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去世新闻为何频闹乌龙?

时间:2015-11-03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日报 作者:韩轩 点击: 载入中...

闫肃去世

 

    “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去世”的消息,搅动大众神经,事后证明是谣言。而就在前天,一条宣称“杨坤吸毒被抓”的假消息,也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事后经澄清是一场误会。两则名人乌龙新闻背后,有些东西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近日,歌手于文华在微博上爆料阎肃去世,该信息经几家门户网站转载后广泛传播,很多网友甚至在微博上点起了蜡烛以表悼念。孰料,没多久后阎肃家人出来辟谣,原来老爷子确实因病住院,但处于好转中。这令于文华及多家门户网站尴尬不已,主动站出来致歉。


    在文艺界,类似名人去世的假新闻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本应严肃对待的新闻报道却变得如此不严肃,不禁引人深思。名人去世消息,一向是媒体关注的重点,抢发或独家发布一条名人去世的新闻能赚到不少阅读量、点击量。正因名人效应的存在,不少媒体往往会盯着他们的生死,以至于某一天听到风吹草动,就不分真假,争相转发假消息。从金庸到洪金宝、成龙,从小沈阳到姜文,近年来“被死亡”的名人着实不少,阎肃老爷子这次算是“躺枪”.


    诚然,名人去世是重大消息,媒体力争在第一时间抢发也无可厚非。但事到临头,有些公共媒体往往处理得极不严肃,毫无新闻专业精神可言。比如,他们采用的消息,往往来源于并不可靠的自媒体,如个人的微博、微信发布的信息。而为了抢时间,一些公共媒体的官微也根本不加核实、甄辨,就加以转发,并点上蜡烛送上“一路走好”的祝福语,实在是荒谬至极,且丧失了追求真实的新闻基本节操。在今天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公共媒体随意转发自媒体消息已成为“习惯”,很容易转发假新闻,闹出令人尴尬的乌龙。


    媒体不是文字的搬运工,在新闻与公众“见面”之前,对信息真实性的核实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如果一味盯着名人的生死,却又不对信息进行核实,等到失信于人,媒体变成“狼来了”的主人公,则是自己搬石头砸脚,堵了自己的前路。不管是多大的媒体,一旦丧失了公信力,就等于丧失了生命力,假新闻恰恰有损媒体的公信力。倘若能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避免再闹名人去世的乌龙新闻,对媒体同行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