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编剧麦基:《白鹿原》导演“贡献”老婆很愚蠢

时间:2012-09-26 16:1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中江 点击: 载入中...

著名编剧芦苇25日表示,自己现在不想参与关于电影《白鹿原》的“口水仗”,“这部电影类型不清,让自己感到失望”。“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则称影片导演犯了“最愚蠢的错误,连老婆都贡献”。


据媒体报道,电影《白鹿原》上映后,拒绝在电影中署名的编剧芦苇接受采访,声讨电影主旨背离原著。指责还包括,剧本立项时,王全安偷偷把芦苇的剧本换成了他自己的。事后,制片人王乐表示,用什么剧本送审是制片方的决定,与导演无关。

 

芦苇:此时不想参与“口水仗” 等尘埃落定再做客观探讨

 

芦苇曾经是著名影片《霸王别姬》、《活着》的编剧。当天他在“中国编剧训练营影视产业论坛”上说,自己从来也不上网,也不会上网,听朋友说才知道《白鹿原》有些争端,起因是自己发表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后来有些段子就出来了,比如说自己“因为没有当上第一编剧,所以才攻击这个电影”。


考虑到电影还在放,芦苇认为现在应该退出这场争论。等尘埃落定了,彼此都心平气和了,大家对电影做艺术上客观的探讨。目前这种已经成了“口水仗”,自己不想参与。


谈到自己当年创作《白鹿原》剧本时,芦苇说自己是最早参与的人,从1993年开始一共写了7稿,前后用了4、5年时间。当时写了3小时、2小时20分钟两个版本,但最后两个剧本都没有用。现在王全安的电影用了24个情节,但是相对于一个电影来说,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这也是我退出电影的原因”,芦苇说。


芦苇表示,当初送审一直送的是王全安的剧本,因为他是导演。关于自己“写了两稿没通过”的说法,是个误传。

 

只看过3个半小时版本:对《白鹿原》失望它类型不清

 

芦苇表示,电影《白鹿原》拍出来后,自己只看过3个半小时的版本。即便是这个比正式上映更长的版本,依然让芦苇赶到失望。他觉得,这个题材,拍史诗也可以,拍爱情片也可以,拍田小娥的爱情都可以。如果拍《田小娥传》,可能偏重于传奇爱情的类型。如果尊重小说原意,可能会拍成正剧、悲剧,史诗类型的。比较遗憾的是,这两点都没做到。


“问题是你必须要把电影拍的类型、故事拍的让观众接受这个电影,受到感动,能够让观众融入到这个电影里面去。”现在的问题是观众和影片有距离,所以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评论。


芦苇表示,自己再三强调类型的重要性,《白鹿原》如果有不足的话,它确实是类型不清的电影,对类型的把控能力不够。

 

好莱坞编剧称《白鹿原》导演“愚蠢,连老婆都贡献”  

 

当天在场的“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问芦苇:“这是部很差劲的片子,如果你的名字挂上有何感觉?”


芦苇回答说,自己是陕西人,在陕西做过农民,“白鹿原”是自己的故乡。自己在读这本小说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读自己的生活。《白鹿原》的剧本写了7稿,用了5年时间。看了电影后比较失望,跟自己投入过深有关系,“爱之越深、痛之越切”。


芦苇说,实际上王全安用了自己24个情节,并且署名了,还算客气、公平。但是自己实在是不喜欢这个电影,“我的态度是选择退出”。


罗伯特·麦基笑称,“这个导演真是犯了天下最愚蠢的错误。他把自己的老婆都贡献出来,真是愚蠢。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在演职人员表上必须体现的是制片人。制片人是能够保证电影和谐,最终能够保证艺术家得到回报的重要角色。


讲到这里,麦基问这部影片的制片人是谁。芦苇回答说:“导演、编剧、制片人是一个人。王全安是事实上的制片人,王乐等于是给他打工的。”


罗伯特·麦基继续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拍片子过程当中遇到的通病。没有人真正负起责任。一个很弱的制片跟非常强势的导演,这样出来的影片永远是烂片。”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