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举报少林寺还是"净地"吗?

时间:2015-08-04 10:11来源:大西北网-新京报 作者:韩福东 点击: 载入中...

  释永信和少林寺实际正面临一个机会,在举报信引爆舆论,退无可退之际,恰可直面挑战,还自身一个清白。


  释永信被举报的消息终于上了媒体头条,我对此一点都不吃惊。几年前,就听到各种关于他的负面传闻,现在只是举报者将这些小范围内的谈资扩散到全社会而已,且其内容较此前更为劲爆。


  释永信堪称中国最知名的大和尚,其个人毁誉与少林寺紧密捆绑在一起。近些年,少林寺一直在快速现代化与世俗化,但其倚赖的路径却一直充满争议。此番释永信桃色绯闻缠身,不可避免再度将少林寺的佛教转型成败置诸镁光灯下,接受考评。


  针对释永信的举报信息,其真假仍有待核实。少林寺认为纯属污蔑,已经报案。从举报者提供的材料看,只要警方介入调查,是否属实相当容易判定。此次相关爆料引发的风波更大,希望警方和佛教团体内部都不和稀泥,如确属诽谤,应追究举报人责任;如相关信息属实,释永信则需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从少林寺的官方网站公布的报案声明看,整个少林寺都在为释永信背书。这说明虽然表面上有现代化的努力,但在更根本的问题上,少林寺仍坚持传统的精神内核。此次即便举报仅有部分属实,少林僧团也要为基于偶像崇拜原点上的背书,而承担一损俱损的代价。


  围绕释永信和多年来的争议,也远不止步于其私生活,还和他所主导的整个少林寺的发展路径相关。在一般公众心目中,少林寺除了习武之外,更多将精力用于产业扩张之上。至少在外界的观感上,少林寺的人间化程度,是既往任何佛教团体所不能比拟的。


  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佛教进入20世纪,太虚法师提倡人间佛教以来,佛教为适应近现代社会,也做出巨大改变。我们不能说,佛教团体不能有自身的商业诉求,自耕自食、依靠信众捐款和其他不违根本教义的商业变现形式,原无优劣之分,适应时代而已。


  释永信和少林寺修建道场,也热衷公益慈善,但在很大程度上,宗教更像是工具、手段而非终极关怀的目的本身。如果做一个对照,在海峡对岸,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或星云法师的佛光山所践行的人间佛教,则满满充盈着宗教情怀。


  针对释永信的各种传言,都对他和少林寺构成颠覆性毁损,加深了人们对其缺乏宗教精神的成见。


  公允地说,释永信有其过人之处,但这种过人之处主要应用在世俗化的层面,还是在出世法上亦有表现,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如果没有后者的成就,则所有假借宗教便利而获得的名利,都不免有欺世盗名之嫌。


  就此而言,释永信和少林寺实际正面临一个机会,在举报信引爆舆论,退无可退之际,恰可直面挑战,还自身一个清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静待释永信的"了断"
  • 寺院商业化有悖佛教宗旨
  • 何必非把“水上漂”搬进现实?
  • 少林寺门票官司:是场低水平的利益冲突
  • 少林寺应勇敢喊出“免费少林”口号
  • 少林寺官司解释了为何百姓“玩不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