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里的三大盐湖

时间:2013-05-13 10:32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盐花

盐花
 

万丈盐桥

万丈盐桥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 资料图
 


察尔汗盐湖
    

  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储量丰富,所以盐湖资源历来被认为是青海省的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在青海的盐湖中,最大也最出名的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它们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就是星罗棋布的盐湖。这些盐湖,有的与雪山为邻,把绵延的山峦和皑皑的白雪倒映湖中;有的静卧在荒漠里,四周围绕着白色的盐带,宛若戴上皓玉似的项圈;有的表面已干涸,结为坚硬的盐石,铁路公路从上面通过,盐石千姿百态,大有云南石林的风采。盐湖水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蕴藏着巨大的无机盐矿产资源。


  茶卡盐湖的形成


  专家认为,内陆地区盐湖的形成往往是由地壳运动后形成的。按照地质地理学的解释,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


  茶卡盐湖曾经是一个外流湖,向东流入共和盆地,注入黄河。10-13万年左右发生了构造隆起,使得茶卡盐湖变成了内陆湖。由于这里面积比青海湖小,年降雨量小,故每年盐湖能注入到这里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这里蒸发又特别厉害,故能形成这个含盐量极高的盐湖。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


  据资料显示,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早在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的历史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茶卡盐湖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


  从古至今,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现储盐量达4.48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4%,据说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约75年。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


  大约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开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


  察尔汗盐湖


  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它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储量颇丰的盐矿资源再加上长达32公里的奇异“万丈盐桥”风光,使它的名字响亮了半个多世纪。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青藏铁路穿行察尔汗盐湖而过。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据有关专家估算,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这里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据史料记载,对察尔汗盐湖的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我国农业对钾肥的巨大需求,科考工作者们揭开这里亿万年来都未曾被触动过的厚厚盐盖,竟发现,在这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盐层下静静流动着富含钾盐的卤水。从1958开始,科研人员和参加西部建设的志愿者进驻察尔汗盐湖,在生产、生活条件和工艺技术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土法上马,拉开了我国钾肥工业开发的序幕。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但风景奇特。整个湖面好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遗憾的是土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


  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这种盐盖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著名的青藏铁路、敦格公路和中国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钾肥厂,都是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的。


  万丈盐桥


  万丈盐桥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察尔汗盐湖之上。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锡铁山约30公里,公路就像一座盐桥浮在卤水上面,盐桥全长为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横跨整个察尔汗盐湖,素称“万丈盐桥”。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


  “桥”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双”。玉带似的盐桥,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不得不臣服于人类的聪明和智慧。


  明明是路,为什么称作“盐桥”?是“桥”,又怎么不见“桥”下流水?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必须先了解盐湖的结构。察尔汗盐湖面积5856平方公里,宽阔的湖面上,蒸发量比降水量要大140多倍,由于长期蒸发,湖水已浓缩成一层坚硬的盐盖。在几十厘米至一米多厚的盐盖下面,是深达一二十米的结晶盐和晶间卤水,公路实际上就像一座桥浮在卤水上面,“万丈盐桥”就是由此而来。


  万丈盐桥,实际上是一条修筑在盐湖之上的用盐铺成的宽阔大道。它既无桥墩,又无栏杆,整个路面平整光滑,坦荡如砥,看上去,几乎同城市里的柏油马路无两样。有趣的是,万丈盐桥由于路面过于光滑,汽车开得太快,就会打滑翻车,所以,桥头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盐桥的养护方法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盐花凹,养路工人就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舀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完好如初。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东谷天然盆景美景
  • “两山夹一川”的临泽县
  • 金城盆景园景色
  • 中国豆花之城——富顺县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卡若文化陶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