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夏菜进入全国“大流通”领域

时间:2014-02-20 17:1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唐华伟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2月20日讯  根据省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多年市场调查表明,冬季我省居民消费的蔬菜有60%以上要靠外省调入,地产和冬储蔬菜仅满足40%左右的市场供应。而作为省城兰州,根据农牧部门的粗略估计,2013年,兰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约88.5余万亩,产量250万吨,商品量190万吨。兰州市全年的蔬菜需求量近70万吨,其中本地能自给的70%以上,外地调入量大概在20%以上,而外调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

 

  
  西菜东调“大流通”领域
  
  “涨价因素众说纷纭,但可能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兰州高原夏菜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承担起更重的责任。”针对兰州蔬菜供应现状,市农产品产销协会专家表示,今年全国农产品全线涨价,能看见的原因大家都看到过、分析过,但是兰州作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在全国这个“大流通”领域中供求关系是很少有人提及的,“这也意味着,以兰州高原夏菜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在开始逐步地告别低价时代,步入高价区间。”
  
  本土“看家菜”全在1元以上
  
  家住七里河西站的李琴女士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为了买菜,她几乎隔两天就得拎个大包坐上公交车跑到光华街早市去买菜。
  
  “没办法啊,我们那一片菜市场少,大家吃菜特别不方便。虽然说院门口有个菜铺子,可里面的菜老贵,我们一般很少有人买。”在记者采访中,李大妈的说法得到了众多市民的印证,买菜难、买菜贵几乎成了部分新建小区和距离菜市场较远的居民最难心的事。
  
  社区菜市场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居民买菜难、生活不方便的问题,而且也是目前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服务设施。记者了解到,目前兰州市室内菜市场数量相对少,其余的多为大棚市场、马路市场及街巷交易摊点,而现有的市场数量与布局很难满足兰州市民生活需求。
  
  “一个个小区建成了,但老百姓不能只看环境不吃饭吧,因为在规划建设时社区蔬菜市场没有被规划在内,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只能分享附近原有市场的供应量,人多了,菜量增不了多少,供不应求了,价格就上去了。所以,要想使兰州的蔬菜价格处于一种合理价位,政府就应该在建设大容量蔬菜交易集散场所的同时,把社区肉菜市场作为配套设施纳入新建小区的规划之中。"兰州市农产品产销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目前菜价过高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新建小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一举两得。”
  
  “本来,现在是兰州大多数冷库冬歇的时节,但最近我们可没闲着。”昨日,当记者电话联系到榆中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为了弥补蔬菜供应上的不足,今年冬天我们冷库外销蔬菜延迟了一个月。”
  
  “萝卜属于小种类蔬菜,在兰州种植面积并不算大,主要还是供应市区的消费者。”该负责人说,没想到连普通的萝卜也涨得让人接受不了。
  
  而根据兰州市农委最新的蔬菜价格监测表明:大白菜1.3元/斤,超市价为1.5元/斤;胡萝卜市场价1.6元/斤,超市价为2.1元/斤;洋葱市场价为1.3元/斤;超市价为1.5元/斤。农产品的涨价仍在继续,兰州的看家菜全在1元以上了。
  
  农产品市场逐步告别低价时代
  
  “今年的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各种菜在产地的收购价就已经很高了,再加上运输运费、代办费、人工工资、进场费等基本费用,我们基本没钱赚。”在记者的走访中,很多受访的批发商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冬季兰州市场的蔬菜70%以上靠从外省调运。而外地菜大多为上规模种植,需要雇用劳动力,今年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地的收购价也是水涨船高。另外,受多重自然灾害、整体农产品价格上涨、柴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11月初进入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的蔬菜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高出两成左右,个别蔬菜的价格甚至高出50%左右,虽然近期有部分蔬菜的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但总体价格水平还是高于去年同期。”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批发商如此表示。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来自河南的王师傅,他告诉记者,每斤菜在产地要给代办5分到1角钱,一车(26吨)菜就得3000元到5000元,一吨菜还得掏50元的装卸费,一车菜就得1000多元,仅这两项就得多掏5000元左右,再加上运费、吃饭、住宿、进场费等,每斤菜最少得加5角钱才能保本。“这些钱肯定都得加到菜上,要不然不把我们赔死。”
  
  “甘肃是我国西菜东调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5-10月份,是甘肃陆地菜供应期,11月后,外地蔬菜调入。”省农牧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甘肃蔬菜价格规律为每年7月,菜价下降到最低点;7-9月,本地菜缓慢上市,菜价变化不大;进入10月,随着本地菜逐渐下市,菜价上走,至春节前后达到最高点;4月价格回落。
  
  “关于高原夏菜外销造成今冬蔬菜价格上涨的说法,其实并不合适。”市农产品产销协会专家表示,兰州夏、秋季节蔬菜大量上市、而南方地区进入伏缺季节,5月底至10月份高原夏菜供应兰州本地市场就达60多万吨,这60万吨不仅全面保证了兰州夏秋季节的市场供应,还有大量结余供应兰州临近省市和东南沿海城市。而进入10底后,本地蔬菜生产量不足,大量蔬菜需要外调。
  
  “这也意味着,以兰州高原夏菜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在开始逐步地告别低价时代,步入高价区间。”专家表示。
  
  兰州在“大流通”中很少被提及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高速公路用地、商业用地和房地产用地,减少了城郊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消费者,收入增高,消费也相应地提高。因此,农村劳动力加速输出,与种植面积减少和刚性需求增加结合在一起,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支撑力。”市农产品产销协会专家提出,“跟工业品相比,中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低估地位。涨价只是其价值理性回归过程中的一部分。”
  
  “涨价因素众说纷纭,但可能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兰州高原夏菜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承担起更重的责任。”市农产品产销协会专家解释说,全国农产品全线涨价,能看见的原因大家都看到过、分析过,但是兰州作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在全国这个“大流通”领域中供求关系是很少有人提及的。
  
  主要承担全国春夏季蔬菜供应任务的云、贵、川等省这几年由于遭受大旱,蔬菜大面积减产。而其时,兰州的设施蔬菜和相当一部分储备蔬菜正好弥补了这个茬口,在面积和产量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及时地将蔬菜供应给了这些地方。
  
  “本来,按正常年份,大量露地的兰州高原夏菜只是每年在秋季茬口上市,供求量相对平衡。但这些大灾打破了兰州高原夏菜供求上的平衡,供不应求,不涨才怪呢。”该专家告诉记者,就连兰州看家菜如大白菜、萝卜、莲花菜、洋葱等都属于兰州高原夏菜的中坚,大量销往外地,留给本地的不多。
  
  而围绕兰州市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促进蔬菜生产供应、稳定消费市场价格要求,兰州市政府、市商务、市农委等多个部门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保障冬春蔬菜供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蔬菜市场的布局、建设直接关系到当地菜价的高低。按照商务局及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兰州市的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范围依据各县区实际并综合考虑城区人口布局、服务范围等因素而定,根据规划区域内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改造菜市场面积一般不小于400平方米,新建菜市场建筑面积一般不小于600平方米。对验收合格列入过渡期标准化菜市场的承办企业,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奖金将予以支持。
  
  兰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加大对城市老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新社区菜市场的建设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价格大众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统一化、设施人性化、消费安全化的标准化菜市场,以满足消费者放心购菜和便利消费的基本需求。”
  
  建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基地
  
  “针对今年冬季南方蔬菜生产不利的现状,为防止今冬明春兰州发生蔬菜供应缺货或断货现象,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寻求货源,与冬季蔬菜生产量较大的四川省、陕西省等省份及省内陇南市等地加强联系,力争建立跨市冬季蔬菜长期供应合作机制,彻底解决兰州冬季蔬菜供应品种单一、供应量不足的问题。”市农委负责人表示,同时,增强兰州冬季蔬菜贮备能力,及时掌握今年全国、全省及兰州蔬菜生产销售供应趋势,通过与蔬菜贮运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座谈、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对冬季蔬菜贮备重要性的认知度,动员他们适量开展冬季蔬菜贮备。同时,加强设施生产能力,从多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技术措施等方面加强指导,为各县区开展冬季设施蔬菜生产提供指导性意见。
  
  而根据此前市农委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意见要求,将把高原夏菜产业作为兰州市发展最快的优势产业,基本形成的大规模、大批量、多品种、多茬口、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趋势,建设兰州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引导各县区生产向“五川”优势产区集中。将依托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蔬菜标准园,辐射三县、红古发展大宗无公害外销基地至100万亩。重点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建设10万亩二阴地区冷凉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持续扩大五个设施农业基地,辐射全市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突出富硒产品开发,提升基地档次,推进产业转型。
  
  而100万亩国家级北菜南调生产基地建设则在二阴冷凉湿润地区发展出口创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百合生产基地,扩大完善三县五个无公害外销基地,优化种植布局,加快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档次;建设20万亩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有条件的川水区的20万农户中,10万农户每户建1亩日光温室,10万农户每户建1亩塑料大棚,建成设施生产基地,延长蔬菜供应时间。
  
  根据意见要求,到2015年,特色种植业总面积达到12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草食畜饲养量达到84.5万头,肉奶产量达到8.78万吨;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1%。
  
  ◇记者唐华伟/文施梓庆/图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