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医院普通号竟比专家号还难挂

时间:2014-02-20 17:3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童微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2月20日讯  “本想挂普通号,却被告知只有专家号!没想到普通号竟比专家号还难挂!”日前,王女士去我省某三甲医院看病,进入门诊大厅后看到每个挂号窗口前队都排成了长龙,她想自己就是有点小问题,不用挂专家号,随即便询问窗口能否挂个普通号?可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普通号,无奈之下,她排了半小时的队挂了一个专家号。王女士为自己遇到的这桩蹊跷事表示不解。记者随后对我省各大医院进行了采访,发现大医院的专家门诊日益增多,而普通门诊却逐渐稀缺起来,“倒金字塔”结构逐渐显现。院方表示,目前门诊设置主要分专家和普通,而部分科室因为普通号需求甚少,浪费医疗资源,因此专家与普通号的门诊排班上有所调整。而多家大医院则提倡:患者应遵循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记者童微

 

  
  普通号少人问津医疗资源被浪费
  
  “我们医院的兰外病人占70%,而这些病人远从地县来到这里看病,都是对专家有需求的。根据患者的需要,门诊排班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我们医院70%—80%的门诊都是专家门诊。而对于一些不需要看专家号的患者我们提倡的是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刘勤告诉记者,医院门诊的专家号和普通号都是通过医生的职称来评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职称为专家号,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上门诊则是属于普通号。一直以来,门诊挂号都有个普遍现象存在,那就是专家号非常抢手,普通号则有闲置现象。举例说明,同一科室同一时间有普通号和专家号之分,可是一早上普通号只有两三位患者挂,而专家号则有几十人在挂,这样一来,就导致普通号闲置,这位医生则就意味着一早上的时间都被浪费。刘勤主任说,其实有些小病完全没有必要来大医院看,容易导致交叉感染不说,而且还浪费时间,本来在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十分钟就能搞定的,在大医院来就得耗上几个小时,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大家尽量做到小病去社区的就医原则,这也能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对于王女士遇到的普通号难挂的这种现象,兰大二院门诊部主任高华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高主任告诉记者,该院80%—90%的科室都有专科门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普通号。该院门诊挂号分为三种,一种是主任医师也就是专家号,挂号费为8块钱;第二种是副主任医师,也是专家号,挂号费为6块钱;第三种就是普通号,是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上门诊的专科门诊,挂号费为4块钱。
  
  高主任说:“我们也是根据患者需求安排了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有些科室患者需求专家多,我们安排专家上门诊的次数就相对多,有些科室专家需求量小,我们就安排普通号多一些。但是每个科室的专家号和普通号都是排开的,次数不同,时间不同,所以可能导致有些患者挂普通号时刚好只有专家上门诊,所以就会出现挂不上普通号的现象。”
  
  高主任在说到专家号和普通号时,也和刘主任有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普通号安排到门诊上,很多时候是被闲置的,这就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其实病房事情更多。有些普通号安排上门诊的时候,一早上就那么个别的几个人有需求,几个小时的时间都浪费了,然而病房却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去干。说实话,普通号在门诊需求量真的很少很少!”高主任说,医院的门诊安排和设置都是根据患者的需求来定的,相对比较合理。
  
  患者为看专家起大早排队
  
  “哎,哥们,求你帮个忙,我老妈最近有点感冒,你帮忙联系个专家给看看呗!”小沈在我省一三甲医院工作,他的朋友们经常会找他帮忙找专家看病,本来是一小事,但是他觉得普通感冒完全没有必要让专家看,不帮吧朋友认为他不够哥们,帮吧,自己平时工作也挺忙的,老去麻烦人家也不好意思,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他都很纠结,然后自己掏钱排队挂专家号后等候朋友们来看病。
  
  其实,为了看专家门诊,不少患者天不亮就到医院排队挂号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然而,记者调查兰州市一些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后发现,有6~8成专家门诊患者其实不必看专家。专家们认为,患者涌向专家门诊,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患者看病不必扎堆专家门诊。
  
  12月19日6时许,虽然距上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但兰大一院院内已经停有不少汽车,一些提着X光片、CT片的患者和家属三三两两坐在花园里、台阶上等候,有的人身边还放着小包袱,像是从外地来的。走进门诊大楼,一层挂号窗口前已经排起多条长龙,每条都有30多人。队伍越排越长,不时有人自言自语:已经来得够早了,没想到这么多人更早!
  
  在一层排队的一名来自榆中的中年男子坦言,他不到一岁的儿子得了肺炎,害怕今天挂不上号,于是前一天晚上就来兰州,今天起个大早来排队。另一位来自本市的小伙子说,他的母亲不明原因背疼,听说专家号“很热”,他早早就来了。据了解,前来排队挂号的大多都是患者家属,一般都是凌晨四五点便起床,等赶到医院也就六七点了,要是八点以后来一些专家号就挂不上了。
  
  六至八成患者不需看专家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家医院的专家,他们表示,大部分患者是抱着“花钱买放心”的心理来看专家门诊的。据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介绍,前天挂他的号的人达40多人,他一直看到了下午2点多才结束,他们当中60%以上的患者完全不必挂他的专家号,在普通门诊便可获得解决。
  
  部分医院的专家也介绍,60%—80%的患者其实都不需要挂专家号,只有20%左右属于疑难病症,确需专家问诊。他们认为,其实很多病人患的是“专家迷信症”,大部分病人可以在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就医即可。
  
  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认为,专家门诊的功能是诊治疑难杂症。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专家门诊,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不少患者表示,他们还是觉得专家看病自己比较放心。在兰大二院就医的王先生说,专家毕竟比一般大夫水平高,从挂号费用来说,虽然专家号比普通挂号费要高,但毕竟只高2至4元钱,与高额的医药费相比,他还能承受得起。
  
  据了解,国家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中,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专家们认为,眼下我省不少二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都相对富裕,市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理性选择,完全不必大病小病都扎堆于专家门诊。
  
  患者看病勿盲目追求“名医专家”
  
  目前,患者有着盲目追求“有病必求名医专家”的观念,甚至不管专家所擅长的是不是本病的对应专科,都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专家们高负荷劳动,严重影响看病质量。其实,为了能够让患者找到正确的就医专科和就诊医师,几乎每所大型医院都设置了专门的咨询台。咨询台一般分为总咨询台和专科咨询台,总咨询台一般设立于门诊大厅,专科咨询台一般设立于相关专科诊室的候诊区。患者可以在总咨询台询问自己应该到哪些相关科室就诊,而专科咨询台常常为患者提供该专科各位专家的专长,患者可以通过专科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确定应该挂哪位专家的号。当然,有些医院只设立总咨询台,而没有设置专科咨询台,那么,患者可以根据医院的专家介绍栏,查找相关专家信息。
  
  找到相关专家后,患者将与该专家一起,共同查找疾病的根源和攻克疾病的方法。医师有义务仔细搜集每一位患者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但是由于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医师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简要收集最重要的疾病信息,从而确定该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做哪些治疗。因此来看,普通病盲目追求“名医专家”完全没有必要。
  
  社区虽方便患者有质疑
  
  一直以来,不管是卫生主管部门还是医院专家都提倡,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原则,本是一项方便患者就医的途径,但是为什么依然有很多患者不相信社区医院,宁愿多花时间,多花钱还要去大医院就医呢?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他们对为什么不去社区医院就医各有说法……
  
  “价格不见得便宜。头疼感冒的小病,到药店开点药就成了,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许多药价可不比药店便宜。还有,价格纵使比大医院便宜也有限,现在医生看病可简单了,来了就给你挂上三天水,可不都是钱。”退休的曹老爷子这样认为。
  
  在一家国企上班的金女士则表示,有的病搞不定,不方便。有一次小孩发烧,到社区门诊看,输了两天液体,不见好,还是转到甘肃省儿童医院去了,两下一折腾,钱多花了,小孩还多受罪,还不如直接去医院。
  
  “不能刷卡,不方便。在医院里看病可以刷卡,我们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不能。医保卡上门诊基金说不多一年也有几百块,如果能刷卡,我倒是愿意去社区门诊。”钱女士则是因为社区医院不能刷卡不方便而不愿意选择社区医院。
  
  “社区医生靠得住吗?听人家说,许多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生是医疗机构的闲置富余人员,担心医术水平靠不住。看病这个东西多花两个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得好。”市民刘先生对社区医院这样认为。
  
  “小病进社区”有待提升社区服务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这是我国医改提倡的居民就医方式,也是一个被国际认可的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办法。可从我省患者的就医习惯来看,90%以上的人生病后还是选择去大医院就诊,看来,要实现“小病进社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社区服务的改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要想实现小病进社区这个就医原则,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要有较高的诊疗水平。技术不过关,只会耽误诊治。国外的社区医生都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他们可以运用大型的公共医疗器械,有成就有地位。而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甚至连一些常见的药品都没有配备齐全,高水平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怎么能让老百姓放心地去社区看病呢?缺乏能看病、会看病的医生,这是“小病进社区”的一个瓶颈。可见,若要让老百姓信任社区医院,提高其诊疗水平是关键。
  
  从社区医疗机构自身而言,应该用实力赢得信任、用宣传赢得关注。在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时尽可能改善医疗设备,引进优秀医务人员,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提档升级。“小病进社区”能否被老百姓接纳,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磨合期”,我们要多些耐心、细心与专心,在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社区诊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