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重祭祖 食俗也很多

时间:2013-11-04 08:08来源:朱闻慧 作者:北京青年报 点击: 载入中...

康熙皇帝祭祖

 

康熙祭祖东行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毕,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做“吃清明”.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子推,实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举炊。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清明节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子推馍”加深了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青团祭祀祖先。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两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吴门竹枝词》诗:“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里所说“百五”,是指冬至到寒食为105天。江南田野,清明时节荠菜花香,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浙江绍兴人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这种食品是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儿童喜食。绍兴人扫墓的时候,喜欢在田间采取草紫(野菜)的嫩茎煮食,味似豌豆苗,是一种田家菜。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齐民要术》记载:“环饼一名寒具……以蜜水调水溲面。”北宋着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清明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其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还创造了一些其他食品。如蜀人逢到寒食,用麦草捣汁作青粉团,乌桕汁染乌饭作糕;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还有食鸡、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的地方风俗食品的习俗。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代官员的雅好之癖
  • 《清明上河图》之“清明”不是清明节
  • “密使一号”吴石赴台湾前曾鸣枪祭祖
  • 古代冬至就像过大年
  • 清明文化在绵山
  • 北齐“酒鬼”皇帝高洋荒淫暴虐 政事清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