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都是“都教授”,广告创意何处求?

时间:2014-08-20 08:30来源:大西北网-新闻晨报 作者:邓海建 点击: 载入中...

金秀贤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一轮,红得发紫的是“都教授”.尽管大热韩剧 《来自星星的你》落幕已有大半年,但“都教授”金秀贤仍通过各种广告猛刷存在感,其名字和形象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公共场所,而且几乎用一种造型就“通杀”了所有代言广告,从饮料、服装、汽车到数码产品,大小企业都被一网打尽。不少网友表示已经看吐,也有人质疑企业纷纷傍上“都教授”的行为纯粹属于“人傻钱多”。


    一转眼,35个大牌广告里,满眼都是“都教授”身影翩翩、笑容暖暖。电视、公交、地铁、餐厅,一不小心就可能和“都教授”来个邂逅。金秀贤没疯,网友看疯了。所谓“审美疲劳”这回事,大抵就是这个样子,以至于有媒体忍不住评论吐槽,“都教授,你的面孔已经让我们厌倦”。


    不过,广告又不是必看的连续剧,你总有换台的自由。厌倦不厌倦,不过矫情的吐槽罢了。当真不待见的,都懒得撒娇卖嗲,关上电视岂不清净。一个“都教授”,既影响不了 CPI,也影响不了拍蝇打虎,人畜无害地出来晃悠几眼,不过趁着风头正健,捞点养老金罢了。愿赌服输,买卖自由,总比美美之流撩人眼球更契合市场的主流价值观吧。至于说“吸金之路能走多远”之类的杞人之忧,听起来好像颇有远见,实则耸人听闻,不过是句废话--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都教授”或者其东家,怎会不明白这个老理。趁着大家都还认这张脸,赶紧多接几个单子,才没有枉费娱乐公司当初在明星身上砸下去的真金白银。


    有人质疑企业“人傻钱多”,这话不仅不解风情,还真简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且不说这些被代言的企业,不仅有中国本土品牌,也有不少目标是攻占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更重要的是,人家其实也是很重视性价比的。就拿内地厂家说,奥康以破千万元的代言费用,成为金秀贤在中国签下的第一个本土品牌,创下奥康代言费的最高纪录。与之对应的是:5月20日当天,天猫奥康鞋业旗舰店的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这个数字是平时的4到5倍。企业傻不傻,终究要从长计议,拿营销业绩说话才是王道。再说,如果“讨厌”也是一种注意力或生产力的话,点赞或者扔鸡蛋,对企业宣传来说,其实都不亏。


    当然,看不顺眼的消费者若保持理性,恨屋及乌,组团不去买“都教授”代言的商品,这就玩大了,企业就该心慌慌了。有个例子值得拿出来说说:一汽大众“DST 事件”后又陷入“断裂门”,而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国产车型终端销量达到849925辆,同比增长18.7%,3月份到7月份,一汽大众连续4个月夺得国内月度销量冠军。质量门都挡不住销量,何况是边边角角的代言观感--可见,用脚投票不过虚妄之言。讨厌不讨厌,你能拿它怎样?


    “都教授”虽然看腻了,但韩星专业化、规范化的产业链模式依然令人折服。中国的偶像剧汗牛充栋,偏偏真正是令人看了作呕,自说自话、雷点不断、粗制滥造、缺乏互动,腕儿比剧多,有什么资格笑话“都教授”?还是数字最有发言权,最近10多年间,中国电视剧产量逐年攀升,到2012年已达约17000集,2013年也保持在15000集左右,年产量世界第一。只是,上万的剧集中,想找两部来与“星星”抗衡一下,似乎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有个细节不能不提,即便是今日的国际范儿,到了开工的时候,“都教授”仍“可以在设置于水中的孤岛上站整整一天”,这样一想,比之于内地演员的乔张做致,“审美疲劳”恐怕也不至于太过不堪。


    还有个问题耐人寻味:在中国的广告界,眼球要靠明星来吸引,那么,创意去哪儿了呢?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看韩剧与智商何干?
  • 莫让"星星"之火灼伤国人的文化自信
  • "啤酒和炸鸡"也是文化软实力
  • 热播韩剧带动“粉丝经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