漓、越来越物质崇拜的年代,感动似乎变得越来越昂贵,然而,当我们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承担着抚养一个城市孤残儿童的重担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尊敬和感动,还有酸楚的思考:那些无人愿意领养的孩子的明天在哪里?善良老人扶养弃婴还要到几时?

    1、一幅幅照片记录了一家人的幸福

    陈尚义老人的家里,只有两间卧室,屋里最值钱的东西当属好心人捐来的一台电脑,剩下的电视和家具都显得非常破旧。进门一间屋子里支着一张大床,住着5个孩子,靠右手还有一间小房子里面支了两张床,陈尚义和老伴及陈媛就住在小房子里照看小玉玲,整个家里显得拥挤而简陋。不过,对于陈尚义和老伴来说,再贵重的家电家什都不如墙上相框里装满的一幅幅照片,他们收养过的45个孩子都装在里面,也装在两位老人的心里,在他们想念的时候,就会瞅着照片看上一会儿。多少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已长大了,这些照片成为老人幸福而辛酸的回忆。

    老人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也曾多次找他谈话,要求收养孩子以及他们夫妻。可是陈尚义老人表示:“我不同意让政府收养我的孩子,我们是一泡屎一泡尿把孩子们拉扯过来的,已经建立了无法分割的感情,全家相依为命,如果政府真要把孩子要回去,我会夜里睡不着觉。对于陈尚义的这种不“领情”,有人甚至认为:“一个自己都活不了几年的人,还要养活一大堆没人要的残疾娃娃,不知究竟想干什么?”

    对于人们的质疑?陈尚义和老伴没有向任何人澄清过,也无需澄清,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些孤残儿童,父母不要,被丢弃街头,总不能就这样冻死饿死吧。正是这种朴素的良知,一直支撑着陈尚义夫妇默默前行。

    2、“不管谁家扔的孩子,我们都不嫌弃”

    在陈尚义的心中,虽然孩子们都有残疾,但却很懂事。老人说,最大的陈媛今年有4岁了,不但能帮着干不少家务活,而且已经像个大人一样开始照料起弟弟妹妹的生活。就在记者采访时,陈媛静静地坐在里屋照看着不到一岁的小妹妹玉玲。在7个孩子中,陈龙是残疾最重的一个。由于下身失去知觉,他上小学的那年仍然大小便失禁,身上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许多孩子不愿靠近他,这也让他产生了自卑和脆弱,曾一度想辍学,但最后还是坚强地留了下来。

    事实上,如何教育这些孩子成人,陈尚义老两口心里也没底,他们只希望孩子们能健健康康活着。

    陈尚义给每一个孩子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7个孩子也全部姓陈。老人说:“之所以让他们都姓陈,并不是要让他们长大了报答我们,而是要让这个家更像一个家,让他们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陈尚义说,他收养的孩子大多都被别人抱养走了,年龄较大的有一个就在当地教书,但从来都没看过他和老伴,至于其他被别人从小领养走的孩子他基本不知道都去了哪里。

    记者问他:“你这样做到底图什么?”

    陈尚义说:“我也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看到可怜人我就忍不住会这么做,只要有我们的一口饭,就有孩子们吃的,不管是谁扔下的孩子,我们都不会嫌弃,因为世上再没有人比他们更可怜的了。”

    3、爱心改变了一个小家却无法改变现状

    从2005年开始,陈尚义夫妇收养孤残儿童的义举逐渐被媒体所关注并广为流传,关心和帮助他们的人也越来越多。陈尚义老人也因此获得了“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省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陇原十大杰出老人”等多个奖项和称号。全国乃至全球的捐款也是像雪片一样飞来。张掖市退休职工吴先生寄来了00元钱,并在信中说,陈尚义夫妇的义举使人感到“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美好的!”;兰州一私营公司号召职工捐款5000元专程送到陈尚义家中;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一位叫刘杰的女孩,在了解到陈尚义夫妇的情况后,每到过年过节,就会寄来一二百元钱,同时还寄来老人和孩子的衣物,以及食品、药品、学生用的文具等;广州广发证券有限公司的张先生等人专程赶往定西,登门慰问,并送上3000元现金,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飞来,陈尚义老人说最多时一天收到了16张大概有十四五万元的汇款,捐款最多的一位给老人寄了10万元钱。还有人表示想领养无人抚养的孩子。

    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爱,使老人感激不已,陈尚义很细心,每一次收到捐款,他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知道地址的他就会做一面锦旗寄去,以此作为对“恩人”的谢意。

    到如今,这种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一直没有停止过,张兰英老人说,今年过年的东西都是兰州的叔叔阿姨给孩子买的,有菜有肉,吃到十五都没问题。好心人的帮助,再加上政府每人每个月70多元的低保,陈尚义家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但让人担忧的是,陈尚义和老伴都八十七八岁了,老太太自己的腰病很重,每天除了给孩子们做饭,还要给孩子洗尿布,并且上学的几个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都不好。更重要的是两位老人总有离开的那一天,到时孩子们又该怎么办?这都让我们心存疑虑。

    4、7名被收养孩子的明天在哪里?

    两位八旬老人靠捡垃圾,把这么多孩子养活养大,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原本没有理由向老人提出任何要求,不过,陈尚义还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我国现行的《家庭寄养暂行办法》明文规定,安置在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能超过3名,并且孤残儿童寄养的家庭需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人均收入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主要照料人的年龄要在三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具有初中或相当于以上文化程度。

    在陈尚义看来,法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把他和孩子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割舍不断的感情。和孩子们生活了多年的陈尚义老两口,不愿意和孩子们分开,孩子们和老人感情很好,陈尚义老人对孩子们的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陈尚义:“我领着、拉着他们,等他们长大了,有工作,有饭吃,我死了心里也就安慰了。”

    陈尚义老人出于他的善良,收养了40多位孤残儿童。实际上,在我国像陈尚义老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但是要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普通百姓的善良是无法承担的。我们的社会和政府都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当我们承担起这样的责任的时候,我们才能无愧的面对像陈尚义这样善良的老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娘娘山与老爷山对峙
  •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 雄伟的乌鲁木齐市西山老君庙
  • 重庆民国风情街带你“穿越”回民国
  • 兰州太平歌舞出舒心新生活
  • 老宅新变 八廓“慢”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