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伪君子:只图一己私利(2)

时间:2013-08-26 10:45来源:《最有本事的皇帝》 作者:雷振 点击: 载入中...


  这当然很好查。刚把"毛延寿现象"调查清楚,元帝就极为生气,立即把毛延寿砍了。


  毛延寿有错吗?毛延寿小错,大错是元帝。一哥元帝的马虎,或者说不把治国当做本职工作,才让王政君家族有机可乘,从而产生了延续半个多世纪、王氏外戚弄权误国的更严重更恶劣的"毛延寿现象".


  王莽就是这种"毛延寿现象"的最大受益者。

 

 

  虚伪的社会风气造就虚伪的人

 


  王政君入侍太子刘奭,不久即怀孕,产下一男丁,取名骜。


  公元前48年,宣帝去世,刘奭晋升为一哥(元帝),立3岁的刘骜为太子,他妈王政君为皇后。王政君成了"国母",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成了皇亲国戚。


  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太子刘骜晋升为一哥(成帝),他妈王政君成了皇太后。


  这个成帝和他爸元帝一样不把治国理政当做本职工作,不同的是他爸迷恋音乐,他迷恋女人,而且风流成性。


  既然爷俩儿这副德性,那王政君就不客气了!


  儿子刚继位,王政君就安排朝廷任命胞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相当于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政府首脑,总揽朝廷一切军政事务。


  王氏专权打这儿开始。


  公元前27年的一天,是王家大喜的日子,也是中国政治史上很耻辱的一天,王政君的五个同父异母弟弟同时封侯,他们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史称"五侯".


  还有,她的另一个兄弟王崇命薄,封侯没几年就死了,他还没出生的儿子就继承了他的侯位。成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间,王政君娘家的势力迅速膨胀,不可一世。比如,"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也就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政府首脑一职,由王凤、王音、王商、王根哥儿几个,还有他们的侄子王莽轮流着当。


  老王家一门10个侯,5个大司马,几十个列侯,姻亲遍布朝廷,走狗爪牙遍地都是。


  就这样,成帝玩女人,他妈他舅玩权,搞得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文化堕落,民怨沸腾。在这样的环境中,王莽渐渐长大了,他胸中的权力欲也像野草一样,一天天疯长起来。


  西汉末年,由于元帝爷儿几个不安心干本职工作,王氏外戚把持帝国权柄,把朝政搅和得一塌糊涂,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心思变。


  王莽出生成长时期,西汉的虚伪奸诈风气极为盛行。


  这个时期,从官场到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虚伪的风气。也就是说,容忍虚伪、欣赏虚伪、利用虚伪成为很多人的品格和习惯,成为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更可悲的是,虚伪也得到体制的认可和鼓励。


  这种政治文化的堕落,是西汉败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在风气上、人格上乃至于体制上都以虚伪为美,谁还愿意做个诚实的人?干部群众谁还真抓实干,诚实守法?国家机器怎么能健康运转?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既然虚伪得到普遍的容忍、欣赏和利用,那么还有诚实、善良和高雅的存身之处吗?那么它的堕落和败亡难道还能挽回吗?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人。他不仅将虚伪进行到底,而且把在虚伪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手段(权谋诈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就是凭着这个,加上王氏外戚特殊的权力和地位,他从一个幼年丧父的寒门(相对他的那些伯父叔叔们而言)子弟,混到天下一哥。


  王莽能摘取虚伪之王的"桂冠",除了拜崇尚虚伪的社会环境和王氏家族的精心培养所致,主要还是他个人辛苦努力的结果。


  从王莽刚记事的时候起,他看到的就是王氏家族子弟们过着非常奢靡的生活,虽然哥们儿无德无才,窝窝囊囊,可是凭着王政君的裙带之风,个个显贵无比,声色犬马,为所欲为。


  王莽没有条件,也没有打算这样显摆。但是周围的环境,使他养成了既克己恭敬、勤俭朴素,又心高志大、自我奋斗的性格特质,也使他练就了一套察言观色、投机钻营的本事。


  王政君通过裙带关系把娘家众多男丁封侯拜将,后者疯狂地追究权力、爵位、财富和女人。但是,王莽的追求则很另类,他不遗余力地追求名声。


  对,就是这两个字:名声。


  成帝当一哥及其以后,前汉帝国败像已现。特别是虚伪欺诈之风盛行,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人多追究实惠,人际间的交往处处充满现实、势利和算计。


  王莽拜当时的名儒、沛郡(今安徽淮北市西)人陈参为师,刻苦学习《礼经》。实事求是地说,他好学,也很用心,加之刻意留心公众形象,穿戴言行处处像个儒生。


  在家里和家族里,他毕恭毕敬地侍奉寡母和寡嫂,无微不至地关心抚育亡兄留下的侄子,小心翼翼地讨好各位有权有势的伯父叔父,从没有半点违拗。在社会上,他轻财重友,广交名人儒士。


  公元前22年,也就是汉成帝阳朔三年,权倾朝野的、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王凤病了,王莽敏锐地看到,并且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于是,一连几个月,王莽毕恭毕敬、尽心尽力地在王凤府上侍候王凤。王凤病重,每次药煎好了,王莽都是亲自尝过才端上。他时刻不离病榻左右,头发顾不得梳理,衣服顾不得换,连脸也顾不得洗。


  这一手还真管用,王凤很受感动,其他的伯父叔父也都称赞。王凤临死前,托付姐姐王政君和外甥成帝,这个年轻人应该重用!


  于是,王莽踏上仕途,首先当上了黄门郎,相当于朝廷办公室副主任。不久,他又被提拔为射声校尉,是掌管宿卫京城的弓弩兵的将军,秩二千石。这都是重要职务。


  这时他小王才24岁。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并担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的职务。


  对于伪君子的常规手段,王莽十分精通。


  比如,要做一个出色的伪君子,要善于伪装,也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藏起来;要善于遮掩,如果露馅了能及时把馅儿包裹好;还有重要的一招,就是要善于作秀。


  如果说伪装、遮掩这两招带有被动防御的色彩的话,那么作秀则是一种主动出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稍后大家会看到,王莽作为历史上最高级别的伪君子,他不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或者说无意识地就能用好前两招,而且把第三招也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使用作秀这一招时,目的之阴暗诡谲,手段之狡诈多端,后果之危害深重,都是前无古人的。


  比如,他经常用自己的钱财接济别人,拿到朝廷发的奖金及时分给亲友或者手下人,号称"家无余财".有一次,王莽的妈病了,朝中大臣的夫人们去他家探望。


  王莽安排妻子出来招待大家,妻子的长裙只遮到膝盖。当时,就是平民百姓一般家庭的成年女子,长裙也是要遮住脚面的。大家一开始还以为她是王莽家的仆人,哪里知道这就是王莽夫人!大家个个都很惊讶。


  王莽同志艰苦朴素,虽然身居高位仍然谦虚谨慎,严格要求家人,果然名不虚传!


  王莽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公元前8年,在王根的力荐下,王莽如愿以偿接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成帝,成为除成帝娘俩儿之外最有权力的人。


  这一年,王莽38岁。


  公元前7年,成帝死,哀帝立。


  哀帝很不喜欢王氏外戚,把王莽免了职,还要赶他离开京城,回到自己在南阳新野的封地去。


  但是,哀帝最大的悲哀在于,虽然成为一哥,却没有当一哥的起码的政治素养。


  史载哀帝自幼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擅长文辞和律法。同时,他生活十分简朴,不好女色和享乐,但生性缺乏阳刚之气,无节制地宠信大草包董贤,还跟董搞同性恋。


  更使大家难以接受的是,哀帝不光跟小董玩酷,还把国家大政交给小董玩,甚至打算把大位让给他。


  公元元年,王莽返京一年多,在位仅6年的哀帝去世了,才26岁。


  王政君亲自来到未央宫收取皇帝的印玺,接着又立即派人召王莽入宫,让他控制住朝政。


  王莽也不甘落后,迅速收取董贤的印信,安排人赶紧找理由治他的罪。


  哀帝无子,王政君姑侄俩儿又紧急商议,从刘氏子孙中挑个年龄小、好欺负的抱上大位,以便自己随意把玩,称为平帝。


  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朝廷的日常工作由王莽处理。

 

 

  最高级别伪君子兼帝国CEO

 


  王莽这次重掌国柄,决心大干一票,以最高级别伪君子兼帝国CEO的身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其实是一种专家型高级政治流氓的身份。


  由于成帝、哀帝都没有儿子,近亲中有条件当一哥候选人的成年男丁反而更多,选择余地更大。而王莽姑侄之所以选择年仅9岁的刘衍做皇帝,完全因为他年龄小,好欺负、有利于当傀儡,他妈卫氏又是个偏房,控制起来方便。


  王莽想到,要是皇室再出来个哀帝那样的一上来就拿自己开刀,不光窝心,还误事儿啊。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历史上的这个王朝竟因皇帝太有作为而亡国
  • 红军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 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帝国
  •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30个临终遗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