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可能是被鱼雷击中?

时间:2012-04-23 00:20来源:新疆都市报 作者:文森特 点击: 载入中...




  人们一直对泰坦尼克号为何沉没的原因一直议论纷纷。但是直至1991年,科学考察队才开始到水下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考察,希望解开了巨轮“泰坦尼克号”罹难之谜,并收集了残骸的金属碎片供科研用。

  有人认为,沉船是由于当时的造船工程师为考虑增加钢的强度,往炼钢原料中增加大量硫化物,结果增加了钢的脆性。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的水温中,可能如今的造船钢材在受到撞击时会弯成V形,而残骸上的钢材却因韧性不够而很快断裂。虽然这不能责怪当时的工程师,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钢材的这一特性。

  也有海洋法医专家小组对打捞起来的泰坦尼克号船壳上的铆钉进行分析,发现固定船壳钢板的铆钉里,含有异常多的玻璃状渣粒,因而使铆钉变得非常脆弱、容易断裂。最终可能是因为铆钉断裂导致船壳解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泰坦尼克号是被USO(不明潜水物)击沉。据说船身上有一个直径90cm的规则圆洞,更像是被功率强大的激光束射穿。在残骸的照片中还有人发现了至少六个不明发光体。

  最匪夷所思的一种说法,是认为泰坦尼克号是被穿越时空而来的一枚日本鱼雷击中而沉没的。   

  2010年时,日本物理学家杉村春子博士与任职于英国伦敦一家高级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塞缪尔·莫林斯博士共同撰写了一份报告,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世界物理观点》上,提出有证据显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因为1945年一艘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穿越时空隧道,最终击沉了1912年起航的泰坦尼克号。此说曾轰动一时。

  两位科学家声称,他们已搜集了证据,证明有一枚印有日本标记的鱼雷尚未爆炸,仍静卧在泰坦尼克号的锅炉房里。莫林斯说:“这枚未爆炸、印有日本标志的鱼雷只能是二战时期的产物,现在仍‘安卧’在泰坦尼克号里。鱼雷击穿泰坦尼克号时留下的洞,使我们确信其并非在事件发生后才放置在那里的。”

  莫林斯称,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从英格兰首航驶向纽约时,那艘日本潜艇的确尚未问世,但不代表它不能发射鱼雷到31年前。“那艘潜艇l939年才被设计,鱼雷上的标记证明1943年这艘潜艇才下水,其潜在含义的确有些骇人。但这让我们拿到了有力证据,来证明过去、现在和将来其实是同时存在的。这表明有一天我们能在时空中遨游,随心所欲地改变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甚至可能返回到1912年或1943年,拯救泰坦尼克号。”

  许多人对此说持有异议。2009年7月,荷兰的一支纪录片拍摄组用深水遥控摄像器探测泰坦尼克号,后来在剪辑影片时,发现了这枚隐藏着的日本鱼雷。但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虽然有趣,却证明不了什么。他们认为泰坦尼克号厚重船体上出现的洞,与鱼雷穿透的尺寸大小吻合可能是个巧合。莫林斯和春子却坚称:“我们采用先进的电脑进行多次模拟,结论都是:无论冰山有多大,泰坦尼克号的航速有多快,航线如何,船撞到冰山后都不可能断裂成两半。但根据我们的电脑模拟,一枚鱼雷爆炸的威力,加上泰坦尼克号自身的重量,对鱼雷爆炸造成破坏时的反作用推力,两者共同发生作用,就足以让泰坦尼克号一分为二。”

  莫林斯称,“如果我们要阻止将来发生类似的灾难,那么了解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至关重要,而且学会控制各种作用力,也有益于全人类。”也有许多相信能在多维空间旅行的科学家认同此说,他们指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加大速度,就可以跨进未来或返回过去。”

  有人质疑,日本是否曾派潜艇进入大西洋?莫林斯说,“我们目前知道的事实是,大部分的日本潜艇曾在太平洋出没。”两位科学家在得到英国政府允许后,曾使用一台自动摄像机进行了一次仓促的探察,后来他们一直在寻求“大量资金”,希望能回收这枚鱼雷,以便进行测试,不过至今仍未成行。“鱼雷也许能向我们提供彻底解决这个谜团所需的线索。”春子说,“这天到来时,情况将会像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所说的一句话:‘对个人来说,迈出的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冬至是吃饺子还是吃馄饨
  • 甲午战败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
  • 革命真相:被砍头者仅10%是贵族
  • 谁是史上最抢手女人?
  • 鹤顶红、蒙汗药、情花,这些大名鼎鼎的毒药到底是什么?
  • 流传千年的作品当初是怎样“发表”的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