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召开

时间:2015-12-17 08:01来源:大西北网-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935年12月17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


    自“九一八”和华北事变以后,抗日爱国运动开始高涨。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使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革命高潮时期,迫切要求对国内形势作正确的分析,制定党的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南)、杨尚昆、郭洪涛等。


    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观点,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的任务决议》。会后,根据中央决议的精神,毛泽东在27日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会议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会议认为,“九一八”事变以后,这种民族危亡的形势唤醒了全中国人民,从而掀起了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第二,分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三,会议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第四,提出了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样,更有利于广泛地吸收各阶级、阶层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政权。第五,提出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党和红军不但要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要成为台柱子,只要我们的斗争策略不犯错误,我们就能够争取和团结更多的力量到我们方面来共同抗日。


    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深刻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从政治上彻底批判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关门主义,系统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解决了遵义会议未来得及解决的的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问题。这就使我党在新形势下,能够领导亿万人民,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军,去迎接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
  • 1935年1月4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
  •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自杀身亡
  •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牺牲
  • 1935年2月21日西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谢子长逝世
  • 1935年1月4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