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晒族”一员

时间:2014-06-27 20: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童微 点击: 载入中...

  我知足,我快乐,我幸福!

 

  话说,刚从微博切换到微信的时候,不少人兴奋地宣布,还是玩微信好,因为关注的都是朋友,没有戾气,没有争执,到处是正能量。可是,如今再瞅瞅朋友圈,随手一翻,各种二手心灵鸡汤,各种励志故事,各种生活感悟……是不是有走进机场书店的错觉?

  这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时代,总是不停地涌出一拨拨新新人类。晒客就是其中数量庞大的一支大军。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展示刷新你的智能手机的屏幕:给小脸来个自拍,饭前用手机“消毒”,旅行要搞个倩影展,还有可爱超萌的娃……网上对微信朋友圈现状是这样总结的,上午:基本没动静。中午:各种晒,晒幸福,晒方向盘,晒衣服、包包;傍晚:各种饭局,酒吧,夜店,求陪同,求偶遇,求带走。午夜:各种饿,各种再也不吃宵夜了。凌晨:各种哭,各种闹,各种歌词、感悟,各种胡言乱语。你看看你的朋友圈是否也是这么爱“晒”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发现大家的潜台词是什么……

  晒心情、晒温暖——图的就是一个“乐儿”

  有个字叫“晒”,原始含义是将每种东西放在太阳下,通过太阳热量,将其水分蒸腾出去,防止霉烂变质,使其更容易保存。而今天,“晒”字的用途“海了去了”:晒美食,晒风景,晒心情,晒面容,着就是微信圈“晒族”一员,常用手机拍一些照片,在朋友圈里“晒一晒”。

  微信朋友圈一位朋友燕子这样告诉记者,有人手机里开了微信很少利用,其功能形同虚设;还有的喜欢转一些别人的东西;更有一些人喜欢“链接”,将网络上的一些图片或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分享给朋友。而我则喜欢拍照,见什么拍什么,看见感兴趣的东西拍不成,就心里难受。于是,用手机拍照,通过微信晒一晒,就成了我乐此不疲的事情。

  燕子说,那天早晨,透过窗户,我看见天上火红的朝霞,那么妩媚,那么迷人,那么令人心驰神往。于是,“晒”瘾便像一条虫子,在我心里“抓挠”,让我浑身发痒。我迫不及待打开窗户,对着满天朝霞,“咔咔”几下,就把绚丽的美景拍摄下来。我很快将5幅摄影作品晒出来,得到圈里很多好友的夸奖。一种成绩感、幸福感令我的周身格外温暖。

  “我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说实在的,人到了这把年纪,不图别的,图的就是一个“乐儿”。曾经羡慕过当官的荣耀,也曾看着有人住别墅、坐豪车眼馋,可咱是草根,是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这样,就算不差钱了。虽没有家财万贯,没有前呼后拥的光环,但过得踏实,过得有滋有味,也算是对幸福的一种诠释吧。而我,通过微信晒晒心情,晒晒温暖,晒晒天伦之乐,不也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么吗?”已经年过五十微信名叫木易杨的一位朋友这样说。

  他还告诉记者,走在路上,我用手机拍蓝天白云,照鲜花绿草;看见儿媳推着婆婆晒太阳,随即拍摄下来;外孙在池塘边喂鸭子,跟随其后,将甜蜜场景“囊括”其中;看见树上的柿子、苹果,觉得好美好美,“咔咔”两下,摄影作品新鲜出炉。我拍菊花,大朵大朵的菊花如幸福的笑脸;我拍白云,妩媚的云朵像厚厚的棉絮。那天,去农村老家看见一位老人放羊,我掏出手机,将美丽的羊群、朴实的老人摄入镜头;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放风筝,一大一小奔跑的情景令我赏心悦目,“咔嚓咔嚓”便成了我的得意之作。小小的手机,给了我大大的天地,微信则成了幸福的海洋。我在海洋里玩兴不尽,我在玩兴里变得快乐和年轻。我不愿发泄牢骚和不满,更不喜欢杞人忧天,将人生之路描绘得如何暗淡和凄凉。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和快乐。微信圈,我是“晒族”一员。我知足,我快乐,我幸福!

  晒美景、美食——优雅地骄傲着

  可以预见,当各种假期接踵而至时,我们的微信朋友圈又将齐齐变身为“全球旅行攻略”与美食节目,有人奔向反季节的温暖,晒出沙滩泳装照;有人直驱冰雪深处,分享关于滑雪或冰旅馆的体验。旅行的报道异国美食,浓郁酱料与海边生鲜满屏飞舞,剩下那些“竟然没出国”的,就只能卯足了劲地把面前的食物拍得尽可能地引人垂涎。

  心理咨询师认为,享受美景与美食已成当下主流文化,意味着既懂工作又懂休闲的生活方式,也勾勒着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我们会下意识地去迎合社会文化所倡导的生活,因为只有不断趋近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同与认可,才能让人感觉更安全、生存得更踏实,也能满足我们“得到他人认可”这一心理需求。

  而在社交网络上把所有“证据”优雅地晒出来,则是一种骄傲的宣示——“我见过它”“我买过它”“我用过它”,也就是说,我占有了这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至于为什么“占有”如此重要?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里》曾如此写道,“从表面上看来,存在的本质就是占有:假如一个人一无所有,那么,这个人也就一文不值。”

  相比起许多年前的博客时代——人们认真记录噩梦、发表思考,也不吝于分享负面情绪的“百花齐放”,现在打开朋友圈,我们几乎只能看见一片歌舞升平、报喜不报忧,可爱的孩子、崭新的手袋、纯净的美景、动人的自拍……总之,全在“晒”。

  为什么晒成了主流?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由现今社交平台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就像微博基本能被所有人看到,微信的朋友圈里也不乏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网络环境既不像从前那样相对私密,也不知道即将被什么样的人看到,只展现“我过得很好”,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这就像是出门会穿好看的衣服,回家才会换睡衣”,在心理咨询师看来,“晒”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展示自己的过程,正是每个人构建自我与表达自我的过程,而透过观察一个人所晒的景象与方式,我们总能发现他们的潜台词是什么……

  晒孩子  晒宠物 晒自己

  一位网友在微博里说。打开微博、微信朋友圈,满满都是“俗”,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对象,实在没啥可晒的,晒晒自己和宠物。继“街角的咖啡店、去丽江开客栈、辞职后去西藏”之后,新一轮的俗照再次引发网友集体吐槽。

  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朋友晒自己家宝宝的照片,从呆萌到吃饭,从游泳到玩耍,任何瞬间都不会被错过。每张照片还会配发一则妈妈写的短评:带着宝宝出门吃饭真不让人省心,你看这衣服上都是饭粒;看我家宝宝做鬼脸,吓到你们没有;照片下方有些朋友纷纷捧场,夸赞宝宝漂亮,还不时问问孩子的衣服是哪儿淘来的,这么好看。

  “自己孩子自己爱,千万不要疯狂晒。”一位女孩这样说,“我现在真想把那些狂晒宝宝的家长给屏蔽掉。”其实就连捧场的人也并不完全是发自肺腑地喜欢,看到这样的照片不点评不合适,送个顺水人情罢了。既然点评就得使用夸奖的口吻,总不能上来一顿狂骂,肆意发泄自己的愤怒。更多的人只是看看,看过之后口中一痛批判,在微领域不言也不语。而后宝宝的家长还会继续发布相关照片,以至于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

  有娃的晒娃,没娃的晒幸福。自己的爱人在微信上写了一句话,这边马上就要转发再评论,对方在评论的基础上再次转发,眼看着一条毫无意义的微信盖起了高楼。“光天化日之下晒幸福有意思吗?”一句陌生人口冷的回复结束了情侣之间微信调情。

  有才能晒,既没爱情更没孩子的人晒自己,晒宠物。一位身高180cm的“纯爷们”,外形粗犷的他养了只猫咪,在他微信相册里也尽是这只猫的身影,这令他很多朋友感到不解,“五大三粗的汉子养啥猫嘛”。这位网友却说:哥晒的不是猫,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小孩照、宠物照还能萌倒不少网友,那么自拍照又有多少人招架得住呢?一位微博博友,4000多条微信,每张都配发一张自己的照片,这样的自恋让人无比崩溃。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刻意摆出来的表情、动作,令“小伙伴”们无比厌烦。

  仔细想想,晒照这种行为投射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诉求,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取得他人的认可。每一条微信发出时,想没想过这是为谁而写的,大多数人想象的都是要给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看,通过长时间地晒某些照片,网友能在虚拟网络里塑造出一种形象,从而拉近距离,增加人们的好感,甚至建立起一个志同道合的社交圈,像常爱晒宠物照的网友,就会给人留下一个有耐心、有爱心的形象。对于那些爱晒自家孩子的年轻父母,表达出了他们对孩子的愿景和期盼,和对那份纯真、可爱的向往。

  网友发帖:微信晒族被分类

  网友“脱了马甲还有件” 在天涯发帖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各种奇葩,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炫富型”:无论买了什么都要发上来炫一下,买个化妆品要附上一张收据,买瓶百雀羚也要发微信控诉钱包又瘪了。

  “自恋虚荣装高端型”:吃个饭要拍照,喝喝茶要拍拍照,去了五星级酒店,厕所里也要自恋一下,唯恐人家不知道他去过似的。

  “莫名其妙型”:总是在发莫名其妙的文字与莫明其妙的图片,完全看不懂TA要表达什么,也许是为了刷存在感。

  “狂晒孩子型”:每天必发孩子照片,孩子坐个马桶也要晒,另外还要晒孩子的各种画、作业,以得到赞为乐趣。

  “食物控型”:每天必晒食物,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只要看到食物一定掏出手机先拍照。

  “点名转发型”:转发这段,爸爸就会幸运,妈妈就会长寿,孩子就会幸福……不转发则后果很严重,不怕诅咒的尽管试试。

  “自怨自艾闷骚型”:总是喜欢在网上摘一段小清新的文字,配上一张小清新图片,最后来一句:晚安,××(城市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朋友圈就渐渐沦陷了。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晒自己。每次打开朋友圈,就怕看到那几张硕大的脸在眼前晃悠,一点小事就来刷屏,上个厕所刷屏,吃个饭刷屏,买了卷纸巾刷屏,堵个车要发张图,太阳落山也要发张图。

  微信晒的是心理诉求

  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晒自己。心理专家指出,在微信上晒照片折射的是主人公对自己某种心理诉求的一种表达。

  频晒幸福:渴望被关注。频繁地晒孩子、老公,以及外出郊游等幸福画面,这种行为投射出的心理诉求可能是精神空虚、自信不强的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不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于是通过长时间发照片来塑造一种美好的形象,希望得到朋友的关注、羡慕。其实,幸福只是一种自我感受,与其费心炫耀,不如默默体会,或是换个角度,把工作上的问题和新思路发出来,请朋友们帮着解答参谋一下。

  逢吃必拍:压力需释放。还有的人在微信“逢吃必拍”,也很让人“头疼”。进食的过程本身是愉悦和健康的,过于专注对食物本身的附加意义,极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强迫行为,吃饭一见食物就先拍照,只有通过拍照,才能进一步缓解和释放自己的压力。

  直播生活:自恋要表达。还有一些人过度热衷于直播自己的生活,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或许是倾向于“自恋”的表达方式。晨起、吃早饭、坐公交、理发……高频度的直播生活会给朋友造成被迫接受分享的负担,终究会让一些朋友无法忍受而疏离你。不妨放下手机,多参加一些群体性的公益活动,多接触陌生人;和家人朋友常聚会,多对老人尽孝,把关注的目标放在别人身上,学会沟通的技巧,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就会摆脱自恋的影响。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朋友微信圈所晒内容在变化
  • 朋友微信圈所晒内容在变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