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二战后最惨烈的化学战(2)

时间:2013-08-06 10:12来源:环球军事 作者:康磊 点击: 载入中...


  1983年1~3月,伊拉克军队陆续对塞兰木兹、库尔德斯坦、沙尔哈尼、法克、木斯莱姆、沙马拉等地的伊朗军队阵地发射毒剂炮弹和毒剂迫击炮弹,造成伊朗士兵中毒者甚多。中毒症状多为眼睛刺痛、眩晕、呕吐、窒息等。


  1983年8月开始,伊拉克除继续以炮兵进行化学袭击外,又频繁地出动飞机投掷毒剂炸弹,共发生10余起,如8月8日在塔马琴、西维瑞斯、哈吉乌姆兰,8月9日在皮朗沙赫尔,10月25日在沙尔达斯特,11月7日在弋尔麦布、潘杰温等地均投掷了糜烂性毒剂炸弹,造成伊朗士兵500余人中毒。为此,11月3日,伊朗政府曾致函联合国,首次指控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1984年1月30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又致函裁军谈判会议主席,递交了一份伊拉克在伊朗皮朗沙赫尔使用化学武器的报告。该报告对1983年8月9日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作了描述,并附有毒伤者的照片。


  报告指出,1983年8月9日7时,一架伊拉克飞机在皮朗沙赫尔-雷万兹公路以西6公里的地方低空飞行,对公路上的伊朗步兵部队投掷炸弹后离去。遭受袭击者指出,炸弹爆炸声音较小,与炮弹爆炸相似,爆炸后升起黑色烟柱,随后有一层黑色的微粒散落在地面和装备上,并发出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臭气笼罩了大片地区。中毒者恶心、两眼模糊、怕光、暂时失明,感到腿、背、眼睛刺痛,接着皮肤起水泡并发黑。中毒伤员被送往奥古密和德黑兰医院治疗。比较严重的伤员后来被送到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治疗。德黑兰大学药学院分析表明,伊拉克使用的是芥子气的含氮化合物。据事后统计,这次袭击的中毒者约120人。


  此外,伊拉克于8月14日对库木塔奇高地的伊朗军队使用糜烂性毒剂袭击,造成伊朗军队203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11月13日,伊拉克对北部战线的潘杰温附近及戈尔麦布的伊朗部队实施化学袭击,造成117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估计是使用了神经性毒剂。


  1984年2~3月间,在两伊战场,伊拉克多次对伊朗较大规模使用了化学武器。2月22日,伊朗发动了"曙光"5号攻势,突然袭击了伊拉克第3、4军的接合部。2月27日,数十万名伊朗士兵穿过巴士拉以北的沼泽地,继续向伊拉克军队进攻。2月29日-3月1日,攻势进入第二阶段。在巴士拉东北平坦的沙漠地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在此期间,伊拉克多次组织反击并以飞机大量布洒糜烂性毒剂芥子气,造成伊朗士兵中毒1816人。而外电报道,此次作战中,伊朗部队化学伤亡人数超过2700人。


  3月8日,伊朗军队又在胡韦泽沼泽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胡韦泽沼泽地位于库尔纳以东靠近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到处池沼密布、芦苇丛生。它的大部分位于伊朗境内。在这次作战中,伊拉克军队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于黎明前派出直升机对沼泽地布洒了糜烂性毒剂。清晨,当伊朗部队进攻时,沼泽地上浓雾弥漫,毒剂蒸气与水蒸气混为一体。据说,有5000多名伊朗士兵中毒,至少有1000人死亡。


  3月15~21日,伊拉克军队又在约费尔、阿勒贝扎等地以飞机投放了神经性毒剂。仅3月21日一次袭击即造成伊朗军队370余人中毒。


  1984年、3月初,由于外电连续报道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决定派出调查小组去伊朗调查。该小组由瑞典、西班牙、澳木利亚、瑞士的4位专家组成,于3月13日抵达伊朗进行现地调查,3月19日返回后提交了调查报告。现场调查报告证实了上述几次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伊朗境内所视察的地区,伊拉克用空投炸弹的方式使用了化学武器,3月16日以前使用的是芥子气,3月17日上午使用的是塔崩毒剂。


  1985年1月,伊拉克军队在席林堡地区发动了1980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但仅占领了一块狭小的地段。而伊朗军队却于3月11日以10万人的兵力发动了被称为"巴德尔行动"的大攻势。伊朗企图在库尔纳附近切断巴格达-巴士拉公路。伊朗军队经过周密准备,进攻初期是成功的,后来由于伊拉克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而进攻受挫。伊拉克军队自3月13日起频繁使用化学武器,仅3月13日、15日两天,用毒达25次,3月16日-4月18日,又使用25次。据伊朗不完全统计,伊朗部队中毒3257人,据国外估计达4600人。袭击的地区主要在海巴拉、马季农岛、乔费尔、贾济雷等地以及纵深的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


  在1985年3月份伊拉克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后,伊朗政府再次邀请外国记者访问德黑兰医院中的伤员,并将其中的70名伤员送往欧洲各国的医院就医,以扩大政治影响。3月27日,美国政府公开宣布,伊拉克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联合国在进一步调查证实后,安理会于4月25日发表了一项声明,强烈谴责伊拉克重新使用化学武器。伊朗政府则公开宣布,它准备用同样的手段进行复。

 

 

  战争后期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

 


  1986-1988年,双方攻势减少,长期处于僵持状态。但在对峙中,伊拉克军队仍不断使用化学武器。伊朗军队也进行了一定的化学反击。据伊朗统计,1986年-1988年3月,伊拉克军队用毒达125次,造成数千人中毒伤亡,并波及到和平居民。


  1986年2月,伊朗发动了"曙光"8号攻势,从2月9日开始。这是当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伊朗军队在南线兵分两路,以3万人从巴士拉以北、以东向巴士拉方向进攻;以6万人从陆地、海上向法奥半岛进攻,并攻占了法奥港。2月14日开始,伊拉克军队全面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未能夺回法奥港。在这次战役中,伊拉克军队为配合反击,使用化学武器10余次。最集中的是在2月13日,伊拉克对攻占法奥港的伊朗军队大量空投芥子气和神经性毒剂炸弹,使伊朗军队人员大量中毒。伊朗统计有8500人中毒,国外估计有2000人被芥子气灼伤。


  1987~1988年,伊拉克不断对伊朗浅近纵深和边境城市、乡村的伊朗军民使用化学武器。如1987年1月4日,伊拉克空军空袭霍拉姆沙赫尔公路,造成伊朗3000余人中毒。3月16日,伊拉克军队以炮兵对马季农岛的伊朗军队发射毒剂弹,造成伊朗士兵298人中毒伤亡。同时,伊拉克对哈德库尔德空投毒剂弹,造成伊朗军队241人中毒。6月28日、29日,伊拉克对伊朗边境乡镇沙达希脱和萨尔达什特投掷毒剂炸弹,造成2600名平民中毒伤亡,其中许多是妇女和儿童。而据伊朗统计,此次袭击中毒者多达8157人。


  1988年3月,伊拉克空军继续对伊朗边境的乡镇、城市空袭,并使用化学武器。在3月12~22日间,伊拉克空军对本国境内的阿拉卜贾,伊朗境内的马里万、迪兹里、马克赫塔安和伊斯拉姆阿巴德城等地使用化学武器达12次。其中,3月16日及18日,对阿拉卜贾镇的化学攻击是两伊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伊拉克轰炸机向阿拉卜贾大量投掷了神经性毒剂、芥子气、氰化物毒剂炸弹,造成5000余人死亡、1万余人中毒。死伤者多为伊拉克的库尔德人。据说,在这里居住的库尔德人是支持伊朗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战胜日本付出多巨大的代价
  • 让人不敢相信的历史真相
  • 一幅拯救了二战英国和整个欧洲的地图
  • 艾森豪威尔二战中的抉择
  • 丘吉尔履行善良责任
  • 诺门罕战役对二战的影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