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十三年(1924年),慕寿祺撰,王学伊书。楷书。末有王学伊跋。楷书。记述寿祺为诗的经过。刻石现存平凉市崆峒山。
拓片尺寸:高54.5厘米,宽111厘米。首行题“谒空同广成墓”,镌刻、慕寿祺古风诗。
慕寿祺(1875--1948),字子介,号少堂,镇原县人。举人。同盟会员。反正后被推为甘肃临时议会副议长。代理省立一中校长,兼国文教员。聘为甘肃学院教授,讲授经学、音韵学。人省通志局协纂,与修《甘肃新通志稿》。寓居兰州,潜心治学,着作等身,涉及经学、史学、文学等领域。所着《甘宁青史略》共35册,100多万字,记载甘青宁自然地理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民族、宗教等等。并着有《求实斋文集》《秋实斋诗钞正编》等20多种着作。
王学伊,字屏山,山西文水人。光绪甲午科(1894年)进士,清末民初官固原知州、平凉知府。后任甘肃警察厅长,泾原道尹等。
《张子·在宥》载黄帝在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少堂于民国十三年登崆峒山,拜谒广成子墓作古风纪事,追溯崆峒山历史,并讥讽世人“名成利就学神仙”的行迹,表达一种宽阔的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