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烈士黄永淮誓不投降

时间:2014-09-06 08:30来源:大西北网-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路延,田雪皎 点击: 载入中...

    四川资阳人,1902年出生于安岳县偏岩乡,24岁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他身经数战、杀敌勇猛,1942年调任新编29师副师长,后于1943年许昌战役牺牲。1944年,国民政府追赠已故29师副师长黄永淮为陆军少将军衔,“我公入选了300英烈名单?啥时通知的?”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川籍抗日英烈有12名,67岁资阳人黄知干还不晓得,他口中的“公”--祖父黄永淮,占了其中一席。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老汉儿(父亲)得到认尸通知,要去重庆领。”黄知干回忆,“只剩一堆白骨,老汉儿从老家喊来亲朋16人,从重庆抬回了(安岳县)龙台镇。”


 

 

抗战勇猛 子弹斜穿左眼角

 


    “黄永淮作战总是身先士卒,淞沪会战时,他率部转移到宝山、吴淞一带,因为地形开阔,部队置于日军密集火力之下,他和将士以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飞机大炮和地面日军的进攻,有次正在一线指挥作战时,被一粒子弹从左眼角斜穿射入,血流如注,才不得不离开战场。”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说道。


 

 

牺牲沙场“击毙敌人后自毙”

 


    黄永淮牺牲,与许昌战役相关,但牺牲原因,目前仍说法不一。


    流传较多的是“自毙”一说。“1943年,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攻许昌,城墙上工事尽毁,守城部队只有退到城西南角。”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说,“5月31日,黄永淮与师长吕公良率数百人突围,行至城东南外六公里的小于庄附近,被日军工兵联队包围,与敌激战中,黄永淮下肢被敌子弹击中,仍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数百人全部战死疆场,他眼看自己就要落入敌手,毅然举枪击毙临近的敌人后,回枪自毙。”


    还有一说来自老兵张访朋,他是黄永淮的部下,多次去于庄了解情况的他,有次意外访问到一位村民。“那位村民当年是一个孩子,躲在柴房从门缝里看到了日军杀害黄永淮的全过程,日本人绑他让投降,他不投降,就把他推到那个树那边,坑都挖好了你投降不投降?我(黄永淮)不是说过了吗,中国人是不会投降的,活埋就活埋。”


 

 

忠骨回家 安岳千人夹道迎

 


    牺牲后的黄永淮,被村民埋在于庄袁家祖坟旁边。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永淮亲属将其忠骨运回安岳龙台安葬。“我老汉儿得到认尸通知,是去重庆领。”黄知干说,父亲很少讲述爷爷的故事,这是其中难得说起的一段,“他赶到重庆后,发现是一堆白骨,我老汉儿就从老家喊来亲戚朋友,一共16个人,把忠骨从重庆抬回(安岳县)龙台镇。”


    “黄永淮亲属把忠骨运回安岳龙台安葬时,安岳县数千人到龙台夹道迎接英雄骸骨。”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说,“当地还组织了隆重的追悼会,举行七天的悼唁仪式。”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